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22篇
电工技术   17篇
化学工业   31篇
机械仪表   3篇
建筑科学   3篇
矿业工程   4篇
能源动力   42篇
无线电   13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0年   2篇
  195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为了探究烘焙对生物质燃烧特性以及燃烧机制的影响,研究了不同烘焙条件下典型秸秆的燃烧失重特性和放热行为。选择棉杆和稻杆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热重分析仪与差热扫描量热仪连用分析了秸秆的燃烧特性。实验结果表明:秸秆燃烧过程主要包括脱水、挥发分和固定碳燃烧,经烘焙处理后,秸秆的着火温度明显降低,燃烧更为充分,并且燃烧放热量随着烘焙温度的提高而进一步加大。采用非等温积分法分析了烘焙秸秆的热动力学特性和燃烧机制,发现稻杆的挥发分燃烧过程为1级反应,稻秆主要为挥发分的燃烧,棉杆的活化能较高,并且主要是固定碳的燃烧。农业秸秆烘培预处理对其燃烧特性的改善有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22.
回顾国内外架空输电线路巡线作业机器人的研究现状,提出一种巡线作业机器人的机械结构设计和控制系统,详细阐述了巡线作业机器人的行车移动机构、越障运动机构、线路检测设备与方法、系统控制等关键技术,最后对电力输电线路巡线机器人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23.
热解温度对污泥热解半焦产率与特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固定床反应器对3种不同来源的污泥进行热解,研究了热解终温对污泥热解半焦产率、热值和比表面积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热解终温的提高,污泥热解半焦的产率逐渐降低;随着半焦中挥发分的减少和灰分含量的增加,半焦的热值降低;半焦的比表面积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3种污泥在热解终温分别为900,800,700℃时获得的半焦比表面积达到最大值,分别为64.88,44.26,23.75m^2/g。  相似文献   
24.
农林生物质废弃物的热重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TGA对甘蔗渣、花生壳、谷壳、松木屑等4种农林废弃物进行热重实验研究,并建立了生物质热解反应的表观动力学模型.实验研究发现:甘蔗渣的DTG曲线不同于其他3种生物质的DTG曲线,它呈现出两个明显的双峰形状.对于甘蔗渣,由于其DTG曲线的双失重峰,其动力学模型在低温段的反应级数为2.5,高温段则为1.5;其他3种生物质的热解动力学模型的反应级数为2.5.  相似文献   
25.
基于计算颗粒流体动力学(CPFD)建立了三维鼓泡流化床水蒸气-空气混合气化的数值模型,并进行了模型验证,结果表明模拟和实验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在该模型的基础上,研究了气化炉内气体分布以及温度分布;同时探究了生物质属性(颗粒粒径、含水率、种类)以及操作条件(气化温度、床料高度)对气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质颗粒粒径对气化性能的影响存在一个最优值,平均粒径为0.6 mm是最佳的;较高的含水率会降低可燃气体产量,不利于气化反应的进行;四种生物质中,锯末气化的效率最高、可燃气体产量最大、气体热值最高,稻壳仅次于锯末但其碳转化率高于锯末;提高气化温度可以增加可燃气体的比例、提高气化效率;而初始床层高度的变化可以改变H2/CO的比例。本实验为生物质水蒸气/空气气化提供了理论参考,有助于生物质原料的选取和处理,也有助于气化炉的放大和优化。  相似文献   
26.
典型病死畜禽水热转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解水热参数对病死畜禽水热转化特性的影响,文章研究了不同反应温度下3种典型病死畜禽水热液化产物的理化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反应温度对水热产物的产率影响显著,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3种畜禽液体产物的产率均先升高后降低,固体产物的产率均不断降低,气体产物的产率均不断升高;畜禽体内的脂肪在低温下就开始发生水解,而蛋白质在较高温度下才开始水解;大部分水解产物会发生二次反应,使得液体产物中富含酯类、羧酸类、酰胺类、烷烃类和烯烃类物质,反应温度越高,液体产物的成分越复杂;液体产物中含有较多的长链烷烃,这些长链烷烃具有较高的热值,液体产物经过提纯后在液体燃料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7.
叙述了生物柴油的原理、制备、特点、分类、发展情况和关键技术等方面的内容,分析了生物柴油的研究进展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8.
生物质与煤流化床混烧的NO_x排放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生物质与煤流化床混烧的NOx排放规律。实验结果表明:采用生物质与煤混烧的方法可以有效地降低流化床燃烧煤中的NOx的排放。  相似文献   
29.
石灰石和贝壳的煅烧及CO2吸收循环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天然石灰石和贝壳作为钙基材料,进行CaCO3/CaO循环煅烧/碳酸化反应,原料成本低并且资源丰富。该文在热重分析仪上对不同原料的煅烧动力学特性和CO2循环吸收特性进行研究,对循环前后产物的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形貌及其孔径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二者活性都有所降低,通过多次循环后样品的孔径分布和扫描电镜形貌观察到,石灰石微孔减少,烧结现象严重,而贝壳分布在中孔和大孔之间,钙利用率较低,形貌未发生明显变化。由于二者组分和结构上的差异,使得天然石灰石在CO2循环吸收性能上优于贝壳,而贝壳则具有较好的循环稳定性。  相似文献   
30.
温度对生物质固定床热解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固定床上研究不同温度下生物质的热解过程,采用微型气相色谱、傅立叶红外光谱仪、比表面积和孔径分析仪等研究了热解温度对棕榈壳热解气体产物的释放特性和固体残余物生物质炭的物化特性及生物质的热解机理。实验发现生物质的热解主要集中在400~700℃,高温有利于气体产物的析出,生物质炭的量及其所含的有机官能团(C=0,C-C,C-H,C-O和OH等)随热解温度的升高快速减少。在600℃时固体生物质炭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小的孔径,表面孔结构较均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