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8篇
综合类   5篇
化学工业   2篇
金属工艺   15篇
能源动力   1篇
石油天然气   4篇
一般工业技术   6篇
冶金工业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1.
22.
锆盐转化膜技术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环境友好型钢铁表面处理技术,有望完全取代磷酸盐和铬酸盐转化技术。锆盐转化膜的耐蚀性与磷酸盐和铬酸盐转化膜接近,对有机涂层和钢铁基体有着优异的附着力。从纯锆盐转化基本原理、锆盐体系选择、制备方法、转化工艺参数控制、膜层形貌与结构、膜层耐蚀行为、膜层与后续涂层的附着力等方面,对国内外钢铁表面纯锆盐转化膜技术的研究进展和成果进行了综述。纯锆盐转化技术采用的转化液以氟锆酸及其盐为主,制备方法主要是浸渍法。为了获得质量稳定的纯锆盐转化膜,需要控制工艺参数:Zr~(4+)体积分数3%~5%,pH值3.5~4.5,转化时间90 s左右,温度20~35℃。锆盐转化膜一般为100~350 nm厚的双层结构,由纳米颗粒、小结节和聚集体构成,这种结构发挥的锚固作用会显著增加基体与后续涂层的结合强度。但是,锆盐转化成膜机理不够成熟,工艺欠稳定,在实际工业生产应用中仍面临挑战。所以,成膜机制和工艺稳定性的深入探究是未来锆盐转化膜的重点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23.
目的 在镁合金表面制备耐蚀环保锆钛硅烷复合膜层,并研究其腐蚀性能。方法 将锆盐、钛盐转化技术与绿色有机硅烷技术进行复合联用,通过先浸入含有锆盐、钛盐、单宁酸的无机溶液,再浸入5%(体积分数)的双-[γ-(三乙氧基硅)丙基]四硫化物有机硅烷溶液,在镁合金AZ31表面制备出了耐蚀环保锆钛硅烷复合膜层,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仪观察分析了复合膜层的微观形貌以及元素组成,利用极化曲线和交流阻抗谱电化学测试手段评价了膜层的耐腐蚀性能。结果 经过不同锆钛硅烷复合处理后,镁合金表面形成一层均匀、平整且有干枯河床状纳米尺度微裂纹的锆钛硅烷复合膜,膜层普遍表现出良好的耐蚀性能。与空白镁合金试样相比,复合膜层试样出现最小腐蚀电流密度,为1.51 μA/cm2,腐蚀速度约为空白样的1/50,交流阻抗值最大提高约20倍,腐蚀电位出现的最大正移接近100 mV。结论 锆钛硅烷复合膜层对腐蚀性介质有显著的物理阻隔作用,显著抑制了镁溶解,阻滞了镁合金表面的电化学反应过程,降低了镁合金的腐蚀速度。  相似文献   
24.
不同氟碳涂层在武汉地区老化行为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武汉地区对两种不同氟含量的氟碳树脂涂层进行户外曝晒试验,并对曝晒1 a后的试样进行盐雾试验,使用红外吸收光谱法检测涂层的特征基团变化,用常规方法检测光泽度及结合强度.同时,通过对结合强度变化数据的拟合,分析了氟碳涂层中含氟分子链降解及结构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相同曝晒时间下,含氟量低的氟碳涂层老化较含氟量高的严重,且含氟量低的氟碳涂层的耐蚀性能和结合强度随曝晒时间下降较快.  相似文献   
25.
