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8篇
化学工业   3篇
轻工业   2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对13个世界上典型的啤酒酿造用大麦品种的籽粒的背、腹两面进行扫描,获取其图像。利用分形学方法,计算图像的分维数,然后比较其分形特征。同时对照13品种的大麦的千粒重,将千粒重和籽粒图像的像素进行关联,以建立不同品种大麦的饱满程度的相对衡量的方法,为大麦品种分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2.
松口蘑子实体和菌丝体提取多糖的成分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以干松口蘑子实体和菌丝体为原料,针对松口蘑多糖提取工艺中提取时间、温度、料液比3个主要因素与松口蘑多糖提取量的关系进行正交分析试验。得到的最佳结果为提取时间1h,温度80℃,料液比1∶40,多糖的提取率可达6.9%。通过薄层层析试验确定了子实体多糖和菌丝体多糖成分的区别和联系,用乌氏黏度计测定了多糖的特性黏度。认为松口蘑子实体提取多糖和菌丝体胞外多糖化学特性相近的多糖。  相似文献   
43.
γ-亚麻酸是亚油酸转化为前列腺素 (PG)的重要中间体 ,本文对各种产 γ-亚麻酸油脂的丝状真菌的产 γ-亚麻酸的培养特性进行了研究 ,以试图采用微生物发酵法来生产γ-亚麻酸。研究表明 ,拉曼被孢霉 (Mortierella ramanniana)生产效率很低 ,应用价值不大 ;雅致小克银汉霉 (Cunninghamel-la elegans)作为γ-亚麻酸发酵的菌种较深黄被孢霉 (Mort-tierella isabellina)和鲁氏毛霉 (Mucor rouxii)优越。为提高菌体得率和总脂的产率 ,雅致小克银汉霉在培养时宜采用孢子菌悬液方式接种。  相似文献   
44.
雅致小克银汉霉发发酵生产γ—亚麻酸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用雅致小克银汉霉菌生产γ-亚麻酸的种子和发酵培养条件。研究结果表明,最佳种子培养条件为:培养基自然pH下,1.0%孢子菌悬液接种,添加0.2%Tween-80,用8层纱布封口,30℃下180r/min的摇麻上培养48h。最佳发酵培养条件为:接种量10%,添加0.1%Tween-80,pH4.8-5.4,碳氮比为33:1,25℃下180r/min的摇床上培养168h。  相似文献   
45.
对13个世界上典型的啤酒酿造用大麦品种的籽粒的背、腹两面进行扫描,获取其图像。利用分形学方法,计算图像的分维数,然后比较其分形特征。同时对照13品种的大麦的千粒重,将千粒重和籽粒图像的像素进行关联,以建立不同品种大麦的饱满程度的相对衡量的方法,为大麦品种分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6.
回旋沉淀槽是一个典型的固液分离设备,是啤酒酿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设备之一。研究考查了0~25°进冲角对回旋沉淀槽分离效果的影响,采用CFD技术对回旋过程进行模拟研究,寻找出了回旋沉降过程中的规律性。结果表明:在其他进料条件相同的情况下,随着进料管的进冲角的增大,回旋沉降效果先升高后降低,研究结果可为回旋沉淀槽的设计及优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7.
以澳大利亚大麦Gairdner和国产大麦垦啤7号为材料,在16℃、湿度为90%的条件下发芽,研究了制麦过程中麦芽β-葡聚糖含量和还原糖含量的动态变化。对定量测定麦芽的β-葡聚糖,采用了羧甲基纤维素钠代替标准大麦β-葡聚糖的方法,发现二者在550 nm处吸光值呈显著的线性相关,因此该方法方便可行且成本低廉。结果表明:在发芽的前期,麦芽的β-葡聚糖含量快速减少,同时还原糖含量也快速增加;发芽后期,麦芽β-葡聚糖含量下降趋于平缓,而还原糖的增加速度也趋于稳定。同时,在发芽过程中麦芽β-葡聚糖含量和还原糖含量还呈显著的负性相关性。  相似文献   
48.
以葡萄酒1#酵母、葡萄酒6#生产酵母和啤酒酵母为研究对象,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光度法和比重瓶法分别测还原糖和酒精,对酒精以外的糖消耗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酒类生产酵母在酒精发酵进入减速阶段初时达到峰值,对于控制压榨酒的风味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9.
采用对羟基联苯比色法定量测定葡萄汁酒精发酵过程中的乳酸,此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为1.213%;回收率范围为98.10%~103.05%,平均回收率为100.46%;其他有机酸对乳酸测定影响甚小,表明此方法适合测定葡萄汁酒精发酵过程中乳酸的质量浓度。结果显示,采用此方法测定不同品种葡萄汁发酵液中乳酸的浓度,在葡萄汁酒精发酵过程中乳酸的质量浓度呈增长的趋势,最大值均大于1g/L,表明乳酸的生成大部分是在酒精发酵过程中进行的。  相似文献   
50.
应用正交试验设计法研究了醋酸杆菌AS1.41产乙酸的发酵条件并对其进行了优化,同时应用极差分析法确定了醋酸杆菌AS1.41产乙酸的最优发酵条件。结果表明,菌的种龄为24 h,接菌量为20%,底物米曲汁的体积分数为10%,底物的酒精体积分数为5%,在此条件下乙酸最终浓度达到35.26 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