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101篇
  免费   2292篇
  国内免费   1212篇
电工技术   1362篇
技术理论   6篇
综合类   1957篇
化学工业   5107篇
金属工艺   1823篇
机械仪表   1834篇
建筑科学   2276篇
矿业工程   796篇
能源动力   797篇
轻工业   1715篇
水利工程   496篇
石油天然气   1939篇
武器工业   163篇
无线电   3153篇
一般工业技术   3657篇
冶金工业   1543篇
原子能技术   408篇
自动化技术   3573篇
  2024年   79篇
  2023年   466篇
  2022年   646篇
  2021年   1030篇
  2020年   796篇
  2019年   674篇
  2018年   764篇
  2017年   838篇
  2016年   834篇
  2015年   1005篇
  2014年   1358篇
  2013年   1653篇
  2012年   1688篇
  2011年   1939篇
  2010年   1748篇
  2009年   1698篇
  2008年   1600篇
  2007年   1441篇
  2006年   1447篇
  2005年   1303篇
  2004年   981篇
  2003年   1001篇
  2002年   1064篇
  2001年   1028篇
  2000年   797篇
  1999年   881篇
  1998年   725篇
  1997年   576篇
  1996年   519篇
  1995年   429篇
  1994年   373篇
  1993年   265篇
  1992年   211篇
  1991年   155篇
  1990年   118篇
  1989年   105篇
  1988年   72篇
  1987年   48篇
  1986年   52篇
  1985年   23篇
  1984年   29篇
  1983年   26篇
  1982年   20篇
  1981年   19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12篇
  1978年   5篇
  1976年   13篇
  1970年   6篇
  196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众所周如,西藏地区是研究地球深部结构和构造的窗口,是研究大陆板块学说的重要场所,也是寻找热源和其它矿产资源的有利地区.因此,世界各国地学科学家都希望在本地区进行科学研究工作,或与我国科学工作者协作共同探索这一重要地区.中国和法国的地质、地球物理科学家经商讨共同组成“中法喜马拉雅山地质研究队”,对西藏中部广大地区进行地质、地球物理的科学研究工作.深部地震探测是地球物理研究中的重要内容.中法双方共同决定,在中国西藏南部的日喀则地区至北边的那曲地区作地震探测工作.为了探测地壳上地幔的结构,1981年在西藏的南部佩枯错至普莫雍错500公里的喜马拉雅山北麓——雅鲁藏布江地区进行了人工爆炸地震探测工作.本文是中法地质研究队合作的深部地震探测资料的解释结果.  相似文献   
72.
73.
74.
基体温度对磁控溅射沉积ZAO薄膜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利用中频交流磁控溅射方法 ,采用氧化锌铝陶瓷靶材 [w(ZnO) =98%、w(Al2 O3 ) =2 % ]制备了ZAO(ZnO∶Al)薄膜 ,观察了基体温度对ZAO薄膜的晶体结构、电学和光学性能的影响 ,采用X射线衍射仪对薄膜的结构进行了分析 ,采用光学分度计和电阻测试仪测量了薄膜的光学、电学特性 ,采用霍尔测试仪测量了薄膜的载流子浓度和霍尔迁移率。结果表明 :沉积薄膜时的基体温度对薄膜的结构、结晶状况、可见光透射率以及导电性有较大的影响。当基体温度为 2 5 0℃ ,Ar分压为 0 8Pa时 ,薄膜的最低电阻率为 4 6× 10 -4Ω·cm ,方块电阻为 35Ω时 ,可见光 (λ =5 5 0nm)透射率高达 92 0 %。  相似文献   
75.
介绍了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城市给水系统中的应用进展,并以我国南方某城市的给水处理厂为例,对HACCP体系用于水厂浊度控制开展了探索性研究。应用故障树分析技术识别了水厂中可能导致浊度超标的潜在危害,应用决策树分析技术确定了水厂浊度控制的关键控制点,建立了关键控制点和质量控制点的关键限值、监控系统以及纠偏措施,并分析了对验证程序以及文件和记录保存系统的要求。  相似文献   
76.
