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7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22篇
电工技术   49篇
综合类   27篇
化学工业   41篇
金属工艺   39篇
机械仪表   13篇
建筑科学   43篇
矿业工程   29篇
能源动力   9篇
轻工业   11篇
水利工程   19篇
石油天然气   13篇
武器工业   3篇
无线电   28篇
一般工业技术   36篇
冶金工业   8篇
原子能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2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51.
设计了一套基于LabVIEW和Agilent 34972A数据采集仪的电加热温度控制系统,用于对防除冰对象的表面温度进行监测与控制.以LabVIEW软件为设计基础,PC、Agilent 34972A、温度传感器与功率控制器共同构成监控系统.通过数据采集仪内置的LAN接口与PC通信,利用LabVIEW上位机软件,实现采集的温度数据实时显示和存储.针对飞机电热防除冰系统,设计开发了周期性加热和设定温度区间加热两种模式.实验结果表明,基于Agilent 34972A搭建的测控系统构造简便,采用LabVIEW的在线编程与控制,操作便捷,提高了测量精度和测量效率.两种加热控制模式能够自由切换,对航空工程领域电热防除冰测控系统的设计开发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2.
采用电刷镀技术制备了纳米TiO2/Ni复合镀层,研究了镀层的接触疲劳性能,采用扫描电镜观察了镀层疲劳断口。结果表明:含有纳米颗粒的复合镀层表面形貌均匀细小,镀层内应力较大;载荷为60 N时,复合镀层的接触疲劳性能显著高于纯镍镀层,接触疲劳寿命达到140万次;载荷为140 N时,其接触疲劳性能低于纯镍镀层。低载荷时,复合镀层接触疲劳断口呈明显的塑性特征;而高载荷时疲劳断口呈完全的脆性,疲劳裂纹呈近似直线扩展。  相似文献   
53.
随着矿山开采的大规模进行和采深的加大,在深部高应力作用下巷道围岩的破坏日益严重,这使得越来越多的采用非线性科学理论和方法分析巷道围岩的稳定性。推导非线性Kelvin流变模型的本构方程以及其蠕变曲线的解析解;分别采用两种数值微分方法对非线性蠕变方程进行求解,结果发现非线性蠕变方程的数值解在有些情况下与解析解不一致,即数值解可能出现不稳定;通过变量代换,该非线性蠕变方程可化为Logistic方程。这样,通过将岩体的本构模型与非线性理论相结合,从理论上证明岩体的非线性蠕变具有混沌行为,并相应获得岩体变形发生混沌的条件,根据实测位移序列,为采用混沌学方法进行深部岩体工程的稳定性预测和控制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4.
平面滑动边坡稳定性的解析计算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根据极限平衡原理,采用解析方法,即利用函数求极值的条件,对折线形与台阶形边坡、具有张裂缝和静水压力边坡以及考虑地震力影响的边坡,分别建立了最不利滑动面倾角和最小安全系数的解析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55.
深部圆形巷道破裂围岩的弹塑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6,他引:5  
随着大量煤矿矿井开采深度的增加,在高围压的作用下,巷道围岩普遍出现破裂,而且围岩破裂范围在扩大的同时,往往出现继续破坏的现象。针对长的圆形巷道,将巷道围岩分成破裂区、塑性区和弹性区,采用Mohr-Coulomb准则,进行非关联弹塑性分析,获得其应力和变形的封闭解析解。通过利用在弹塑交界处应力连续的条件以及在破裂和塑性交界处径向应变连续的条件,获得确定围岩破裂区和塑性区半径的解析式。最后,给出一个算例,分析其破裂区和塑性区应力、应变的分布特点以及破裂区范围的影响。利用所获得的结果,可以为巷道的稳定性分析以及支护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6.
