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10篇
电工技术   68篇
能源动力   3篇
水利工程   3篇
冶金工业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基于初始站址冗余网格动态减少的变电站规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变电站规划中初始站址对规划结果影响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能自动寻找优良初始站址的简捷有效的新算法.首先,根据可能的变电站个数对规划区域进行冗余网格划分,并以各网格中心作为候选变电站初始站址;然后,基于变电站就近供电原则和舍弃小负载率变电站方法,动态减少变电站个数,找出对应不同变电站个数规划方案的初始站址;最后,引入距离权重因子以便考虑负荷分布不均对变电站负载率的影响,运用交替定位分配法求解各规划方案的站址和站容,并从中选择优化的变电站规划方案.算例表明所述方法可以稳定快速地得到合理的规划结果.  相似文献   
62.
一种规划态配网无功补偿估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配电网无功补偿可以有效降低网络有功损耗,提高供电质量,降低网络运行费用。然而,规划态的配电网数据收集困难,特别是很难准确得到几年后系统的自然功率因数,使得规划期无功优化比较难于解决。根据规划导则首先求得现状年馈线的合理无功补偿度,然后基于该补偿度对规划期馈线进行无功补偿。实例计算分析表明了规划态配电网无功补偿估算方法的简洁和实用。  相似文献   
63.
简要介绍运算曲线法、IEC标准和ANSI标准的短路电流计算方法,并在概念、算法以及初始条件设置等方面比较了三种计算方法的区别。通过算例,绘制不同计算电抗下三种计算方法的短路电流曲线,比较曲线间差异,分析了算法和初始条件设置等方面对计算结果的影响,找出各标准计算结果差异的规律性,为短路电流计算标准的选择提出参考性意见。  相似文献   
64.
中压目标网架规划中供电分区优化模型和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中首先明确了供电分区划分的目的是实现配电网规划的由大到小和由繁到简,原则是各分区独自规划优化方案能够自动实现全局范围的“技术可行、经济最优”或“次优”。然后,基于候选主干通道布局,提出了用于中压目标网架规划的供电分区全局优化模型和相应的启发式方法,使得不同水平规划人员可以得到基本一致的分区优化划分方案。最后,通过算例表明,所提方法在明显节约线路投资的同时,还能够有效改善线损、电压合格率和可靠性指标。  相似文献   
65.
本文对B系数法,快速分解分配因子潮流法(计及网损,不计网损微增率)和转置雅可比矩阵法在有功经济调度中处理网损损微增率(及网损)的计算精度,计算量和复杂程度进行了分析比较,并给出了一个典型算例,三种典型运行方式和IEEE5节点,14节点系统的计算分析,结果表明,本文采用的分配因子潮流法较B系数法,在有功经济调度中能更好地解决计算精度和计算量的矛盾问题。  相似文献   
66.
由于中压配电网可靠性评估数据录入繁琐且收集困难或缺乏,可靠性指标的近似估算显得实用和必要。提出了根据典型供电区域和典型接线模式的馈线分类原则。基于故障模式后果分析法,分别建立了各典型接线模式馈线故障和预安排停运系统平均停电持续时间(SAIDI)的基本估算模型:对于架空系统,考虑了不同类别的开关以及大分支的影响;对于电缆系统,则考虑了环网柜内开关为断路器、负荷开关及其组合的情况。建立了考虑设备容量约束和负荷变化的扩展模型,用以修正基本估算模型得到的指标。算例验证了所提估算模型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计算结果同时表明,采用精细的供电区域划分方式有利于减小估算误差。  相似文献   
67.
针对基于主变"N-1"安全准则或给定容量比确定变电站容量存在的问题,采用概率规划方法,基于总费用最小建立了涉及DG的变电站容量优化简化模型:目标函数考虑了变电站容量投资和停电损失费用;约束为相关配电网规划导则中推荐的主变容量及其组合。其中,通过多场景概率分析法建立了DG的多状态出力模型;提出了较小供电区域内一般仅需对不同类型DG状态进行组合来考虑分布式电源出力的相关性。考虑到实际变电容量的离散性,模型采用枚举法进行求解。基于模型求解获得的变电站优化容量,定义了两类DG变电置信容量,将传统的DG变电置信容量评估转换成了基于变电站优化容量的DG变电置信容量计算。算例表明了概率规划对于变电站容量选择的意义以及DG对变电站容量的替代作用。  相似文献   
68.
随着配电网用户对供电质量要求日趋提高,可靠性指标已成为配电网规划中关注的热点。在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介绍了配电网可靠性提升措施优化规划模型,提出了采用配电变压器"双接入"接线模式在短期内大幅度提升可靠性这个关键措施,对其主要特点、实施难度、适用范围以及评估结果进行讨论。通过算例,对配电变压器"双接入"接线模式的可靠性、经济性以及与配电网自动化的协调配合等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说明该措施可显著提高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  相似文献   
69.
电力管网是重要的配电网建设战略资源,城市建成区新建变电站配套送出、已有配电网架结构优化以及新增用户接入等建设工程,由于通道受阻无法实现,或需要改道绕行而大量增加投资成本。本文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城市建成区和新城区的中压配网电缆管网规划实用方法。对于城市建成区,结合电网发展需要尽量疏通固有通道,或开辟新通道为配电网建设改造服务;对于新城区,采用路路通的思路,依据相关技术原则,结合路网规划宽度,确定新城区网状管网结构及其规模,并与市政道路主干道同步建设,提高电缆管网的经济性、贯通性和适应性。实际应用表明了方法有效和实用。  相似文献   
70.
在高中压混合配电网的可靠性评估中,一般将高压配电网作为具有2参数的等值电源来处理,这种方法在考虑不同电压等级间的相互影响时可能存在较大误差。考虑到高压配电网一般存在多个但个数有限的切负荷率的实际情况,以及高压配电网不同切负荷率与中压馈线转供率相互结合对可靠性评估的不同影响,提出了具有4N+2M个参数的高压配电网等值电源,给出了相应参数和可靠性指标计算的一般表达式,并对2参数和4N+2M参数等值电源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了它们的适用范围。典型算例结果表明,高压配电网对中压负荷点可靠性的影响率算术平均值约为12%,虽然采用4N+2M参数等值电源较使用2参数等值电源计算工作量略微增加,但能有效避免2参数等值电源可能导致的计算误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