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1篇
电工技术   29篇
综合类   10篇
化学工业   1篇
金属工艺   10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26篇
矿业工程   1篇
能源动力   5篇
轻工业   1篇
水利工程   4篇
石油天然气   3篇
武器工业   9篇
无线电   4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01.
主要评述东京都拟以汽油车替代柴油车的欠妥决策。  相似文献   
102.
<正>都柏林(Dublin)系爱尔兰共和国的首都。近年来,由于私人小汽车数量的增加,市区内拥堵情况严重,导致公共汽车的运行车速和服务质量下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都柏林市开辟了被定名为“高质量公共汽车通道(quality bus corridor,简称QBC)”的专用车道(走廊),供公共汽车优先行驶,取得了良好效果。在现有QBC线路的基础上,该市将进一步扩大QBC的建设。  相似文献   
103.
针对T型线路电流差动保护判据中CT饱和的检测判据不足,通过对CT饱和原因及其影响的仿真和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分析的T型线路电流互感器饱和的检测方法.大量的ATP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准确判断T型线路中CT的饱和,有效提高了保护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04.
针对倒闸操作自动开票系统目前缺乏通用性与灵活性的缺陷,以某500 kV地下变电站为原型开发操作票自动开票系统为例,基于该站多电压等级、接线复杂的特点,采用专家系统语言CLIPS实现不同接线方式下日常倒闸操作的自动推理,并可直接将一、二次操作一次开出.该操作系统具有可操作性、安全可靠,可供运行人员借鉴.  相似文献   
105.
欧洲的一些老城市不是为行驶汽车而设计的,因而目前交通阻塞。  相似文献   
106.
通过介绍高阻型电压差动保护的原理和主要特点,重点分析了某变电站3号主变高阻抗差动保护误动的原因.分析表明,由于保护装置公共绕组流变与500 kV和220 kV流变特性相差较大,在近端大电流故障电流下将产生差流.从而导致高阻抗差动保护误动.提出通过调整RADHA差动回路可变电阻的串并联阻值.提高高阻抗差动保护整定值的方案.从而解决了外部故障时RADHA因较大穿越电流而产生的不平衡电流及电压造成的误动.调整后保护校验正确,目前运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观察感染患者体内盐酸洛美沙星的药代动力学。方法 比较口服和静脉滴注、空腹与进餐、不同剂量、单剂量和多剂量给药时的体内过程和动力学特征,体内药物浓度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结果 洛美沙星在体内均表现为一级吸收二室开放模型;空愎和餐后口服洛美沙星200 mg后,显示食物可使该药物吸收过程明显延长,T1/2 ka分别为0.39±0.18和0.47±0.20 h,Tmax分别为1.3±0.3和1.6±0.4 h,但Cmax下降不明显。单剂量空復口服洛美沙星 200, 400 和 600 mg 后,Tmax分别为 9.8±2.9, 10.7±4.0 和 11.2±3.9 h, Cmax分别为1.5±0.4, 2.4±0.8和3.8±0.9 mg·L-1, AUC0-∞与剂量呈比例增加,体内药代动力学与剂量呈线性关系;单剂量静脉滴注药物600 mg后Cmax为3.1±0.9 mg·L-1。与单剂量给药相比,400 mg, bid连续口服7d后的Cmax和AUC0-∞均显著增加,蓄积因子为1.45; 600mg,每天1次连续静脉滴注7d时AUC0-∞比单剂量给药增加不明显,蓄积因子为1.10;其他参数变化不显著。在各种给药条件下,洛美沙星原型药物24 h尿排出率均在50%左右。结论 体内过程呈线性药代动力学。  相似文献   
108.
袁成  王景祥  张小化 《金属学报》1997,2(3):193-195
目的 观察奥丹西酮在原发性肝癌患者体内的药物动力学特性。方法 8 名接受顺铂+5-氟尿嘧啶化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单次和多次口服16mg 奥丹西酮后, 应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药物浓度, 并用PKBP-N1程序在计算机上拟合。结果 奥丹西酮表现为二房室模型, 其单剂量和多剂量口服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为:T1/2β为4.3±0.5h 和5.7±0.7h (P<0.01), Cmax 为42.6±3.8μg/L 和49.2±2.3μg/L(P<0.05), Tmax为1.8±0.2h 和1.8±0.1h, AUC0~∞为643.2±84.7μg/h·L 和833.4±96.7μg/L·h (P<0.01)。结论 原发性肝癌患者多次口服奥丹西酮后与单次口服相比, 体内有蓄积现象, 消除能力下降, 生物利用度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