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能源动力   31篇
无线电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21.
介绍了广义乘子法(Larange-SUMT法)在共轨式电控发动机控制参数MAP生成中的应用方法与结果。使用该方法可以实现用尽可能少的实验,得出最优控制参数MAP的目的。实验拟合的目标函数、约束函数与实际规律的符合程度,决定着生成MAP的质量。  相似文献   
22.
基于电控高压共轨燃油系统的多脉冲复合控制燃烧系统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为了实现柴油机NOx和碳烟超低排放的目标,提出了基于电控高压共轨燃油系统的多脉冲复合控制均质压燃(简称HCCI)燃烧系统.该系统应用电控共轨燃油系统对燃油喷射规律实现多脉冲灵活控制,通过提前角大于上止点前90°的多次脉冲喷射,成功控制了预混合气的形成、着火和燃烧过程.从小负荷直到平均有效压力高达0.79 MPa的大负荷,均成功实现了以预混压燃燃烧为主要特征的燃烧过程,使柴油机的烟度始终能够控制在0.5 BSU以下,HC排放小于40×10-6,而NOx大幅度降低至240×10-6.  相似文献   
23.
本文简要介绍了我台在设计、建设数字音频制作播出网络系统中的一些情况,主要探讨有关数字化方面的选材、定型的一些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24.
在一台电控重型柴油机上进行了基于EGR技术的燃烧系统开发研究,组建了基于WGT增压器的电控高压EGR系统,研究了燃烧室、喷油器、增压器、EGR率及喷油参数等对柴油机性能和排放的影响,确定了最终的重型柴油机国IV燃烧系统优化方案.结果表明:通过优化匹配燃烧室和增压器并采用孔径较小的多孔喷油器能显著改善柴油机NOx和烟度之间的折衷关系;小负荷时,推迟喷油可以使NOx在降低较多的情况下烟度略有下降;随着EGR率增加,提高喷油压力与推迟喷油相结合,可以同时降低大负荷的NOx和烟度排放,并能改善燃油经济性.ESC循环测试结果表明,通过对燃烧系统、EGR和喷油控制参数的综合优化,在不采用后处理器的情况下,柴油机各气体排放(NOx、HC和CO)及微粒(PM)均达到国Ⅳ排放标准,十三工况加权油耗率与原机基本相当.  相似文献   
25.
YC6M是广西玉林柴油机机器股份有限公司自主开发的第一款重型柴油机,该发动机在吸收应用多年与国内外合作成果的基础上,总结了自主开发的经验和技术,建立了完善的从CAD/CAE/CFD等数字模拟数字设计技术、样机的机械开发、燃烧开发和可靠性设计开发流程,采用现代柴油机新型结构技术和自主的专利技术,实现了柴油机高功率密度、低油耗、低排放和高可靠性。目前,该机型已经完成了国Ⅱ、国Ⅲ和国Ⅳ排放机型开发,应用于国内主要重型汽车厂和工程机械配套。本文介绍了该机的开发过程、主要技术特征和国Ⅳ排放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26.
进行了在柴油可控预混压燃燃烧模式下,油嘴喷射锥角对燃烧与排放的影响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采用155°和125°喷射锥角的油嘴,改变多脉冲喷射定时可控制预混燃烧放热幅度,影响NOx与HC和CO排放的折衷关系.在3次和6次多脉冲喷射条件下,采用125°油嘴能获得更低的NOx和HC排放.特别是采用6次脉冲喷射模式,即使在较早的喷射定时(130°CA BTDC)下,仍能保证较低的HC和CO排放.研究表明,通过减小油嘴喷射锥角、增加脉冲喷射次数和大幅度提前喷射定时,能够在获得低NOx排放的可控预混燃烧过程的同时,保证HC和CO排放只有小幅增加.  相似文献   
27.
在一台国Ⅲ柴油机上进行了基于EGR的满足国Ⅳ排放的柴油机燃烧系统开发。在基于VGT的EGR系统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燃烧室参数、EGR率和喷油参数等对柴油机性能和排放的影响,确定了最终的国Ⅳ燃烧系统优化方案。研究表明,降低压缩比并对燃烧室结构进行优化,可以明显改善NOx和烟度之间的折衷;在该EGR系统上的某些工况下出现了NOx和烟度随着喷油定时的推迟而同时降低的趋势;通过综合优化,气体排放已达到国Ⅳ标准,碳烟有很大幅度的降低,十三工况加权油耗率略有降低。但采用该EGR方案会使压气机压比上升,压气机效率略有降低。该燃烧系统可在降低对后处理器要求的情况下满足国Ⅳ标准。  相似文献   
28.
在复合燃烧模式下研究了喷射参数对燃烧效率、散热损失和热效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改变多脉冲喷射定时可控制预混燃烧放热幅度,影响NOx与HC和CO排放的折中关系。多脉冲喷射定时提前,NOx排放减少,但HC和CO增加,导致燃烧效率降低。在平均指示压力0 78MPa下,当采用复合燃烧模式,随主喷射后推,主喷射定时为3°CAATDC时,可获得最高燃烧效率,同时NOx排放仅为280×10-6,烟度为0 4BSU,相对此主喷定时,提前或拖后喷射都会使HC和CO排放增加,从而造成燃烧效率降低。  相似文献   
29.
开发了BUMP燃烧室并进行了对比实验,发现BUMP燃烧室中可以形成稀的扩散燃烧氛围,使NOx和碳烟排放同时降低.喷射定时3°CA ATDC时,烟度排放降低了约70%,NOx排放与对比燃烧室相当.CFD模拟研究表明,不同的喷射定时下,燃油到达燃烧室壁面时的混合和燃烧状态不同,只有油束在滞燃期内到达燃烧室壁面,由限流沿(BUMP环)扰动形成的二次空间射流才能充分形成,稀扩散燃烧才能明显发生.  相似文献   
30.
高压共轨式电控喷射与其它电控系统相比,为燃烧过程优化提供了更多的可控参数,介绍了FIRCRI系统在SYYRE WD615.68发动机上应用的前期研究结果,采用缺内压力示功图、燃烧放热率分析等方法,研究喷射压力两次喷射方式对燃烧过程、NOX及碳烟排放特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