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1篇
化学工业   17篇
金属工艺   1篇
建筑科学   2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8篇
水利工程   3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4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Polyflow对机头流道进行三维模拟,探讨了通过内模填充流道的方法使用同一个机头生产不同幅宽的片材,研究了不同内模夹角对流道内流体停留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流道内物料主要停留在歧管端部;最长停留时间主要受最小死区夹角影响,并与其增减趋势一致;内模夹角为40°时,流道内流体最长停留时间最短,物料停留体积最少。  相似文献   
32.
BaO-Al2O3-SiO2系微晶玻璃析晶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烧结法制备化学计量比和高Ba含量的两组BaO-Al2O3-SiO2(BAS)系微晶玻璃, 采用等转化率法计算玻璃粉的活化能随析晶过程的变化, 利用线性回归的方法确定最概然析晶机理函数, 进而对比研究添加ZrO2和提高Ba含量对BAS系微晶玻璃析晶过程的影响. 结果表明, 4种成分的BAS系玻璃的最概然析晶机理函数均为SB(m, n)函数, 析晶过程中存在自催化的相变机制. 在化学计量比的BAS系玻璃中添加ZrO2或者提高Ba含量, 对六方钡长石的析出表现为促进作用, 并且随着温度的降低或者析晶过程的进行, 促进效果更加明显. 在高Ba含量的BAS系玻璃中添加ZrO2对六方钡长石的析出表现为抑制作用, 并且随着温度的升高抑制效果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33.
周文渊 《中国氯碱》2000,(8):27-28,42
针对中小型聚氯乙烯(PVC)生产企业的悬浮法、疏松型PVC产品质量较差且不稳定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消除这些因素和提高产品质量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34.
粗粒料具有分布广、工程造价低等诸多优点,在地基处理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目前,粗粒料室内试验研究比较多,现场工程特性研究较少。通过现场测试和室内试验,研究粗粒料地基工程特性。结果表明:粗粒料填筑地基具有地基承载力高、变形小等特点;粗粒料地基容易出现不良级配现象,颗粒粒径越大,离散程度越高;浸水后湿陷变形,附加沉降量占地基变形总沉降量的比重较大。  相似文献   
35.
金黄色葡萄球菌能够引起食源性疾病,易产生多重耐药性,因此噬菌体在金黄色葡萄球菌防控方面的应用受到了广泛关注。该研究分离了4株噬菌体SAPYZU-04、SAPYZU-15、SAPYZU-SapM13和SAPYZU-SapM14。并对其形态学特征,生物学特性以及全基因组序列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烈性噬菌体SAPYZU-04和SAPYZU-15属于Herelleviridae科,温和噬菌体SAPYZU-SapM13和SAPYZU-SapM14属于Azeredovirinae亚科。而且,烈性噬菌体SAPYZU-04和SAPYZU-15裂解率高达100%(51/51),然而温和噬菌体SAPYZU-SapM13和SAPYZU-SapM14的裂解率分别为94%(48/51)和86%(44/51)。当温度为40~60 ℃,pH值为3~12时,4株噬菌体的活性较高。一步生长曲线显示,烈性噬菌体SAPYZU-04和SAPYZU-15的潜伏期均为10 min,裂解量分别为每个细胞210和322 PFU;而温和噬菌体SAPYZU-SapM13和SAPYZU-SapM14的潜伏期分别为15和30 min,裂解量分别为每个细胞52和49 PFU。全基因组序列分析结果表明4株噬菌体均不含任何毒力、耐药基因,但烈性噬菌体SAPYZU-04和SAPYZU-15具有多个裂解酶基因和DNA代谢相关基因。该研究证实2株烈性噬菌体SAPYZU-04和SAPYZU-15的裂解谱更广、潜伏期更短、爆发量更大,更适合作为潜在的生物抑菌剂,应用于食品安全领域。  相似文献   
36.
对土埋32年以上的LDPE,PS,PVC及UF的生物降解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文渊 《国外塑料》1994,12(3):43-43
对土埋32年以上的LDPE、PS、PVC及UF的生物降解性研究周文渊摘译1研究要点研究了PS、UF、PVC、LDPE这4种聚合物埋入在微生物活性较高的土壤32~37年微生物对各种聚合物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PS、UF都没有发生变化,PVC和PS一样,...  相似文献   
37.
利用高分子材料“取向—解取向”原理,实现了聚乙烯(PE)片材挤出拉伸一次成型,并探讨了通过三辊压光机对聚乙烯片材进行拉伸定型的方法,研究了辊筒温度、拉伸率、拉伸距离和拉伸速度对PE片材收缩率和截面厚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拉伸率、拉伸距离对PE片材收缩率影响较大,提高拉伸率,降低拉伸距离均可提高片材收缩率,辊筒温度和拉伸速度对收缩率影响较小,提高辊筒温度、拉伸速度,能小幅增加收缩率;在辊筒温度60 ℃、拉伸率45 %、辊筒距离1.5 mm、拉伸速度2.4 m/min情况下,PE片材收缩率可达78 %(10 min,120 ℃)。  相似文献   
38.
腐败牛奶中三种细菌生物被膜特性探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生物被膜的形成给牛奶保藏和保鲜带来极大的隐患,探讨牛奶腐败过程中生物被膜形成特性以及寻求有效的抑制生物被膜的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本实验通过微孔板法模拟牛奶腐败过程,研究食源性金黄色葡萄球菌、肠炎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在牛奶中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生物被膜中活菌数目与种间群体感应信号分AI-2活力三者之间的关系。随后利用AI-2抑制剂呋喃酮,检测三种细菌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及AI-2活力变化。最后证明,三种细菌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生物被膜中活菌数目以及AI-2活力顺序均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添加呋喃酮之后,三种细菌的生物被膜形成能力以及AI-2活力均下降,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物被膜形成能力下降为原来的25%。因此表明,此三种细菌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的大小可能是是通过调节生物被膜中AI-2的活力实现的。  相似文献   
39.
低温共烧基板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LTCC是现代微电子封装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性能优良而广泛应用于高速、高频系统.LTCC基板材料的性能决定封装的质量,材料的研究在LTCC的进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LTCC基板材料可分为两大类:玻璃/陶瓷和微晶玻璃.概述了各类基板材料的组成、性能和应用方面的情况,并介绍了各类材料研究的进展,指出了基板材料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0.
周文渊 《城乡建设》2023,(10):76-78
<正>浙江省丽水市松阳县地处浙西南腹地、浙江大花园最美核心区,有1 800多年的建县历史,是丽水最早的县,也是中国名城名镇名村体系保留最完整、乡土文化传承最好的地区之一。县域内保有100多个格局完整的传统村落,其中有中国传统村落78个,高山阶梯式、平谷式、台地式、傍水式、客家聚落式在松阳山水间交相辉映,被誉为“古典中国的县域样本”“最后的江南秘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