针对目前高含H2S和CO2环境井下管材电化学腐蚀研究不深入的现状,采用动电位扫描技术分析了在H2S/CO2环境中环境腐蚀影响因素(CO2,pH值和Cl^-)对P110套管钢电化学腐蚀行为的影响。在溶解H2S和CO2且pH=2.7的含CI^-溶液中,当混合气体中CO2含量分别为17%,34%,50%时,腐蚀电流密度(J_corr)分别为0.32849,0.29573,0.23709mA/cm^2,在含50%H2S环境中,腐蚀电流密度为0.27289mA/cm^2。与单一含H2S腐蚀环境相比,在酸性环境中CO2促进金属腐蚀,而在近中性环境中,CO2抑制金属腐蚀。在含CI^-溶液中,pH值降低,J_corr增加,而在不含CI^-溶液中,pH值降低,J_corr降低。在pH=2.7的溶液中,当CI^-存在时,J_corr提高;而在pH=5.9溶液中,当CI^-存在时上J_corr降低。  相似文献   
26.
针对目前高含H2S和CO2环境井下管材电化学腐蚀研究不深入的现状,采用动电位扫描技术分析了在H2S/CO2环境中环境腐蚀影响因素(CO2,pH值和Cl-)对P110套管钢电化学腐蚀行为的影响.在溶解H2S和CO2且pH=2.7的含Cl-溶液中,当混合气体中CO2含量分别为17%,34%,50%时,腐蚀电流密度(Jcorr)分别为0.328 49,0.295 73,0.237 09 mA/cm2,在含50%H2S环境中,腐蚀电流密度为0.272 89mA/cm2.与单一含H2S腐蚀环境相比,在酸性环境中CO2促进金属腐蚀,而在近中性环境中,CO2抑制金属腐蚀.在含Cl-溶液中,pH值降低,Jcorr,增加,而在不合Cl-溶液中,pH值降低,Jcorr降低.在pH=2.7的溶液中,当Cl-存在时,Jcorr提高;而在pH=5.9溶液中,当Cl-存在时Jcorr降低.  相似文献   
27.
为了适应工程硕士培养新要求与新目标,以材料类工程硕士案例库建设为例,探讨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案例库建设思路与模式。一个好的案例库应具有明确的教学目标,以夯实研究生专业基本理论和提高工程应用能力为出发点,加强基本技能训练和培养,提升综合能力,强调师生互动、校企联系、成果共享。构建合理的内容框架,以材料科学与工程为主线,涵盖基本理论和创新能力培养、材料研究制备典型案例、材料的服役与失效过程分析三大模块。  相似文献   
28.
目前未有完善的实践环节企业评价学生体系评估卓越工程师的工程实践效果和质量。以加拿大滑铁卢大学为例,介绍其在学生企业实践环节中企业评价学生指标和与之对应的标准,其中指标覆盖个人能力、个人特质、职业道德和多样文化认同等方面。对我国卓越工程师实践环节评价体系和标准构建启示为:提高企业评定学生表现在最终成绩中权重;考核指标需全面,标准需可操作性强;需向学生反馈考核结果,指引学生不断成长方向。  相似文献   
29.
教学大纲是学校教学和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文件,它的完善与否直接关系着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也关系着教学管理工作的成功与否。基于教学大纲的重要性,要明确当前教学大纲制定和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常见问题,分析形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提出解决的途径和方法,以便为完善教学大纲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30.
NT80SS钢在高含H2S/CO2环境中的腐蚀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拟罗家寨气田高含H2S/CO2腐蚀环境,研究NT80SS套管钢的腐蚀规律及环境因素(总压、温度、腐蚀时间、Cl-、流速)对其腐蚀的影响;并采用动电位扫描、电化学交流阻抗谱(EIS)和扫描电镜(ESM)等手段分析了腐蚀产物膜的电化学特性和形貌.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温度范围内,NT80SS钢在60℃腐蚀速率最低;当总压≥9MPa时,在120℃下的腐蚀速率比90℃的小,而总压<9MPa时,情况则相反;腐蚀速率随时间的延长而降低;Cl-能促进钢的腐蚀;介质流速增加,钢的腐蚀速率增大.电化学实验结果指出,在30℃~120℃的温度范围内,60℃时钢腐蚀产物膜的阻抗能力强、阳极极化率高,腐蚀产物膜的致密性最好,因而NTSOSS钢在60℃时腐蚀速率最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