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703篇
  免费   7944篇
  国内免费   4329篇
电工技术   5826篇
技术理论   6篇
综合类   6328篇
化学工业   13558篇
金属工艺   5109篇
机械仪表   5217篇
建筑科学   7390篇
矿业工程   2255篇
能源动力   2511篇
轻工业   5525篇
水利工程   1613篇
石油天然气   4424篇
武器工业   764篇
无线电   10210篇
一般工业技术   10401篇
冶金工业   3639篇
原子能技术   1002篇
自动化技术   12198篇
  2024年   268篇
  2023年   1375篇
  2022年   2076篇
  2021年   3359篇
  2020年   2454篇
  2019年   2112篇
  2018年   2360篇
  2017年   2584篇
  2016年   2304篇
  2015年   3305篇
  2014年   3969篇
  2013年   4859篇
  2012年   5382篇
  2011年   5738篇
  2010年   5234篇
  2009年   5034篇
  2008年   5051篇
  2007年   4845篇
  2006年   5025篇
  2005年   4197篇
  2004年   3079篇
  2003年   2962篇
  2002年   3296篇
  2001年   2874篇
  2000年   2232篇
  1999年   2333篇
  1998年   1698篇
  1997年   1455篇
  1996年   1420篇
  1995年   1191篇
  1994年   924篇
  1993年   716篇
  1992年   607篇
  1991年   430篇
  1990年   303篇
  1989年   252篇
  1988年   217篇
  1987年   125篇
  1986年   73篇
  1985年   72篇
  1984年   45篇
  1983年   26篇
  1982年   41篇
  1981年   21篇
  1980年   28篇
  1979年   11篇
  1978年   3篇
  1959年   2篇
  1951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1.
苏6井区下石盒子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和技术方法为指导,在苏里格气田苏6井区地表露头、钻井岩心、测井、地震资料综合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基准面旋回结构、叠加样式的沉积动力学分析,将该井区下石盒子组划分为2个长期、5个中期和14个短期旋回层序;并较为详细地讨论了各期旋回层序特征;建立了以长期旋回层序界面和最大洪泛面为等时年代地层框架,以中期旋回层序为等时地层单元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通过分析,认为下石盒子组盒8下段天然气储、盖条件最为有利;有利于储层发育的河道砂体主要出现在长、中期上升半旋回的中、下部,层序界面上相当短期旋回级别的单河道砂体是下石盒子组天然气勘探开发的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92.
通过对水泥浆失水规律的室内试验分析以厦对注水泥顶替过程中水泥浆失水桥堵套管与井眼间隙问题的研究,建立了顶替过程中滤失层不发生水泥浆失水而桥堵环形空间的临界失水量计算模型,提出了调配水泥浆失水性能和确定合理套管井眼间隙的具体方法,对注水泥现场施工和井身结构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3.
油基钻井液的封堵性能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在涠洲12-1北油田一期工程中使用油基钻井液后事故率明显降低,但仍未能彻底解决涠二段硬脆性泥页岩井壁稳定性问题。对进一步加强油基钻井液的封堵能力进行了室内研究。通过在油基钻井液中引入超微细颗粒材料、纤维材料、变形材料和粘弹性材料,可大幅度提高其封堵能力。在涠洲12-1北油田二期工程中应用了加强封堵能力的油基钻井液,结果钻井施工非常顺利,几乎无井下复杂事故。室内评价及二期工程实践结果表明,增强油基钻井液的封堵能力对保持硬脆性泥页岩井壁稳定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4.
据现场深入研究,结合多年生产实践,首次系统地描述了小西南岔矿床北山矿段缓倾斜铋铜金支矿脉的地质产状、规模、铜和金品位、自然铋与自然金的交生关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缓倾铋铜金矿脉对理论、应用研究及矿山确保铜和金入选品位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5.
In this paper, we consider the problem of designing optimal asynchronous wake-up schedules to facilitate distributed power management and neighbor discovery in multihop wireless networks. We first formulate it as a block design problem and derive the fundamental trade-offs between wake-up latency and the average duty cycle of a node. After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is laid, we then devise a neighbor discovery and schedule bookkeeping protocol that can operate on the optimal wake-up schedule derived. To demonstrate the usefulness of asynchronous wake-up, we investigate the efficiency of neighbor discovery and the application of on-demand power management, which overlays a desirable communication schedule over the wake-up schedule mandated by the asynchronous wake-up mechanism. Simulation studies demonstrate that the proposed asynchronous wake-up protocol has short discovery time which scales with the density of the network; it can accommodate various traffic characteristics and loads to achieve an energy savings that can be as high as 70 percent, while the packet delivery ratio is comparable to that without power management.  相似文献   
96.
