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1篇
化学工业   1篇
轻工业   28篇
水利工程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1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22.
棉织物氧漂后残余双氧水对活性染料染色影响较大。该文对去双氧水酵素QS54与双氧水作用机理及其影响因素作了较为全面分析。使QS54能在最佳条件下充分去除残余双氧水以保证染色质量。  相似文献   
23.
棉织物氧漂后残余双氧水对活性染料染色影响较大。该文对去双氧水酵素 QS5 4与双氧水作用机理及其影响因素作了较为全面分析。使 QS5 4能在最佳条件下充分去除残余双氧水以保证染色质量  相似文献   
24.
介绍了印染生产对水质的要求,污水深度处理中水回用技术以及中水连续回用中的反渗透除盐技术.以福建凤竹公司污水处理系统为例,检测了经污水技术处理后的各项水质数据.结果表明,采用水解-接触氧化-气浮处理工艺,处理水质大大优于国家规定的一级排放标准,但与中水回用所要求的色度、硬度、电导率等指标还有距离;在原有设施的基础上改进,增加无阀滤池工序,对漂染中水进行深度处理,除了电导率仍与处理前相差不大外,其余指标均符合中水回用漂染生产要求;再加上反渗透除盐处理后,电导率低到38μs/cm2,其他指标更相当于或优于自来水水质,可以实现大规模回用.  相似文献   
25.
汪岚  金福江  常向真 《纺织学报》2006,27(12):55-58
为了实现对染料残液的再利用,首先通过正交试验法确定影响电导率的最主要因素为元明粉的质量浓度,其次对试验数据进行最小二乘的曲线拟合,建立元明粉质量浓度与电导率的曲线模型,并采用Fibonacci优化法对已得到的曲线模型进行优化,最终实现对废液中元明粉残存量较精确的估算。  相似文献   
26.
本文介绍了稀土在锦纶纤维染色上的应用试验及大样生产情况。通过在弱酸性染色浴中加入一定量的稀土,可以增加弱酸性染料对锦纶纤维的上染,达到节约染料,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27.
采用Coolmax誖涤纶异形纤维和棉制成的双面网眼针织面料,利用异形纤维的表面沟槽吸收水分,再通过棉纤维转移扩散水分,使贴身面保持干燥,达到干爽舒适的服用效果。介绍了织物的吸湿排汗性能以及生产中各道工序的工艺控制要点。  相似文献   
28.
活性染料染色大多采用纯碱固色工艺,纯碱的用量大,操作不便,且易色花.采用固色碱SH固色工艺可解决上述问题.对两种染色工艺,从匀染性、扩散性小试验,到大生产实践中的碱用量、加碱方法、染后试样pH值、染色工艺分析、产品色牢度、大小样重现性、低浴比染机适用性、染色废水的处理难易度,以及染色成本等多方面进行对比,得知固色碱SH用量少,仅为纯碱的1/6~1/10,匀染性好,不易色花,可一次加入,操作方便,是一种良好的活性染料固色碱.  相似文献   
29.
介绍了针织染整过程中低成本的中水回用技术,以纯棉双面布的活性染料染色和涤纶双面布的分散染料染色为例,测试并比较了不同水质染色后织物的色差值、鲜艳度、染色均匀度等方面的差别。通过中色小样试验,分析了自来水染色与中水染色的上染速率,并对比了自来水与混合水吨布用水的成本。结果表明,采用中水与自来水混合作为染色用水,也可作为废水回用的一种途径;采用混合水染出的颜色普遍偏暗,影响鲜艳度,适用于染中深色;水质电导率的高低对活性染料染纯棉产品上染速率有一定影响,而对分散染料染涤纶产品的上染速率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30.
介绍了中性酶8000L抛光染色一浴工艺的大生产实践,并与常规抛光染色工艺进行对比.采用中性抛光酶8000L,可使抛光工艺和染色工艺在一浴中进行,节省一道抛光工序.生产实践表明,应用抛光染色一浴工艺可达到常规二浴抛光的效果,且大幅降低了水、电、蒸汽等能源消耗,缩短了工艺时间,达到高效节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