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3篇
电工技术   6篇
综合类   5篇
化学工业   3篇
金属工艺   5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2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24篇
水利工程   1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5篇
冶金工业   10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1.
以3种小麦粉为原料,研究了在馒头加工过程中麦谷蛋白组分提取率的变化.结果表明:麦谷蛋白组分在馒头加工过程中均发生了有规律的变化.烟农19小麦样品SDS-可溶性麦谷蛋白提取率较低,残渣蛋白量多,很有可能是烟农19小麦样品通过-S-S-交联成的大分子麦谷蛋白含量高.3种小麦样品中GMP含量依次为烟农19>豫麦47>豫麦56.这说明GMP的含量和粒度分布是影响面粉烘焙品质性状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利用研发的新型高蛋白富硒叶面肥,以潍县萝卜为载体,通过人工措施对萝卜进行叶面喷洒施肥,达到提高萝卜品质和给人补硒的目的。方法:对富硒萝卜和普通萝卜进行对照试验,按照国家最新发布的标准方法,测定分析其营养成分、氨基酸组分、矿物质元素和维生素等。结果:高蛋白富硒叶面肥更容易被潍县萝卜吸收,产出的萝卜不仅硒的含量高,而且其它指标均高于普通萝卜。  相似文献   
13.
基于深度学习在计算机视觉上优异的表现,采用深度学习模型对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所获得的钢铁材料微观组织图片进行自动辨识。提出了适用于钢铁材料微观组织辨识的AlexNet、VggNet、GoogleNet、ResNet改进模型,比较了不同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在不同预处理方式下的图片辨识精度,针对从某国家重点实验室收集到的铁素体、珠光体、上贝氏体、下贝氏体、板条马氏体、片状马氏体等6类微观组织图像的数据集进行预测实验,结果表明:与现有技术或人工辨识相比,提出的卷积神经网络能成功辨识不同类型的钢材微观组织,具有较高的适应性和准确度,在测试集上的识别率精度最高可达到100%。  相似文献   
14.
为科学安排和合理使用抗旱资金,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造福濮阳人民,濮阳市引黄工程管理处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充分利用抗旱资金,发挥引黄工程抗旱优势,积极开展引黄抗旱工作,以多引水引好水为工作目标,以服务好效益区广大群众为宗旨,以支农惠农减轻农民负担为出发点,以促进濮阳农村发展为目的,确保了濮清南引黄工程受益区用水需求,促进了濮阳经济发展,收到了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为探明牛乳中乳成分随泌乳期、胎次的变化规律,采集了辽宁、山东、云南、福建4个牧场的不同泌乳时期(泌乳早期、中期、晚期)、胎次(一胎次、三胎次)共计232份奶样,测定其蛋白、脂肪和脂肪酸含量。结果表明,泌乳期和胎次对牛乳中蛋白质、脂肪和脂肪酸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蛋白质和脂肪含量随着泌乳时间的延长而显著增加,一胎次显著小于三胎次(P0.05)。泌乳期对脂肪酸组成的影响差异显著。泌乳早期的饱和脂肪酸显著高于中期,与晚期的差异不显著,不饱和脂肪酸的变化趋势与之相反。不同胎次牛乳中脂肪酸组成差异不大,除单不饱和脂肪酸外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6.
采用5%的高氯酸乙醇溶液对TC4钛合金进行电解抛光,测得了相应的电解抛光特征曲线。随抛光温度升高,电解抛光特性曲线上拐点处对应的分解电压先减小后增大,20℃时达到最低。借助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分析了抛光电压、搅拌和抛光时间等参数对TC4钛合金抛光效果的影响,借助EBSD技术验证了抛光效果。TC4钛合金的最佳电解抛光条件:电解抛光温度20℃、电压28 V、电流密度0.98 A/cm2、搅拌、电解抛光时间25 s。  相似文献   
17.
章超  钟胜  范丽霞  黄明良 《电网技术》2007,31(17):76-80
利用华中科技大学编写的电力电量平衡计算程序,对扩大联网规模前后的华中与西北电网进行了电力电量平衡计算,详细分析了扩大联网规模给上述电网带来的用电效益。从西北与华中地区的能源分布情况入手,分析了2大电网整体能源的流向,并根据2大电网水文特性的差异,计算了扩大联网规模所带来的错峰效益。根据综合分析结果,本文指出扩大华中与西北电网的联网规模有利于充分发挥华中与西北电网的优势、实现更大范围的资源优化配置、获得更大的联网效益。  相似文献   
18.
从陕西电网负荷发展水平及电力电量平衡等方面对750 kV渭南—乾县输变电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建设规模进行了论述,并通过电气计算进一步分析了该工程建设的可行性,对有关主设备的形式和参数提出了初步要求,最终得出较为合理的系统方案以及建设规模。  相似文献   
19.
重金属是食品和环境中的一类剧毒污染物,易引起食源性疾病,对人体造成不可逆损伤。传统的检测方法耗时长、成本高,因此迫切需要开发食品中重金属的快速检测技术。基于纳米材料的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具有快速、高灵敏度、特异性强等优点,在重金属快速检测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总结了金属纳米材料(如金纳米粒子)、金属氧化物(Fe3O4纳米颗粒)、碳纳米材料(如碳纳米管、石墨烯)等材料的性质,并对基于纳米材料的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在重金属(主要是Pb2+、Hg2+、As3+、Cd2+)检测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以期为重金属检测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启发。  相似文献   
20.
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制备Cu微粒包覆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Cu/LiFePO4。采用X射线衍射、场发射扫描电镜对材料的物相结构和颗粒形貌进行分析和观察,采用恒流充放电、慢扫描循环伏安法和电化学阻抗谱法测试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Cu微粒包覆使复合材料颗粒分散更均匀,结晶更明显;Cu/LiFePO4(n(Cu)∶n(Li)=1∶15)正极材料首次放电比容量最高为142.8 mA.h/g,与纯LiFePO4正极材料的对应值151.7 mA.h/g相比有所下降;虽然Cu微粒的加入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材料的电子导电率,但在第一周充电时Cu即发生不可逆氧化,导致该复合材料具有较低的放电比容量和较大的首次不可逆容量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