地震属性解释技术的研究及确定性分析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随着油气勘探开发的不断发展,储层预测、属性分析等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生产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地震属性的概念,分类方法,地震属性之间、地震属性与储层参数之间的相互关系仍较模糊,各种地震属性解释方法虽然种类繁多,但缺乏系统的研究,这使得地震属性在应用中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文章通过系统研究地震属性的概念、储层地震响应的基本特征,提出了地震响应的核心是反映地震波在介质传播过程中的能量变化,所有能引起地震能量发生变化的介质的不均质性均可导致地震属性的变化,由此提出了一种新的地震属性分类方法,并认为大部分地震属性只是基本属性在不同域中的不同表现形式。在分析现有地震解释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对地震属性解释的新认识,强调了地震属性对地层岩性油气藏勘探的重要性,对属性间的关系及地震属性解释技术的确定性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岩性油气藏地震解释的工作流程及对地震资料采集和处理的要求。  相似文献   
97.
柯克亚油气田混合来源天然气的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柯克亚油气田是我国开发比较早的一个油气田,但由于受混源和其他因素的影响,对气源的认识众说纷纭。通过对天然气的地球化学特征的分析,并参照国内外关于甲烷、乙烷、丙烷碳同位素关系方面的资料,提出了如下看法:柯克亚天然气碳同位素相对较重,与塔里木盆地下古生界海相天然气的碳同位素组成区别较大;根据天然气40Ar/36Ar组成,柯克亚油气田的气源不是单一来源;柯克亚油气田绝大多数天然气的甲烷和乙烷碳同位素值关系符合Faber推断的 型有机质方程直线关系,说明有机质属于较好的有机质类型,或者是由原油裂解形成的天然气;除了K2井和K18井天然气成熟度较低以外,绝大多数天然气的成熟度大约在1.8%~2.2%之间,属于高过成熟气,但也混有一些成熟度在0.9%~1.2%的源岩形成的天然气;推测天然气主要来源于石炭系―二叠系源岩,而混有成熟度低的源岩形成的天然气则有可能来自侏罗系源岩。  相似文献   
98.
Amphiphilic magnetic microspheres ranging in diameter from 5 to 100 µm were prepared by dispersion copolymerization of styrene and poly(ethylene oxide) vinylbenzyl (PEO‐VB) macromonomer (MPEO) in the presence of Fe3O4 magnetic fluid. The effects of various polymerization parameters on the average particle size were systematically investigated. The average particle size was found to increase with increasing styrene concentration and initiator concentration. It also increased with decreasing stabilizer concentration and molecular weight of MPEO. The content of the hydroxyl groups localized in the microspheres ranged from 0.01 to 0.2 mmol g?1. © 2003 Society of Chemical Industry  相似文献   
99.
以对氨基苯甲酸为原料,在微波辐射下经乙酰化、硝化、水解及还原反应制得3,4-二氨基苯甲酸(Ⅰ),总收率为67.6%(未用微波辐射时为40.7%),反应时间由6 h缩短为1 h,并探讨了合成条件。在n(p- H2NC6H4COOH):n(Ac2O)=1:2,微波功率800 w的条件下,回流5 min,对乙酰胺基苯甲酸(Ⅱ)的收率为93.8%;n(Ⅱ):n(Ac2O)=1:2,使用过量乙酸酐,在冰水浴中滴完浓硝酸后,在微波功率800 W,回流3 min后,4-乙酰氨基-3-硝基苯甲酸(Ⅲ)的收率为85.3%;在微波功率800 W条件下,Ⅲ与过量的w(KOH)= 50%乙醇溶液,回流5 min,3-硝基-4-氨基苯甲酸(Ⅳ)的收率为93.1%;在Ⅳ的乙醇溶液中,在回流温度下滴加w[(NH4)2S]=9%硫化铵溶液,然后,在微波功率800 W条件下,回流5 min,可得90.8%的目标产物Ⅰ。用IR、1H NMR对化合物Ⅰ~Ⅳ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00.
利用结构优化改性前后的分子筛作为活性组元制备出一系列催化剂,并通过重油微反及ACE-Model R+固定流化床评价其催化裂化性能,并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采用气相超稳制备的分子筛再经稀土离子优化改性后,用其制成的催化剂的催化裂化反应的转化率显著提高,重油裂化能力明显增强,汽油中烯烃的含量大幅度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