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26篇
能源动力   2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21.
项谨  顾正皓  尹峰 《浙江电力》2007,26(3):37-39
介绍了GE燃气轮机一次调频的原理以及具体的组态,利用已掌握的机组实际常数对一次调频的各项参数进行计算并建立模型,计算燃气轮机对电网频率波动的时域响应。  相似文献   
22.
为了保障电力系统稳定性,汽轮机组通常设置汽门快关系统,可有效避免机组在电网瞬时故障时跳闸,但国内出现多起因电网瞬时故障导致快关误动引起的机组跳闸事故。在介绍几起汽门快关误动事件基础上,以上汽660 MW超超临界机组为例,建立汽轮机组汽门快关仿真模型,分析汽门快关逻辑。为提高快关系统的可靠性,在原有的快关判断逻辑基础上增加快关延时和转速定量判断,进行优化逻辑仿真。仿真结果显示该优化措施在发挥汽门快关作用的同时避免了快关误动,确保了机组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23.
汽轮机调速系统与电网安全运行密切相关,其中多个因素会影响到电力系统的低频振荡。结合具体案例,从汽轮机配汽函数、功率控制PID参数、DEH侧功率控制闭环、一次调频回路、控制系统的延时、汽轮机调节阀开度晃动、信号波动等几个方面,阐述了它们对电力系统低频振荡影响的机理,指出了容易引起低频振荡的操作与设备缺陷,提高电网运行稳定水平。  相似文献   
24.
基于响应特性的原动机及调速器建模与参数辨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原动机及调速器的实测建模问题。通过分析燃煤机组与燃气轮机在进行转速阶跃试验时的典型响应特性,提出一种新的原动机及调速器模型,即响应特性模型。根据模型的前提条件,指出了该模型的适用范围。应用响应特性模型以及单纯形算法,对某电厂的原动机及调速器进行了参数辨识,并利用系统发生频率大扰动时的数据进行校核。仿真值与实测值的对比表明,采用响应特性模型并结合实测的参数,在定性与定量两方面,均能较好地模拟实际的原动机及调速器。  相似文献   
25.
张宝  顾正皓  童小忠 《发电设备》2012,26(6):389-391
获得汽轮机各调节阀中主蒸汽流量是进行汽轮机变工况分析的关键。在准确表征主蒸汽流量的基础上,结合流量与喷嘴出口压力呈椭圆关系这一规律,建立了汽轮机各调节阀中蒸汽流量计算模型,实现了汽轮机调节阀中蒸汽流量的计算。以一台300 MW汽轮机为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6.
汽轮发电机组一次调频能力不稳定的现象较为普遍,严重地影响到电网运行的安全。结合华东电网的具体案例,分析指出造成机组一次调频能力不稳定的根本原因是汽轮机局部转速不等率差别过大;分析了影响汽轮机组局部转速不等率的主要因素,指出汽轮机局部转速不等率与需要响应的电网频差密切相关。以某600MW超临界汽轮机为例,给出配汽函数优化前后不同频差下的局部转速不等率随调节阀开度的变化曲线;研究结果可用于提升汽轮机的机网协调能力。  相似文献   
27.
在汽轮机热力循环中,测量系统具有冗余测点。现场一般采用主给水流量、主凝结水流量和给水泵进口流量作为性能计算中的主流量。采用数据校正方法,利用冗余的流量测点信息,对某一实际电厂的性能数据进行数据校正计算,并分析了性能计算结果不确定度的变化。结果表明,数据校正可以有效减小计算结果的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28.
为研究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甩负荷过程,分析了某联合循环机组甩负荷过程中汽轮机高压调阀没有快关对此次甩负荷转速飞升的影响,并结合同类型机组甩负荷试验结果评估该机组甩100%额定负荷时的最高飞升转速,指出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甩负荷试验需要比汽轮发电机组甩负荷试验考虑更多因素。  相似文献   
29.
长期以来的电网、电源投资和发展的不平衡,导致电源的快速发展与电网建设的长期滞后的矛盾越来越突出。首次提出了不同于RB(辅机故障减负荷)、FCB(快速甩负荷)技术的"电网线路过载速减机组出力"的概念及目标,并对速减负荷功能的难点,如速减过程中如何解决锅炉压力飞升、保证汽包水位稳定和高压缸压比安全余量,速减结束后如何控制机组各参数在安全稳定范围内等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给出了具体的控制策略,设计了全新的基于电网线路过载而速减机组出力功能的控制逻辑,成功应用于舟山朗熹发电厂3号火电机组,经过一系列的试验和优化后,达到设计要求,解决了"窝电"状况,提高了能源的有效利用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