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1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3篇
电工技术   8篇
综合类   7篇
化学工业   160篇
金属工艺   5篇
机械仪表   9篇
建筑科学   8篇
矿业工程   7篇
能源动力   3篇
轻工业   17篇
水利工程   12篇
石油天然气   45篇
无线电   1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0篇
冶金工业   2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1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地基天文观测中,对大气湍流造成的天文模糊图像进行复原时,由于缺少准确的PSF(Point spread function)信息,加之复原过程的病态性,天文图像的盲反卷积运算一直是难点。针对天文图像的稀疏特性,基于稀疏测度的PSF估计算法可有效地解决PSF信息缺省的问题,该算法受PSF尺寸参数选择的影响较大。通过基于边界测度的PSF尺寸预估计算法对稀疏测度PSF估计算法进行改进。优化算法首先对PSF尺寸有效预估计,得到精确的PSF估计值,最终提高了图像复原的精度。仿真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算法应用到天文图像复原过程中后,可以更为准确地估计出模糊图像的PSF大小,改善天文模糊图像的复原效果。  相似文献   
52.
Multivessel batch distillation (MVBD) is mainly used to separate mixtures with more than two compo-nents. In this article, a new operation mode with MVBD is proposed for separation of binary mixtures under total reflux. A mathematic model is setup for the simulation. The proposed operation policy and the regular operation with constant reflux are compared theoretically and experimentall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new operation mode has great advantages in time saving and operation flexibility. MVBD presents great potential for separation with high efficiency.  相似文献   
53.
采用萃取精馏的方法分离乙腈-正丙醇的共沸物系。首先利用溶剂选择原理和UNIFAC基团贡献法选出N-甲基吡咯烷酮作为萃取精馏的萃取剂,同时采用NRTL模型对常压下乙腈-正丙醇物系和加入萃取剂N-甲基吡咯烷酮后的汽液平衡进行模拟和实验验证,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较好。然后通过间歇萃取精馏实验进一步考察所选萃取剂的分离效果。结果表明,N-甲基吡咯烷酮能够打破共沸,有效分离乙腈-正丙醇共沸物系。采用有28块理论板的填料塔,萃取剂进料位置为第4块板,溶剂比为1.0,回流比为3,可以从塔顶得到质量分数为98.6%的乙腈产品。最后,用Aspen Plus软件对乙腈-正丙醇物系的连续萃取精馏流程进行了模拟,得出的参数为进一步的工业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4.
固体缓蚀技术在高腐蚀油区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全新的油井缓蚀技术,该技术具有工艺简单,缓蚀效率高,对地层无伤害,有效期长的特点,主要用于解决油井的腐蚀问题,延长检泵周期。  相似文献   
55.
Ziegler-Natta催化剂中醚/酯复合给电子体对烯烃聚合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制备了5种含不同内给电子体(乙二醇二甲醚,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和3种二者不同比例复合内给电子体)的MgCl_2负载型乙烯/1-己烯共聚合Ziegler-Natta催化剂。研究了复合和单一给电子体的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实验结果表明:与单一给电子体的催化剂相比,复合内给电子体催化剂的乙烯聚合活性明显提高,当n(EGDE):(DBP)=1:1时,活性最高,为15 190 g/g,正共单体效应更明显,而复合内给电子体催化剂制备的聚合物相对分子质量减小,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变窄。  相似文献   
56.
于洋  白鹏  李广忠  尹琨  庄琼红 《化工进展》2012,31(4):758-762
提出和研究了以苯胺作为溶剂的甲醇-乙腈间歇萃取精馏分离工艺。根据溶剂极性相似相溶原理,结合ChemCAD软件模拟汽液平衡和汽液平衡实验确定苯胺为合适的溶剂。结果表明,不仅苯胺能够消除甲醇-乙腈物系的共沸现象,效果优于N,N-二甲基甲酰胺(DMF),而且可以采用Wilson模型对苯胺作为溶剂的甲醇-乙腈共沸物系汽液平衡进行模拟。通过实验考察了间歇萃取精馏的分离效果。采用有33块理论板的填料塔进行间歇萃取精馏甲醇-乙腈共沸混合物分离实验,其中净化回收段填料层3块理论板,萃取精馏段填料层30块理论板,回流比为4,苯胺作为溶剂,溶剂质量比为2.5∶1时,在塔顶得到产品甲醇质量分数为98.97%,高于DMF作为溶剂时的95.76%;表明苯胺更加适合作为萃取精馏分离甲醇-乙腈共沸物系的溶剂。  相似文献   
57.
采用盐酸浸出提取赤泥中的钇,考察了盐酸浓度、浸出温度、液固比和反应时间对钇浸出率的影响.分析了赤泥盐酸浸出提钇过程的物相变化和表面形貌变化.根据钇浸出动力学参数,确定了关键控制步骤和表观活化能.结果表明:在盐酸体积浓度30%,浸出温度为80℃,液固比为7 mL/g,反应时间为60 min的条件下,钇的浸出率为82.57%.酸浸过程赤泥中钙霞石和方解石全部溶解,赤铁矿和钙钛矿部分溶解,酸浸渣的粒度变小,颗粒粘结现象消失.在低浓度盐酸介质中,钇的浸出过程主要受化学反应控制,在高浓度盐酸介质中,主要受内扩散控制.不同浸出温度条件下,赤泥酸浸提钇过程均主要受内扩散模型控制,浸出提钇过程的表观活化能为19.8 kJ·mol-1.  相似文献   
58.
通过-个具有塔釜回流的精馏塔实验装置,以正己烷为共沸剂,从操作时间、回流比的控制、共沸剂的用量及实际应用等方面对塔釜回流共沸精馏技术分离乙醇-水共沸混合物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塔釜回流共沸精馏技术与常规共沸精馏技术相比,在其他操作参效相同,回流比大于3时,塔釜回流得到的产品纯度和收率有明显提高;达到同样的产品纯度和收率,塔釜回流所用的共沸剂量减少;但塔釜回流的操作时间延长.塔釜回流改善了常规的操作方式在生产应用上的不足.是一种很有应用前景的分离新技术.  相似文献   
59.
进行了环己烷-四氢呋喃物系的加盐萃取精馏实验研究。将NaSCN、NANO3、KI三种盐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中进行加盐汽液平衡实验,实验表明NaSCN能最大限度地提高体系的相对挥发度.NaSCN的适宜质量分数为8%-13%;进行了间歇加盐萃取精馏分离环己烷-四氢呋喃的工艺研究.结果表明NaSCN质量分数为13%,溶剂比为1:1,溶剂流率为10mL/min为适宜的实验操作条件。  相似文献   
60.
本文提出了具有双再沸器的间歇萃取精馏新方法。实验选用乙二醇作为溶剂分离乙醇-水共沸物.结果表明,双再沸器间歇精馏具有再沸器温度稳定、操作简便、节省操作时间、收率提高等优点。为了更深入的研究间歇萃取精馏,本文建立了描述间歇萃取精馏的平衡级恒摩尔持液模型,并对此数学模型求解,通过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的对比分析了塔顶与塔底浓度和温度的变化、溶剂流率等操作参数对实验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