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6篇
综合类   14篇
化学工业   12篇
轻工业   34篇
水利工程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周新科  程春祖  肖梦苑  张佳悦  任元林 《精细化工》2020,37(12):2398-2405,2425
β-环糊精(β-CD)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天然高分子材料,具有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可再生和可生物降解等优点。近年来,β-CD以其特殊的结构以及优异的成炭性能,在阻燃领域得以应用。本文简述了β-CD的来源、结构及其相关特性,讨论了β-CD作为膨胀型阻燃剂体系的成炭剂、协效剂以及形成一体化的膨胀型阻燃体系等方面的应用,分析了β-CD作为阻燃剂在阻燃过程中的阻燃机理,并指出β-CD在阻燃领域中存在的一些缺陷,认为今后应该进一步深化对β-CD在阻燃领域中的研究,提高β-CD的阻燃效率、合理的利用β-CD与其他阻燃成分的协同效应,开发新型复合高效的β-CD阻燃剂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2.
结合湛江市雷州青年运河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渠道衬砌施工的实际情况,对组合式围堰的抗倾覆稳定进行了计算,并根据计算结果,充分利用槽钢、夹板、彩条布自身结构性能的特点进行设计,解决了组合式围堰挡水导流问题,加快围堰施工速度,降低围堰总造价,其施工经验可供类似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53.
非织造布产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是纺织行业的新生力量,为我国纺织行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非织造行业是一个融多行业、多学科交叉发展的行业,该行业中各学科人才的专业水平代表了整个非织造行业的发展水平,并影响非织造行业的整体发展方向。非织造布产品是由纤维以及其它材料构成的,而这些材料的特性及制备却与化学息息相关。因此,在非织造材料与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中增设非织造化学课程,不仅是该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需要,也是非织造行业的整体需求。通过化学课程教学,无疑会为非织造行业注入新鲜营养,促进我国非织造行业的高速发展。  相似文献   
54.
木塑复合材料界面相容性及加工工艺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由本质纤维材料与塑料复合而成的新型材料-木塑复合材料(WPC),对其木纤维与塑料相容性及加工工艺的研究状况进行了综述,重点介绍了基体改性、增强体改性、偶联剂的使用等界面结合方法和传统工艺改善以及加筋增强、微孔发泡等新兴工艺对WPC机械性能的影响,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注重理论与实际的联系、提高自主创新性等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55.
介绍了水刺法非织造布的水针板清洗技术,说明了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处理技术.  相似文献   
56.
任元林  任芳 《非织造布》2005,13(3):32-34
通过实验测试,针对不同定量的喷胶棉产品的刚柔性、压缩性、透气性、透湿性、耐洗涤性以及保温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定量的喷胶棉产品具有不同的品质特性,喷胶棉的综合性能很好,是一种作为服装、被褥及睡袋等产品的填充型保温絮片的极佳材料,并且有着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7.
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纤维的改性及其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UHMWPE)纤维以其优异的性能而成为一种重要的高科技纤维品种,但由于本身的结构特点,使得其存在一定的性能缺陷而限制了应用范围。通过等离子体处理法、氧化法等各种物理和化学的方法对UHMWPE纤维表面进行改性处理,可不同程度改善其耐热、界面、抗蠕变等弱性。详细介绍了该纤维的改性方法及其在绳索类、防护用品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58.
为推进聚丙烯腈无卤阻燃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同时为聚丙烯腈无卤阻燃技术的科学研究与产业化应用提供参考,阐述了聚丙烯腈纤维及其织物的主要阻燃技术,常用无卤阻燃剂的类别及不同无卤阻燃剂的主要抑烟机制。综述了国内外聚丙烯腈无卤阻燃及抑烟技术的发展概况和最新研究进展。针对不同无卤阻燃剂的缺点提出了对应的解决方案和发展要求。分析了国内外聚丙烯腈无卤阻燃技术的发展差异,并提出了相应建议。展望了未来聚丙烯腈阻燃技术的发展,指出高效、抑烟、环保的阻燃整理技术将会成为未来阻燃聚丙烯腈研究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9.
氨基甲酸酯法纺制阻燃纤维素纤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环境友好的氨基甲酸酯法共混磷氮系阻燃剂1,2-二(2-氧代-5,5-二甲基-1,3,2-二氧磷杂环己-2-亚氨基)乙烷(DDPN)和N,N′-二(5,5-二甲基-2-磷杂-2-硫代-1,3-二烷-2-基)乙二胺(DDPSN)纺制阻燃纤维素纤维,对纤维的力学性能和阻燃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共混纤维的干态强度略低于粘胶纤维,而湿态强度、湿模量略高于粘胶纤维,该类阻燃剂在纤维素中的质量分数大于18%时,共混阻燃纤维的极限氧指数(LOI)大于25%,纤维达到了阻燃要求。  相似文献   
60.
本文以二苯甲酮(BP)为光引发剂、丙烯酰胺(AM)为接枝单体,应用光接枝技术将AM接枝到涤棉织物上以改善其阻燃性能。分别对接枝前后涤棉织物进行了红外光谱、力学性能、燃烧性能、极限氧指数、热性能和残炭形貌的测试及分析。结果表明,AM可以通过光接枝技术接枝到涤棉织物表面,接枝后力学性能下降,氧指数、热性能提高。综合观察,接枝AM的涤棉织物的阻燃性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