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4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6篇
化学工业   11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7篇
建筑科学   9篇
矿业工程   3篇
能源动力   3篇
轻工业   4篇
水利工程   3篇
石油天然气   4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6篇
冶金工业   5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张壮  马悦  杨立辉  闫占良 《节能》2014,(5):33-38
分析了联合循环机组中燃气轮机露天布置和室内布置方案的特点,讨论了燃机露天布置的可行性。以某F级联合循环机组工程为例,针对燃机室内和露天布置从主机技术差异、机组检修维护、主厂房造价等方面进行了技术及经济对比。  相似文献   
42.
张壮 《古建园林技术》2004,(3):33-33,62
恭王府花园,又名萃锦园,坐落在风景秀丽石刹海南岸。花园南北长160米;东西长170余米;占地约28000平方米。其建筑布局为:东、中、西三路,园内四面环山、亭廊、楼榭、石桥、植被、湖面有机结合在一起,使得景象千变万化,异彩纷呈。其布局考究,建筑精良,景致幽雅,集中国传统造园艺术及造园手法于一体,汇西洋建筑和中国古典园林建筑为一园。 古典园林造园遵循手法认为:山是园中之骨架,水是园中之灵魂。恭王府花园水系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即  相似文献   
43.
为了改善相变材料导热系数低的缺陷,提出了一种由套筒-肋片复合结构组成的多层套筒蓄热单元结构。基于焓法模型对多层套筒蓄热单元结构的相变蓄热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结果和实验数据吻合良好。将多层套筒蓄热单元结构与光管蓄热单元结构以及单层套筒蓄热单元结构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相比光管结构,多层套筒蓄热单元结构内相变材料的完全熔化时间极大降低;相比单层套筒结构,多层套筒蓄热单元结构内相变材料的总蓄热量增加了1.5倍,相变材料的完全熔化时间增加了1.4倍。通过分析多层套筒蓄热单元结构的蓄热过程,发现套筒-肋片复合结构存在较大热阻,会影响相变材料的对流传热过程。将多层套筒蓄热单元结构进行开孔得到了多孔套筒蓄热单元结构,多层套筒和多孔套筒蓄热单元结构的蓄热效果对比结果表明,相比多层套筒蓄热单元结构,多孔套筒蓄热单元结构的蓄热面积降低了8%,相变材料的完全熔化时间增加了2.4%。  相似文献   
44.
传统古建施工工具──矩尺张壮近年来,在我公司承揽修缮的古建筑中发现有槛墙与柱顶石搭接处不严实问题。带着这一质量问题,我曾多次请教老艺人,并诚恳地向他们讨教传统规矩活作法,了解到了“矩尺画线”法。矩尺:长约15~20厘米左右,外形似学生画规,两脚各宽约...  相似文献   
45.
为了用尽量少的网格点和面片数表示对齐后的三维人脸,基于分片的网格重采样思想,通过分析每片的曲率高低自动确定各片的网格稠密度,得到非均匀的网格结构,实现了不同三维人脸数据间点到点的一一对齐.实验结果表明:与以往的对齐算法相比,此方法不仅可以大大减少表示人脸的网格点数目,还可以较好地保持人脸的形状和外观特征;使用非均匀重采样做对齐后的三维人脸库建立的人脸模型进行人脸重建,比使用均匀重采样得到的人脸模型在重建速度上有了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46.
基于三维形变模型的多姿态人脸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多姿态人脸识别问题,提出了一种三维形变模型和部件技术相结合的人脸识别方法.该方法提取人脸三维部件作为识别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人脸姿态变化对识别的影响.在识别过程中结合人脸的局部特征和全局特征,根据单个部件的识别率确定其在整体分类中的权值,基于整脸信息进行识别,进一步改善了识别效果.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在训练库中只有1张正面照片时,对多姿态人脸识别具有很好的识别效果.  相似文献   
47.
当隧道穿越不同地层位置时,岩土体的性质对隧道结构稳定性的影响不能忽略。以某既有隧道为研究背景,通过激振力函数得到重载列车激振荷载,运用有限差分软件建立三维模型进行数值模拟,选取Ⅲ级围岩、Ⅳ级围岩、Ⅴ级围岩这三种典型工况,研究重载列车隧道的动力响应。发现随着围岩条件的恶化,隧道底部加速度、拱顶竖直位移以及仰拱衬砌处的最大、最小主应力峰值均随之增大。在同一工况下,加速度响应的总体趋势不尽相同,均为隧道底部加速度拱脚加速度拱腰加速度拱顶加速度;竖直位移响应总体趋势为下部大于上部,即隧底竖直位移拱脚竖直位移拱腰竖直位移拱顶竖直位移;仰拱衬砌处的最大、最小主应力响应规律基本一致。总之,重载列车穿越不同地层位置时,最不利位置主要发生在隧底和拱顶处,因而越是恶劣的围岩条件,越是应该将不利位置作为维修加固的重点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48.
目的 复杂环境下,运动目标在跟踪过程中受尺度变换以及遮挡因素的影响,跟踪准确率较低。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遮挡判别下的多尺度相关滤波跟踪方法。方法 首先选取第1帧图像的前景区域,训练目标的位置、尺度滤波器和GMS(grid-based motion statistics)检测器。然后,通过位置滤波器估计目标位置,尺度滤波器计算目标尺度,得到初选目标区域。最后,利用相关滤波响应情况对初选目标区域进行评估,通过相关滤波响应值的峰值和峰值波动情况判断是否满足遮挡和更新条件。若遮挡,启动检测器检测目标位置,检测到目标位置后,更新目标模型;若更新,则更新位置、尺度滤波器和GMS检测器,完成跟踪。结果 本文使用多尺度相关滤波方法作为算法的基本框架,对尺度变化目标跟踪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同时,利用目标模型更新机制和GMS检测器检索目标,有效地解决了遮挡情况下的目标丢失问题。在公开数据集上的测试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平均中心误差为5.58,平均跟踪准确率为94.2%,跟踪速度平均可达27.5 帧/s,与当前先进的跟踪算法相比,本文算法兼顾了跟踪速度和准确率,表现出更好的跟踪效果。结论 本文提出一种新的遮挡判别下的多尺度相关滤波跟踪算法。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在不同的尺度变换及遮挡条件下能够快速准确跟踪目标,具有较好的跟踪准确率和鲁棒性。  相似文献   
49.
我国现阶段的建筑设计还很少考虑生态建筑的设计,这种现象不利于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已经影响到了人们的生存发展,当今世界的现状是:人口不断增长,可利用资源不断减少,生态环境已经严重的失衡;这些问题让我们不得不重视生态建筑这个话题,生态建筑成为已成为一种新的设计潮流。本文从传统建筑及新型建筑两个方面分析了建筑设计思维的生态建筑。  相似文献   
50.
某型车载板翅式油冷却器采用锯齿翅片强化油侧传热。利用风洞实验台对该油冷却器进行实验,测试其不同空气和油流量条件下的传热和流阻性能,并拟合了传热性能经验关联式。采用对数平均温差法建立油冷却器性能模型,以分析其空气侧部分遮挡工况下的实际性能。为提高油冷却器性能模型预测精度,借助FLUENT模拟得到了其锯齿翅片传热和流阻的特性数据。研究表明,正常工况下,油冷却器基于油侧表面积的总传热系数为49~74 W/(m2·℃),空气侧遮挡将显著降低油冷却器传热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