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0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6篇
综合类   9篇
化学工业   67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1篇
矿业工程   8篇
能源动力   6篇
轻工业   9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武器工业   55篇
无线电   8篇
一般工业技术   31篇
冶金工业   15篇
原子能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自行火炮行进间射击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冯长根  温波  李才葆 《兵工学报》2002,23(4):457-461
本文根据自行火炮系统的结构及运动特点 ,用多体动力学理论的Kane Huston方法建立了自行火炮的全炮多体系统动力学模型 ,分析了射击时的作用力 ,考虑了行进时地面对车轮及系统的约束作用以及履带对车体振动的影响 ;对该模型在射击力及地面激励作用下的响应进行了计算 ,计算与试验结果较为吻合  相似文献   
82.
以ΔD为判据评价炸药相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加速量热仪进行热分解试验,从理论和实验的角度验证了以ΔD为判据评价RDX及相关物相容性的可行性,给出了应用此判据时的实验条件及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83.
东桐峪金矿空场处理机理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冯长根  李俊平  于文远  薛烨  李宝东 《黄金》2002,23(10):11-15
东桐峪金矿在1600多m的高山下采矿,在1165-866m水平间已形成了43万m^2的未处理采空场,已严重威胁着安全生产和当地的生态环境。文中分析了大面积地压活动发生的原因,回顾了空场处理方法,提出了控制爆破局部切槽放顶技术,应用二维有限元软件分析了空场处理新方法的机理。研究表明:866m、966m水平是实施切顶的合理位置;实施切顶隔离既能引起顶板应力向有利于安全生产的方向重分布,又可避免大面积空场突然冒项的冲击地压灾害。该空场处理新技术经济、简便,适合于坚硬顶板下的缓倾斜及水平采空场的处理。  相似文献   
84.
新型电爆炸箔系统电压对爆发电流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通过实验研究了自行研制的小体积脉冲功率装置和新型冲击片雷管组成的电爆炸箔起爆系统的起爆电压和爆发电流的关系,表明引起爆系统具有较高水平的脉冲功率密度。利用实验数据计算表明该起爆系统的电感小于49nH。  相似文献   
85.
通过建立多爆炸成型弹丸智能雷对机动目标毁伤概率计算的蒙特卡洛模型.运用计算机进行数值仿真,研究了雷体质量对多爆炸成型弹丸智能雷平行毁伤模型毁伤概率的影响.得到了智能雷武器系统在各种因素影响下对机动目标的毁伤概率,并提出了提高多爆炸成型弹丸智能雷毁伤概率能力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86.
陈朗  冯长根 《兵工学报》2003,24(1):121-124
为了准确观察炸药驱动金属运动的细节。用激光速度干涉仪(VISAR)测量了金属平板表面速度变化历程,介绍了激光速度干涉仪测量参数确定和原始干涉波形信号的处理方法。讨论了波形信号丢失情况,如何判断丢失的条纹数及对测量速度进行修正的方法。对于单灵敏度激光速度干涉仪,通过对测量速度的理论估算。能够帮助判断丢失条纹数。从而得到正确的测量结果。  相似文献   
87.
聚丙烯腈基离子交换纤维制备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因聚丙烯腈具有易改性的功能基团及优良的力学性能,故对聚丙烯腈纤维进行化学改性制备离子交换纤维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对以聚丙烯腈为基体通过化学改性来合成螯合、弱酸、弱碱、两性离子交换纤维的制备方法进行了综述,分析了制备方法的优缺点,并展望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8.
孙耀冉  冯长根  李明愉  曾庆轩 《功能材料》2013,(20):2976-2980,2984
以聚丙烯接枝苯乙烯纤维(PP-g-ST)为原料,经过酰基化、胺基化和甲基膦酸化反应制备了四乙烯五胺基膦酸螯合纤维(TEPAPCF),采用L16(45)正交实验法对甲基膦酸化反应的条件进行了优化,TEPAPCF对Cu2+的吸附容量达到2.20mmol/g。并通过SEM、光电子能谱、IR、TG、XRD和机械强度测试进行了表征和性能测试。吸附性能测试结果显示,TEPAPCF对Fe3+和In3+具有很好的吸附选择性,对Fe2+和Fe3+的吸附能力大于类似结构的树脂。  相似文献   
89.
离子交换纤维对Cr(Ⅵ)的交换性能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研究了苯乙烯系聚丙烯基阴离子交换纤维对Cr(Ⅵ)的交换性能,考察了酸度、温度和流速等因素对交换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pH值为3时交换性能最好。离子交换纤维对Cr(Ⅵ)的交换以液膜扩散为主,交换速度很快,8min即可达到交换饱和,交换反应速率常数为0.015s^-1,离子交换过程服从Freundlish等温式。测定了纤维静态饱和交换量为257.6mg/g。温度和流速影响动态交换性能,使得穿透曲线和穿透时间发生改变。与离子交换树脂相比具有交换速度快、交换量大的优点,是一种交换性能优良的分离材料。  相似文献   
90.
纳米氧化铋是一种重要的功能材料,其可控制备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以TritonX-100/正庚烷/正戊醇/水为微乳液体系,采用反相微乳法合成了一维四棱柱状Bi_2O_3纳米棒。采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表征了煅烧温度和煅烧时间对Bi_2O_3样品晶型和微观形貌的影响。表征结果表明,随煅烧温度增加,产物由四方相β-Bi_2O_3向单斜相α-Bi_2O_3转变,样品为一维四棱柱状纳米棒,其直径为50~100 nm,长为300~600 nm。对前驱体的形成机制进行分析发现,定向附着、自组织和奥斯瓦尔德熟化在微乳体系合成纳米材料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紫外-可见光谱(UV-Vis)分析表明,亚稳相β-Bi_2O_3(550 nm)相比稳定相α-Bi_2O_3(460 nm)具有更宽的可见光响应范围和更窄的禁带宽度(分别为2.30和2.74 eV),属于电子从价带跃迁到导带引起的吸收,为Bi_2O_3的直接带隙吸收。荧光光谱(PL)表明β-Bi_2O_3在400~600nm具有宽的发射谱带,466 nm处的强蓝带发射归属于Bi~(3+)的~3P_1→~1S_0跃迁和O~(2-)→Bi~(3+)荷移跃迁,562 nm处绿峰归属于晶体表面氧空位和生长过程中形成的缺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