A novel reversible addition-fragmentation chain transfer (RAFT) reagent bearing triphenylamine (TPA) group, 4-diphenylamino-dithiobenzoic acid benzyl ester (DDABE), was designed and synthesized. It was used in the RAFT polymerizations of styrene (St) and methyl acrylate (MA) to prepare end-functionalized polymers. The results of the polymerization showed that the RAFT polymerizations could be well controlled using DDABE as the RAFT agent. Number-average molecular weight (Mn,GPC) increased linearly with monomer conversion, and molecular weight distributions were relatively narrow (PDI< 1.50). The results of chain-extension reaction, 1H NMR spectra and UV/Vis spectra confirmed that most of the polymers chains were end-capped by the functional triphenylamine (TPA) groups. The effect of feed molar ratios of St/DDABE/AIBN on polymerization was investigated.  相似文献   
77.
光栅谐振子检测地震波的理论和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新的检波理论和方法 ,它是一种实现检测地震波信号的地震勘探技术。采用光栅谐振子为敏感元件 ,将大地震动的机械信号转换成光调制信号—莫尔条纹 ,再用光电接收器件将其转换成数字化电信号输出。光栅谐振子检测地震波的装置能够直接将大地震动的机械信号转化为脉冲数字信号输出 ;并以记数的形式采样 ,避免了器件的精度不同对传感器输出的数据质量的影响 ,从而简化了组装工艺。文中阐述了该方法的工作原理、参数计算、测试方法和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78.
无纸化建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傅筱 《南方建筑》2005,(5):81-86
本文通过分析先锋建筑师借鉴汽车制造领域的无纸化技术进行的建造实践,揭示了无纸化建造的操作过程,并探讨了无纸化建造的意义,那就是无纸化不仅改变了传统的设计方法,而且改变了传统的建造方式,这将是人类的建造技术发展史上的一场伟大的变革.文章最后探讨了无纸化建造在中国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9.
核磁共振谱的岩石孔喉结构分析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刘堂宴 ,王绍民 ,傅容珊 ,周明顺 ,李艳华 ,罗曼 .核磁共振谱的岩石孔喉结构分析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 0 0 3,38(3) :32 8~ 333岩心核磁共振 T2 谱和压汞分析数据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岩石的孔喉结构 ,理论分析表明 ,这两组数据具有相关性。应用岩心核磁共振 T2 谱研究岩石孔喉结构 ,关键是确定 T2 与 Pc的转换系数。但以前的方法在 T2与 Pc 的转换过程中 ,需要涉及某些岩石特性参数 ,实用中有一定困难。本文直接利用岩心核磁共振 T2 谱和压汞分析数据之间的相关性 ,客观地确定 T2 与 Pc之间的转换系数 ,避免了确定岩石特性参数的困难。应用本文方法 ,对 6块岩心的多种核磁共振分析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 ,做出了 NMR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简称NMR) T2 毛管力曲线和孔喉半径分布 ,并将这些结果与压汞分析的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 ,岩心 NMR T2谱在实用性和评价精度上均略显优势 ;至少是在饱含油的条件下 ,岩心的 NMR T2 谱可以用于研究孔喉结构分布 ,油气的弛豫特性作为影响背景值存在 ,对于评价结果没有明显的影响 ;在全部 6块岩心中 ,T2 与 Pc 的转换系数位于 2 5 0 0~ 4 0 0 0μs· MPa之间。  相似文献   
80.
Drywood termites are able to assess wood size using vibratory signals, although the exact mechanism behind this assessment ability is not known. Important vibratory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the modal frequencies of a wooden block depend on its geometry and boundary conditions; however, they are also dependent on the materi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block, such as mass, density and internal damping. We report here on choice experiments that tested the ability of the drywood termite Cryptotermes secundus to assess wooden block size using a solid wooden block paired with a composite block, the latter made of either wood and aluminium or wood and rubber. Each composite block was constructed to match mass or low-frequency vibratory modes (i.e. fundamental frequency) of the solid wooden block. The termites always chose the blocks with more wood; they moved to the solid wooden blocks usually within a day and then tunnelled further into the solid wooden block by the end of the experiment. Termites offered composite blocks of wood and rubber matched for mass were the slowest to show a preference for the solid wooden block and this preference was the least definitive of any treatment, which indicated that mass and/or damping may play a role in food assessment. This result clearly shows that the termites were not fooled by composite blocks matched for mass or frequency, which implies that they probably employ more than a single simple measure in their food assessment strategy. This implies a degree of sophistication in their ability to assess their environment hitherto unknown. The potential importance of alternative features in the vibrational signals i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