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7篇
综合类   23篇
化学工业   16篇
金属工艺   6篇
机械仪表   14篇
轻工业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0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1.
分析了风扇座的工艺性 ,介绍了风扇座注射模结构 ,并指出设计、制造过程中应特别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本文简述了科学研究工作在高校工作 的地位和作用,并联系我院实际情况,对科研工作如何为提高教学质量服务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13.
利用ANSYS有限元结构分析软件的参数化设计语言APDL和用户可编程特性UPFs,将考虑拉-剪耦合效应的镍基单晶合金屈服准则和弹塑性本构模型集成到ANSYS软件中,实现对镍基单晶合金弹塑性有限元应力-应变场的分析.对温度为680℃的[001]、[011]和[111]3种取向的DD3镍基单晶合金试样进行单向拉伸热弹塑性应力-应变数值模拟,并与试验数据进行对比,最后,对单晶涡轮盘片进行循环应力应变分析.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锌锭自动堆码生产线的计算机自动控制系统,笔者认为采用可编程控制器进行控制是一种很好的选择,可以大大提高控制系统本身及生产线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5.
根据塑料件的工艺要求,研究了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法在注射成型模具设计中的应用.论述了计算机辅助设计注塑模的流程和方法,主要包括运用Pro/E软件构造模具成型零件三维模型、运用EMX模块选取标准模架及标准零件、加载侧抽芯机构、设计推出机构以及运用MPI软件进行注射成型分析的过程和方法.重点论述了浇注系统设计的影响因素、浇口布局方案和冷却管道的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6.
基于广义牛顿流体本构方程,采用ARD-RSC纤维取向模型,考虑纤维间相互作用,仿真预测长玻纤增强复合材料注塑构件的纤维取向分布;应用复合材料细观力学Eshelby夹杂理论和Mean Field均匀化方法,建立长玻纤增强复合材料均质化RVE模型;综合运用复合材料细观建模、离散RVE模型场、注塑成型和结构有限元分析技术,提出了长玻纤增强复合材料注塑构件强度分析方法。对推力杆注塑构件进行强度分析,显示仿真危险位置与实际破坏位置较为吻合。在此基础上对推力杆进行结构改进,结果表明杆体中间部分在拉伸载荷下的最大主应力降低了57.18%,在压缩载荷下的最大主应力降低了71.25%。  相似文献   
17.
燃气涡轮转子盘-片系统三维非线性循环应力-应变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燃气涡轮转子盘—片系统的几何形状和结构形式比较复杂,在高温、高转速的恶劣条件下工作,准确的应力分析是进行强度计算和疲劳寿命预测的重要前提。使用ANSYS有限元结构分析软件,建立了燃气涡轮盘—片接触系统三维循环对称有限元模型,考虑了叶片材料的各向异性、涡轮盘与叶片榫头之间的接触非线性、材料的弹塑性变形和温度不均匀引起的热应力等情况,数值模拟涡轮盘—叶片组件的受力状态及边界条件,进行三维非线性循环应力—应变分析。  相似文献   
18.
镍基单晶高温合金蠕变-疲劳寿命评估方法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镍基单晶合金的滑移变形机制和疲劳裂纹萌生机理,分别介绍镍基单晶合金蠕变寿命和低循环疲劳寿命分析评估模型;镍基单晶合金蠕变、疲劳寿命的研究方法可分为应用各向异性张量描述非弹性各向异性变形的宏观力学(唯象)模型和基于晶体学滑移变形理论的微观力学模型;晶体取向、平均应力、环境温度、循环频率、循环应力比是影响单晶合金蠕变-疲劳寿命的主要因素。复杂应力状态下的单晶合金多轴低循环疲劳损伤,单晶合金在疲劳-蠕变交互作用下的疲劳损伤和单晶合金的接触疲劳损伤等问题是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9.
镍基单晶高温合金的屈服准则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将Hill屈服准则用于DD3单晶合金屈服应力的预测,通过与试验结果比较发现,在760℃时的误差较大。根据单晶材料的屈服特点,考虑单晶合金偏轴受载时存在拉、剪应力耦合作用的情况,提出一个考虑拉、剪应力耦合能量分量,在工程上实用的单晶合金屈服准则,给出确定该屈服准则参数的方法,并重新定义适合新屈服准则的等效应力和等效应变。对各向同性材料,新屈服准则退化为von Mises屈服准则,新定义的等效应力和等效应变退化为von Mises等效应力和等效应变。在新屈服准则中出现的参数可以通过单向拉伸试验确定。用该屈服准则对DD3单晶合金的屈服应力进行预测,760℃时能很好地符合试验结果;与Hill屈服准则相比,预测精度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0.
采用Mooney-Rivlin超弹本构模型,研究不同胶料硬度对超弹本构模型参数及胶料弹簧刚度的影响。对锥形橡胶弹簧进行垂向刚度仿真,并将仿真结果与弹簧刚度试验结果对比,发现不同胶料硬度对橡胶弹簧刚度有显著的影响。利用最小二乘法对现有的离散化数据进行拟合,得出超弹本构模型参数与胶料硬度的函数关系。基于正交试验方法,通过锥形橡胶弹簧刚度仿真试验,求得与实际胶料硬度对应的最佳超弹本构模型参数值C10=0.312,C01=0.087;锥形橡胶弹簧仿真刚度值与试验刚度值的相对误差仅为0.3%,具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