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电工技术   6篇
综合类   2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7篇
建筑科学   3篇
矿业工程   4篇
轻工业   4篇
无线电   5篇
一般工业技术   3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纯铜表面热喷涂扩散制备铝化物层工艺与组织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纯铜表面电弧喷涂纯铝涂层,然后于800℃~900℃加热扩散2h~5h,获得厚度不同的铜铝化合物渗层;并对该工艺与其组织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除加热温度与加热时间外,喷涂铝涂层的厚度也直接影响形成铝扩散层的深度和组织结构,喷涂的铝涂层越厚得到的铝扩散层越厚;铝扩散涂层具有两层结构,外层继承了原喷涂层的一些特征,存在一些氧化铝和孔洞,并且溶入了很大比例的铜原子,扩散层的内层是铝原子扩散入铜基体生长的结果;内、外扩散层的主体均由金属间化合物Cu9Al4和含铝的α-Cu固溶体相构成,但在各区中两相的比例不同.  相似文献   
32.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的胀板病害是轨道服役性能劣化的最主要表现之一。利用轨检数据,分析了高低不平顺的时域波形与频率分布特征,得到了胀板病害的6.45 m高低不平顺波长特征。基于小波理论,采用离散小波的Mallat算法提取6.45 m所在高低不平顺波长区间的样本特征数据。给出了胀板指数计算方法,建立了高速铁路无砟轨道胀板病害的检测方法。通过算例对文中所提算法的适用性和准确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由结构性胀板引起的高低不平顺具有明显的温度效应;利用该病害检测算法计算结果与现场病害资料对比,准确率达到80%以上,可有效地实现无砟轨道胀板病害的定位与检测,为我国高速铁路无砟轨道养护维修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3.
为了改善微带天线的带宽性能,提出了一种采用十字形缝隙作为馈电方式,利用三个Wilkinson功分器组成馈电网络的宽带圆极化微带天线的设计方法。讨论了构建这种微带天线的基本技术,借助HFSS仿真软件进行设计和验证。依据设计结果委托专业研究所制作了实物天线,测试结果表明,该天线的阻抗带宽和3 dB轴比带宽分别达到40.38%和20.7%,中心频率为2.6 GHz,测量结果与仿真结果吻合良好,为低后瓣和宽带圆极化微带天线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工程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34.
微网中多种分布式电源需要借助电力电子接口与大电网互联,其自身稳定性以及对大电网的安全稳定性问题都尤为重要,传统的控制方法存在诸多弊端,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精确线性化的非线性控制方法,通过一种特定的非线性变换,将非线性控制问题的求解转化成线性最优控制的求解,通过反变换得到最终非线性系统控制规律的解析解,并验证该控制策略的鲁...  相似文献   
35.
本文介绍的一种一机多用测量声速的试验装置。该装置可用驻波干涉法和应用相比较法测定超声波在空气及流体中的传播速度,相对误差均小于1%。  相似文献   
36.
传统的有限元软件在分析混凝土结构时,由于混凝土材料本身的高度非线性,结构屈服后内力再分配呈现出严重的非线性,导致有限元采用的位移形函数失真,往往难以得到满意的分析结果。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提出基于力的形函数的单元形式,并逐渐被研究人员所接受。由于它可以严格精确地描述结构各部分之间特别是节点和截面之间的内力关系,因而比之传统的单元形式具有明显的精度优势。但缺点是计算复杂,位移要逐步协调。总结了现有的基于力的形函数的梁柱单元理论,对单元和截面之间的流程控制、迭代方法等逐一展开讨论,然后运用上述理论着手编制了有限元程序。同时选取了一榀进行低周反复试验的混凝土平面框架进行分析,程序计算结果较好地验证了基于力的形函数的单元理论,最后对程序计算中出现的有关问题给出了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37.
针对综合能源背景下的能源互联网通信系统进行了设计。分析了综合能源互联网通信体系,从能源管理、网络运行、实时连接以及即插即用等特点进行了说明。对能源互联网通信关键技术进行了论述,分析了能源路由器、信息感知和处理技术、网络技术和网络拥塞等内容在能源互联网通信系统中的具体内涵。设计了面向综合能源的能源互联网通信体系,着重描述了物理层、网络层、服务层和云端层的功能构架。针对所提出的请求响应通信模式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了该通信机制能够满足综合能源互联网传输的业务需求。  相似文献   
38.
文章结合2020—2021年合肥国家基本站的GNSS/MET和微波辐射计2个设备探测资料,演算了大气可降水情况的具体信息,分析2者的变化特征和差异。结果表明:GNSS/MET与微波辐射计反演的值变化趋势一致,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可以较好地反映合肥地区上空的水汽变化,但也存在明显偏差,其中均方根误差最大值在夏季,最小值在冬季,而相对方差则相反。对比来看,微波辐射计资料在夏季和秋季更具有代表性。  相似文献   
39.
通过对北京、重庆、贵阳、嘉兴、南宁、遂宁等六座国家级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的道路生物滞留带实例现状进行调研分析,总结了现有生物滞留带在土建设计、景观设计及运行维护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具体包括生物滞留带下沉过深、进水口缺少消能以及沉砂设施、进水口缺少导流措施、路缘石倾倒、景观效果欠佳、标高有误、垃圾混入、植物维护及泥沙处理不及时、溢流口被枯枝枯叶遮挡等,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生物滞留带下沉深度、进水豁口和沉砂设施、路缘石和溢流口以及景观的优化设计方法和建议,并提供了详细的图示,以提升道路生物滞留带建设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