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88篇
  免费   174篇
  国内免费   137篇
电工技术   258篇
综合类   229篇
化学工业   418篇
金属工艺   221篇
机械仪表   329篇
建筑科学   395篇
矿业工程   170篇
能源动力   83篇
轻工业   394篇
水利工程   171篇
石油天然气   179篇
武器工业   45篇
无线电   374篇
一般工业技术   305篇
冶金工业   201篇
原子能技术   45篇
自动化技术   282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100篇
  2022年   72篇
  2021年   85篇
  2020年   92篇
  2019年   90篇
  2018年   111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58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178篇
  2013年   96篇
  2012年   120篇
  2011年   137篇
  2010年   134篇
  2009年   135篇
  2008年   92篇
  2007年   124篇
  2006年   122篇
  2005年   113篇
  2004年   127篇
  2003年   130篇
  2002年   115篇
  2001年   113篇
  2000年   98篇
  1999年   116篇
  1998年   114篇
  1997年   128篇
  1996年   132篇
  1995年   118篇
  1994年   88篇
  1993年   77篇
  1992年   73篇
  1991年   76篇
  1990年   70篇
  1989年   90篇
  1988年   45篇
  1987年   35篇
  1986年   42篇
  1985年   45篇
  1984年   28篇
  1983年   57篇
  1982年   28篇
  1981年   20篇
  1980年   28篇
  1979年   21篇
  1978年   15篇
  1975年   7篇
  1965年   7篇
  1959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生态系统的能值特征是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综合性反映,也是生态系统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以及信息传递特征的反映.应用能值分析的原理与方法估算了新疆北屯绿洲生态系统能值特征.结果表明:北屯绿洲生态系统2005年末的能值投入为7.84×1020 sej,产出为7.46×1020 sej.从能值角度讲,北屯农业经济系统能值输入主要依靠外界有偿能值,属于资源输入型,对外界依赖程度较高,环境资源利用率低,相关的能值指数从不同角度反映了绿洲生态系统的能值特征及耗散机制.  相似文献   
72.
研究了一种基于人脸细节信息和外形轮廓信息相结合的人脸识别方法.用DCT(离散余弦变换)系数集表示人脸细节信息,傅立叶描述子集表示人脸轮廓信息,用基于相似性的匹配方式将待测人脸的两种信息分别与数据库中的人脸进行匹配,并根据光照条件将两个匹配结果进行合理的融合作为最终的匹配结果.由于人脸外形比较稳定,并且傅立叶描述子对旋转不敏感,最重要的是,在匹配过程中创造性地利用了实时光照信息进行融合,因此,这种方法不仅稳定,还可以较好地弥补传统二维人脸识别系统极易受到光照、姿态等因素影响的这个缺点.  相似文献   
73.
电梯门系统作为电梯中的门户,其更好的安全性,智能性一直是研究人员追求的.系统采用了ARM9高速处理器,运用图像处理技术对动态目标进行检测和简单的预测,当电梯门完全打开或即将关闭时,实时地检测电梯门间区域范围内,当有动态目标出现并向轿厢方向移动时,迅速发出信号给电梯主控制器,使之发出相应的信号,通过控制门机,阻止电梯门的关闭.实验结果证明:所设计的系统的实时性,适应性和准确性都基本满足要求,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4.
基于流固耦合的叶片动力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考虑耦合流场与旋转预应力条件下,建立了对应的叶片流固耦合系统的动力特性方程.采用ANSYS与FLUENT对整体叶片的耦合模态进行了计算,并利用实验获得气流压力脉动数据,对叶片振动进行了瞬态分析.结果表明:在旋转预应力与耦合流场压力作用下,叶片模态频率约有9Hz的上升,模态振型的最大位移位置点转移,振动方向改变,前三阶相对振幅分别从29.128,19.400,44.566下降到28.945,19.285,44.562;叶片最大变形和加速度位于前缘的上端,最大应力点集中在叶片根部一侧.  相似文献   
75.
简要介绍了电梯群控系统(EGCS)及其特点,利用智能控制技术的优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控制的电梯群控系统.设计构造了基于模糊控制技术的电梯群控调度系统,介绍并分析了电梯调度算法.分析了基于模糊控制技术的交通模式识别过程,介绍了实现交通模式识别算法的系统结构组成,分析了其输入量.定义了电梯群控系统厅层召唤分配的输入量.利用Matlab的模糊逻辑工具箱设计了交通模式识别模糊控制器和厅层召唤分配模糊控制器,用Simulink构建了简易仿真模型,并进行了仿真计算,得到的结果表明基于模糊控制的电梯群控系统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76.
