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8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19篇
电工技术   15篇
综合类   39篇
化学工业   31篇
金属工艺   9篇
机械仪表   18篇
建筑科学   23篇
矿业工程   11篇
能源动力   13篇
轻工业   28篇
水利工程   6篇
石油天然气   7篇
武器工业   2篇
无线电   24篇
一般工业技术   21篇
冶金工业   75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5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371.
为了探究MgCl2喷雾热解工艺中的核心设备热解炉内的复杂热过程,提高工艺产品质量和设备使用寿命,采用欧拉-拉格朗日方法建立了气固两相流传热与热解反应耦合的数学模型,研究了热解炉稳定运行时的温度场、颗粒分解过程和HCl分布情况,并探讨了进口气体温度和流量对MgO转化率和HCl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研究范围内,随着进口烟气温度和流量的增加,产品转化率逐渐提高。当烟气入口流量为1.5 m3/s、入口温度为1 423 K时和烟气入口温度为1 273 K、入口流量为2.25 m3/s时,产品转化率均达到100%。随着颗粒向下运动,HCl浓度逐渐增大,在出料口处HCl达到最大质量分数为6.5%。此外,随着进口烟气温度和流量的增加,出料口处的HCl浓度呈现先增后减的变化规律。对应HCl浓度最大值时的进口烟气温度和流量分别为1 373 K和1.75 m3/s。  相似文献   
372.
大规模分布式电源和储能等柔性资源的接入给配电网无功电压控制带来了新的挑战。提出了一种考虑柔性可控资源的主动配电网动态无功优化控制方法,以分时电价为基础,通过协调分布式新能源、储能系统以及无功补偿设备的综合出力,构建考虑柔性可控资源的无功优化模型。以系统有功功率损耗和系统电压偏差最小为目标函数,并通过改进粒子群算法进行模型的优化求解。最后,通过仿真算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所提方法能够在保证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下充分挖掘柔性可控资源的潜力,提高系统运行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373.
以不同钢纤维体积率(0,0.5%,1%)和受压区的不同钢纤维混凝土层厚度(180,300)为试验变量,进行4根BFRP筋钢纤维混凝土梁和1根CFRP筋钢纤维混凝土梁的受弯性能试验。通过分析其破坏特征及破坏机理,研究了钢纤维体积率和受压区钢纤维混凝土层的厚度对其延性性能的提升效果。结果表明:添加钢纤维会显著提高梁的延性系数,较未掺加钢纤维的混凝土梁其延性系数的提高幅度约可达7%~42%;受压区钢纤维混凝土层的厚度对梁的延性系数也有一定的影响,随着混凝土层厚度的增加,其延性系数约可提高30%;CFRP筋对梁的增强增韧效果优于BFRP筋。  相似文献   
374.
以烧结余热锅炉出口烟气余热为有机朗肯循环(ORC)热源,建立亚临界ORC系统热力学模型和经济模型,研究不同循环工质下烟气进口温度、蒸发器节点温差和工质蒸发温度对系统热经济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烟气进口温度越高,蒸发器节点温差越小,系统净输出功越大。随着工质蒸发温度的增加,系统净输出功出现先增加后减小的情况。系统单位换热面积净输出功随蒸发器节点温差和工质蒸发温度的增加而增加,而随烟气进口温度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当工质蒸发温度大于95℃时,工质R600a的热力性能最好,能获得最大的净输出功,反之工质R236ea的净输出功最大;当系统热力循环参数一定时,工质R601a的经济性能最好,能获得最大的单位换热面积净输出功,但其净输出功最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