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3篇
综合类   5篇
化学工业   4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1篇
建筑科学   8篇
轻工业   6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6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21.
综述了近年来热膨胀微胶囊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配方组分、合成工艺对热膨胀微胶囊性能的影响,叙述了聚合单体、发泡剂、交联剂、分散稳定剂的选择,分别讨论了反应温度、水油比例、均化条件、搅拌速度合成工艺的选择,并综述了热膨胀微胶囊壳体接枝改性技术的研究进展,同时叙述了热膨胀微胶囊在复合材料、水泥、微流体等领域的应用.最后,对热膨胀微胶囊的发展前景及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22.
陈彬彬 《数字社区&智能家居》2013,(18):4290-4295,4302
互联网上的图像资源呈现海量增长的态势,网络图像检索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更显重要。怎样实现基于特征的合理高效的图像检索是多媒体信息检索领域的热点课题,图像的常见特征有颜色、形状、纹理、空间关系等。该文在介绍关于图像纹理的基本检索原理和小波理论的基础上,重点讨论通过局部二值统计模型解决纹理图像旋转变化时出现检索率降低问题的方法及实验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23.
基于模糊数学的地铁站安全疏散综合评价模型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地铁站人员疏散的安全评价在消防中的重要意义,并根据地铁站的特点建立了评估因素集,根据模糊数学原理和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地铁站安全疏散评估模型,并结合此模型给出了地铁站安全疏散的评估实例。因素权重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对评估结果采用最大隶属度法进行了处理。模糊综合评估不仅可用于地铁站,亦可用于其他建筑。  相似文献   
24.
对某化工厂柴油加氢改质装置进行危险性分析,确定其主要危险性,为此类装置的安全生产保障措施的制定、安全设施设计等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5.
本文在介绍虚拟现实技术的相关知识基础上,对基于VRML的虚拟实验教学系统进行了深入研究,详细阐述了一个基于VRML的虚拟实验教学系统的实现。  相似文献   
26.
采用Suzuki偶合反应合成了含有推拉电子基团的三苯胺-芴-苯并噻二唑共聚物(TPA-PF8-BT),其中供电子基团为三苯胺单元(TPA),吸电子基团为苯并噻二唑单元(BT)。通过核磁共振法、凝胶渗透色谱法、紫外-可见光光谱法和循环伏安法等对其进行了分析研究,并与芴-三苯胺共聚物(PF8-TPA)的性能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三苯胺-芴-苯并噻二唑共聚物的能带隙宽度Eg为2.39 eV,最低未占分子轨道(LUMO)能级为-3.01 eV,最高已占分子轨道(HOMO)能级为-5.40 eV,与PF8-TPA相比,其能带隙宽度及LUMO能级均有所降低。基于TPA-PF8-BT器件(器件结构为氧化铟锡导电玻璃(ITO)/Copolymer(70 nm)/Al(100 nm))的短路电流是基于PF8-TPA器件的短路电流的近3倍,光电性能得以改善。  相似文献   
27.
28.
陈彬彬 《消费电子》2013,(8):158-158
越来越多的电视台开始淘汰线性编辑技术,改用先进的非线性编辑技术以及快捷方便的网络来制作自办栏目。因此非线性编辑网络的稳定与高效成为网络设计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29.
粮食输送设备在转移运输中,运费高、运输安全性差、机动灵活性差等问题日渐突出。设计制作的粮食输送设备调拨车,有省时、省力、省运费,安全系数、通过性能工作效率三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30.
轴流血泵体积小、结构简单、易植入等优点,成为人工心脏的热点研究。作者设计了一种轴流式血泵,运用RNGκ-ε湍流模型的数值模拟方法分析血泵流场分布,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技术对血泵内部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分析计算求得血泵流场的压力、速度,切应力等参数分布情况。总结血泵流场容易出现溶血和形成血栓的区域,以此为依据完成血泵结构的改进。结果表明:和原血泵相比,改进后的血泵流量输出性能得到提高,血泵的溶血概率降低,形成血栓的区域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