针对当前大流量数据计算速度慢、服务器端计算压力大等问题,提出一套计算密集型大流量数据的接力计算与动态分流处理模型。首先,在分布式环境下,使用内存型数据存储技术确定计算任务的运算量与复杂等级,同时利用节点资源能力对节点进行排序;然后,动态分配任务到不同节点进行并行计算,并采用一种接力处理模式完成计算任务的分解,以有效保证高流量复杂运算任务的性能和精度要求。通过分析对比,可知在万级以上数据量的情况下,多个节点比单个节点的运行时间更短、计算速度更快;而且,将该模型应用于实际时,发现它不仅能在高并发场景下减少运行时间,而且也能节省更多计算资源。  相似文献   
77.
黄土高原地区重力侵蚀发生频率高、随机性强,一直是水土流失研究的难点和治理的薄弱环节。为探索无人机遥感技术用于快速、准确监测黄土丘陵沟壑区重力侵蚀的可行性,采用大疆无人机航拍影像资料和面向对象的多尺度分割、融合技术,提取辛店沟流域2017年7月26日暴雨引发的重力侵蚀特征数据,结果表明:共发生重力侵蚀95处、面积为0.3 hm~2,结合人工实地调查验证,重力侵蚀发生数量的提取精度为89.53%;采用基于无人机遥感技术和面向对象的多尺度分割与融合技术,构建重力侵蚀信息快速提取方法,可为黄土丘陵沟壑区重力侵蚀监测、研究与治理提供技术支持。对辛店沟流域重力侵蚀分布与高程、坡度、坡向、地表曲率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地形曲率越接近0重力侵蚀越不易发生,重力侵蚀主要分布在坡度大于20°的区域,主要分布高程为950~1 050 m,主要分布方向为东、东南、南3个方向。  相似文献   
78.
针对数字接收机中如何全数字地实现位同步,设计了一种内插位同步法。利用内插与Gardner算法相结合的原理设计位同步,通过System Generator进行建模仿真,并直接生成代码下载到FPGA实现位同步。利用QPSK信号进行仿真分析,FPGA硬件协同仿真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内插位同步法具有很好的位同步效果。  相似文献   
79.
基于大量钻井、分析测试、模拟实验,对松辽盆地古龙凹陷白垩系青山口组页岩(古龙页岩)的生烃演化、页岩油赋存状态、孔缝演化机制进行深入分析,并结合大量试油试采资料,开展古龙页岩油富集层评价、生产特征与产量递减规律分析。研究表明:(1)古龙页岩在Ro值为1.0%~1.2%时进入大量排烃期,最大排烃效率为49.5%;中低演化阶段,页岩油的主要赋存空间从干酪根向岩石与有机孔缝转移;中高演化阶段,页岩油由吸附态向游离态转化。(2)孔隙类型主要为黏土矿物晶间孔缝、溶蚀孔和有机孔,黏土矿物转化过程中在伊利石、伊蒙混层矿物间形成大量晶间孔缝,有机质裂解作用形成网状孔缝。(3)游离烃含量、可动孔隙度、总孔隙度、脆性矿物含量是页岩油富集层分类评价的核心指标参数,Ⅰ类层标准为S1≥6.0 mg/g,可动孔隙度大于等于3.5%,总孔隙度大于等于8.0%,脆性矿物含量大于等于50%,综合认为Q2—Q3、Q8—Q9油层最优。(4)轻质油带核心区水平井首年累产高,属于双曲递减模式,递减指数一般为0.85~0.95,首年递减率为14.5%~26.5%,单井预测可采储量(EUR...  相似文献   
80.
针对不同地层岩性特点,需进行个性化PDC钻头设计,其中PDC切削齿的直径是重要的钻头优化设计参数之一。为了探究不同PDC切削齿直径对破岩切削力的影响,通过室内模拟试验方法进行研究。试验所用岩样为石灰岩。单齿破岩试验选取了?13.44、?15.88、?19.05、?21.95 mm的常规圆柱状PDC切削齿和3个不同的切削深度作为试验变量,使用三轴力传感器记录了切削力数据并收集了岩屑,对比了不同试验条件下单齿破岩过程的机械比能和不同直径切削齿的攻击性;使用水平钻机进行了全尺寸钻头破岩试验,对比了3种不同PDC切削齿直径的钻头在3 mm左右吃入深度下的破岩机械比能。试验结果显示:PDC切削齿的破岩切削力并不随着直径的增大而增大;在相同吃入深度下,?19.05 mm齿的破岩效果最好;随着吃入深度的增加,切削岩石所需要的力变大。全尺寸钻头破岩试验结果表明,?19.05 mm齿的全尺寸钻头机械比能最低。分析认为,在破岩过程中,PDC切削齿直径会改变岩石内部产生的应力区域,影响PDC切削齿的破岩效果。选取与岩性匹配的PDC切削齿直径能够取得最优的破岩钻进效果。研究结果可为PDC钻头优化设计提供部分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