对AZ31镁合金板材进行不同累积应变的连续弯曲变形及退火处理,随后对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不同累积应变的连续弯曲变形后,镁合金板材的显微组织中没有发现孪晶,退火后,板材表层的晶粒异常长大,粗晶层的厚度随着累积应变的增加而增加,并且镁合金板材的织构朝RD方向偏转,偏转角度随累积应变的增加而增大;与原始板材相比,连续弯曲变形及退火处理使镁合金板材呈现出较好的室温成形性能(杯突值由2.3 mm提高到4.9 mm,提高了~113%),这主要归因于基面织构的改善使镁合金板材的r值减小与n值增大。  相似文献   
57.
<正>徐滨士院士是我国表面工程和再制造工程学科的主要倡导者和开拓者,创办了装备再制造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长期引领和极大推动了我国表面工程和再制造工程的发展壮大和大规模应用。徐院士因病去世,是我国表面工程和再制造工程学科的重大损失,作为徐院士的弟子,深感悲痛!我是2000年9月成为徐院士的弟子,在徐院士亲自指导下开展纳米颗粒复合电刷镀的研究工作,在2003年6月完成了“纳米颗粒复合电刷镀镍基镀层的强化机理及其性能研究”的博士论文。以下是我求学和工作期间的几件小事,记录了徐院士对我的悉心指导和无微不至的关爱,以缅怀我敬爱的徐院士。  相似文献   
58.
设计一种基于数字信号处理器DSP56F8037的光伏水泵控制系统。系统主电路DC/DC部分采用结构新颖的推挽正激电路;控制系统采用最大功率点跟踪(TMPPT)技术,提高了光伏阵列的利用率;以具有保护功能的IR2130功率管驱动芯片驱动无刷直流电机,并采用PWM控制技术实现电机高性能运转、全数字控制。实践证明该系统具有体积小、造价低、运行可靠等特点。  相似文献   
59.
合金元素对Mg-Li合金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迎  蒋斌  李瑞红  刘玉虹 《铸造》2012,61(3):275-279
合金化可以细化Mg-Li合金晶粒,从而提高综合力学性能,还可以改善合金耐蚀性、热稳定性。本文综述了Al、Zn、碱土元素和稀土元素等常用元素对Mg-Li超轻合金微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一般情况下,Al和Zn主要通过固溶强化提高Mg-Li合金强度,碱土元素主要通过细晶强化来提高Mg-Li合金强度,稀土元素则通过细晶强化和金属间化合物的第二相强化来提高Mg-Li合金的综合性能。本文还指出了Mg-Li超轻合金合金化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0.
岩石破损过程强度变化规律实测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岩石材料强度会随着破裂发展而逐渐衰减,详细介绍自行设计的岩石强度衰减测试方法,试验思路、试件制作及关键技术;通过自行设计的直剪试验,测得常规压缩试验破裂得到的不规则损伤岩块在直剪过程中的剪应力–压应力关系曲线,由其拟合得到库仑强度曲线,并与已有(单、三轴)压缩试验数据线性拟合得到的莫尔强度包络线进行比较,分析讨论岩石在破损过程中材料强度(黏聚力和内摩擦角)变化规律,澄清现有黏聚力和内摩擦角变化规律2种完全相对立观点的适用范围。研究结果表明,由完整岩样进行单、三轴试验测得的黏聚力明显大于不规则岩块直剪试验结果,这主要是岩样在单、三轴压缩破坏过程中产生的损伤所致,而不是试验方法所导致的偏差;黏聚力反映的是岩石本质强度特性,受不同应力状态的影响较小。岩样单、三轴压缩试验测得的内摩擦角小于岩块直剪试验结果,这主要是受到不同应力状态和岩石缺陷分布的影响。在岩石破损过程中,内摩擦角随损伤的发展具有先快速增大至最大值后大幅降低直至保持一定趋势不变的规律。内摩擦角反映的是岩石摩擦强度特性,受不同应力状态的影响较大。黏聚力对应力水平的敏感程度远小于内摩擦角。岩石在破裂前后自身材料强度会产生明显衰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