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化学工业   2篇
金属工艺   1篇
建筑科学   3篇
轻工业   71篇
无线电   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造纸湿部化学起源于七十年代,国外的造纸生产实践表明,造纸湿部化学的控制水平在很大的程度上取决了造纸生产线的质量和产量,而中性造纸在生产成本,产品质量,能耗,排污以及设备腐蚀等方面具有明显的经济优势,因此,世界性的纸张生产都在从酸性转向中性。本文综述了中性造纸环境中造纸助剂的选用与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2.
1987年12月,湖南省经委委托省轻工业厅主持召开了蓄电池隔板原纸技术鉴定会。到会代表认为,该产品具有透气度好、孔率高、孔径小、水溶性氯化物含量低等特点,是生产新型蓄电池隔板的良好基材。采用这种原纸加工制成的蓄电池玻璃纸隔板,经过四川华联蓄电池玻璃棉纸隔板工业有限公司、沈阳蓄电池研究所、长沙  相似文献   
43.
环压强度增强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该文综述了影响瓦楞原纸和箱板纸环压强度的因素,重点介绍了喷雾淀粉、聚丙烯酰胺类增强剂、共聚乳液型增强剂及多元复配化学品对提高环压强度的研究进展,并阐述了增强机理,最后对环压强度增强剂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4.
阴离子松香胶AR06用于中性施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采用实验室制备的一种特殊的阴离子松香施胶AR06,进行中性(微碱性)施胶实验的有关情况。结果表明,AR06的施胶效果、pH适用性以及与碱性填料碳酸钙的相容性均优于ZS、R103以及国外的商品施胶剂HR、BR以及JR等。沉淀碳酸钙(用量在15%以内时)的加入对AR06的施胶效果没有明显的影响,pH值在5.2~8.4的范围内,采用AR06能获得良好的施胶效果。  相似文献   
45.
本文采用硫酸铝和聚丙烯酰胺(PAM)作为混凝剂的混凝气浮法处理造纸废水,探讨了混凝刺用量、气浮压力、体系的pH值、助留剂等对造纸废水处理的影响。结果表明,硫酸铝的最佳用量为80 mg·L-1,PAM的最佳用量为2.4 mg·L-1; 气浮压力控制在1.2MPa时对造纸废水的处理效果最好。实验得到当废水的pH为5-7时处理效果较好。助留剂RM-31 可以降低废水的纤维含量,结合考虑经济因素,确定了助留剂的最佳用量为3kg·t-1(对绝干浆)。应用本工艺得到的最佳条件处理造纸废水,废水的浊度去除率可达97%以上,COD去除率可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46.
本文就再生纸施胶剂ER6503的施胶效果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实验结果表明,ER6503对废纸浆的施胶效果好,用量小,与普通分散胶GF50相比,用量可减少20%左右;对于ER6503而言,逆向施胶优于正向施胶,最优用量在0.7%与0.8%之间(对绝干浆).  相似文献   
47.
朱勇强 《上海造纸》2004,35(2):33-37
造纸纤维在湿部的絮聚留着情况直接影响到生产的成本、成纸质量及物料流失情况.本章主要就湿部留着特性的机理,研究方法以及流体剪切力、助剂、温度、打浆度、浆料种类对留着的影响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48.
采用中性/碱性施胶生产加工纸原纸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就中性/碱性施胶对涂布纸原纸的生产与质量的影响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并讨论了中性/碱性施胶对我国涂布加工纸生产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9.
朱勇强 《上海造纸》2005,36(1):35-40,51
该文阐述了增湿强的机理,并对影响湿强树脂性能的因素常用的湿强剂及其特点作了系统的介绍.  相似文献   
50.
朱勇强  王鑫  乐贵高 《机床与液压》2019,47(20):104-108
针对运载火箭海上发射平台箭体起竖问题,综合运用船舶耐波性和多体动力学理论,建立海上发射平台运动模型。将解析法求解得到的起竖载荷变化与0级海况下动力学仿真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起竖力学模型的正确性。为了模拟复杂海况环境下的起竖问题,采用船舶耐波性理论分析得出的平台运动函数条件,开展发射平台垂荡、纵摇、横摇耦合运动的动力学仿真,获得不同海况和不同起竖方向下起竖装置所受载荷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可以为起竖系统的抗风浪设计以及液压和控制系统的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