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轻工业   35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6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元代王祯在《农书》中记载了一种锡活字印刷。本文通过研究得出与前人不同的观点:元代的锡活字不应该有小孔,其排版技艺与后世所见的金属活字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12.
探索纸张本身颜色和印刷品颜色随环境条件变化而变化的规律,对于纸张的使用和保存甚至文物的保存都有一定的意义.实验中选取三种纸张和三原色油墨,通过IGT印刷适性仪进行打样,分别将样条置入氙弧灯老化仪中在一定条件下进行老化后,使用分光光度计对老化前后样条的L*、a*、b*值进行测量,计算得出色差△E,并绘出老化时间与色差关系曲线.同时,观察光谱反射率曲线变化,再利用拉曼光谱仪测量其谱图变化.研究结果表明,纸张本身和印品样条在老化前后产生色差,纸张本身的光谱反射率也产生一定变化,而印刷品光谱反射率曲线无明显变化,且纸张分子结构未发生变化,但拉曼强度增强.  相似文献   
13.
2008年9月,中国印刷技术协会印刷史研究委员会组织专家对一件青铜器物进行了鉴定,根据其形制、纹饰,有关专家判断其为战国至汉代时期的"印染工具"。鉴于此,在对原件进行复制的基础上,利用复制品以及传统颜料、麻布丝绸等承印物进行了模拟印染实验,结果表明,可以顺利地使用复制品进行印染操作,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中,我们采用空心阴极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MHC-PECVD)在玻璃、表面溅射氧化铟锡(ITO)的玻璃(玻璃+ITO)以及表面溅射ITO的聚酰亚胺(PI+ITO)柔性衬底上沉积氢化微晶硅(μc-Si:H),研究不同衬底材料对微晶硅薄膜性质的影响。我们发现在PI+ITO衬底上沉积薄膜的结晶率(Xc)最小,且结晶率最大值时的温度依赖沉底材料:对于PI+ITO衬底来说,结晶率最大值时的温度为200℃,而对于玻璃和玻璃+ITO衬底来说,这个温度会在250℃~300℃之间浮动。我们认为PI+ITO衬底上薄膜较低的结晶率与其较高的热膨胀系数(CTE)以及小分子和气体的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15.
造纸术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但是对纸张原料的研究却不是很发达。植硅体作为一种微体生物指标,理化性质稳定,具有耐酸、耐高温、易保存的特性。通常根据植硅体的形状、大小、种类,可以推断其母源植物的种类。基于这一原理,我们尝试用植硅体分析的方法,采集了桑皮、檀皮、狼毒草等造纸原材料及纸样,进行植硅体的提取、分析、鉴定,进而探讨该方法在纸张原材料鉴定中的应用。研究表明,应用植硅体分析的方法鉴别纸张原料的思路是可行的,然而由于植硅体分析在某些种属鉴定上的难度以及造纸工艺的影响,都为准确的鉴别增加了难度。  相似文献   
16.
中国是世界公认最早发明和使用纸币的国家,最早的纸币诞生于中国北宋时期.宋代纸币发行延续了250余年,品种繁多,发行量极大.宋代纸币印刷工艺发达,已大量采用金属版,主流纸币的印刷版数多达6~10块,采用彩色套印技术;宋代纸币印刷业规模庞大,也带动了造纸、制墨等行业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讲,纸币印刷是宋代印刷业的主流,纸币印刷工艺代表了当时最先进的印刷工艺.由于目前没有发现宋代纸币实物,仅发现数种印刷版,它们成为探索宋代纸币印刷工艺的最佳实物资料,在印刷史研究中具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17.
1981年,关子钞版发现于安徽省东至县.为了获取关子钞版的第一手资料,本文作者先后数次前往东至县进行考察,通过体视显微镜观察、照相、绘图、称重、测量尺寸等手段,详细了解关子钞版上的每个细部.在此基础上,结合有关历史文献,对关子钞版的外观特征、文字图案内容等进行了详细的考证.  相似文献   
18.
清代纸币大多数采用传统印刷技术,使用最多的依次是木版、牛角版和铜版。其中,牛角版制版材料颇具特色,主要用于纸币、票据的印刷,且牛角版往往采用多块小版拼对而成,与活字版有较多相通之处。此外,清代官方纸币主要采用铜版,民间钱庄票也有少部分采用铜版,沿袭了自宋代以来的传统金属版制版技术。清末,随着铅印、石印、珂罗版、钢凹版等技术相继传入,石印及钢凹版技术显现出巨大的优势,在纸币印刷领域广为运用。  相似文献   
19.
元代王祯在《农书》中记载了一种锡活字印刷。前人根据其记载推测锡活字中间有一个可供穿铁丝用的小孔。本文通过研究得出与前人不同的观点:元代的锡活字中不应该有小孔,其排版技艺可能与后世所见的金属活字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20.
利用超景深三维视频显微镜、激光显微共聚焦拉曼光谱仪、扫描电镜-能谱仪对三枚民国时期北京一版帆船邮票印刷色料进行科技分析.结果表明,三枚邮票均为手工雕刻凹版印制,灰棕色邮票油墨中的色料是红丹和炭黑,桔黄色邮票为铬酸铅,草绿色邮票为铬酸铅和普鲁士蓝;纸张和油墨中的填料可能是高岭土、碳酸钙、氧化锌、二氧化硅等.研究表明,多技术联用在邮票印刷品分析中有较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