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9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15篇
电工技术   17篇
综合类   14篇
化学工业   99篇
金属工艺   11篇
机械仪表   15篇
建筑科学   33篇
矿业工程   15篇
能源动力   2篇
轻工业   72篇
水利工程   7篇
石油天然气   18篇
无线电   17篇
一般工业技术   104篇
冶金工业   12篇
原子能技术   11篇
自动化技术   2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1.
分析了热轧加热炉内步进梁与立柱粘渣的原因,认为所用耐火材料荷重软化温度低、变形大是主要原因之一。从侵蚀结构分析看,氧化铝溶解进入炉衬的粘接渣相中,增加了渣的黏度,可能导致炉衬的严重挂渣,不利于生产的正常顺行。常规的加热炉耐火材料控制标准没有荷重软化温度等指标,不利于控制炉衬实物质量。  相似文献   
12.
分析采矿区域构造和岩层地质特征,采取系列截、排水办法,通过特殊条件下电铲多种联合作业方式,有效控制工作面水害,治理渗水取得良好效果,提高了电铲作业采掘效率,对开采渗水工作面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根据非结构模糊优选理论,结合以前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建立起了初步的模糊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决抗张强度机理模型中参数难以测量、偏离工厂生产变量、实际指导关联性差的问题。以一瓦楞原纸生产线为研究对象,先通过经验分析筛选影响纸张抗张强度的生产过程变量,在收集对应变量的生产数据后,应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抗张强度预测模型并对重要影响变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好精度,其皮尔逊相关系数r=0.732,均方根误差RMSE值为276 N·m-1,平均相对误差MRE值为5.17%。同时得到了影响纸张抗张强度的6个重要生产过程变量,通过机理分析和现场验证,发现结果具有较好的现实吻合度。  相似文献   
15.
制浆造纸过程在生产中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为提高能效水平,造纸企业需定期对电机进行更换升级。然而,电机在淘汰更新过程中,其能效提升缺少科学的评估依据。通过对电机生命周期成本及净节约量进行分析,可有效评估电机能效提升的经济可行性。通过对东莞某造纸企业旧电机能效提升问题进行研究,发现(1)相比选用三级能效新电机来替换旧电机而言,选用二级能效新电机的生命周期净节约量约高1009;(2)若新更换的二级能效电机,经政府补贴后的价格低于旧电机价格的1.4倍,则新更换的电机更具经济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基于可中断负荷的新型输电阻塞调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可中断负荷管理是电力需求侧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在电力市场条件下,传统的阻塞调度方法往往会使得阻塞线路节点的电价攀升许多,在对可中断负荷应用于阻塞管理的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输电网络阻塞调度方法,利用最优潮流辅助以可中断负荷控制加以实现。与传统调度方法之间的经济比较以及3节点的算例表明,在电力市场条件下,应用最优潮流与可中断负荷控制相结合的阻塞调度方式能够有效地降低电网的阻塞成本,为电力用户带来尽可能大的收益,因而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7.
利用O3处理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微孔膜,使其表面产生活性点,然后将甲基丙烯酸(MAA),甲基丙烯酸羟乙酯(胍MA)接枝在膜表面上.用ATR—FTIR、XPS等对O3活化及接枝前后的UHMWPE微孔膜结构进行了表征,接触角测试表明接枝后微孔膜具有较好的亲水性.  相似文献   
18.
采用液相等离子体接枝技术改性聚丙烯腈(PAN)膜,在PAN膜表面引入亲水性单体氮乙烯吡咯烷酮(NVP).通过傅立叶红外光谱、DSC、XPS对PAN改性膜进行了表征,研究了单体浓度、温度、接枝时间对PAN改性膜纯水通量的影响,考察了在不同单体接枝温度下,PAN改性膜对NaCl、MgSO4混合盐体系的分离性能.  相似文献   
19.
采用浊点滴定法实验测定了新型成膜聚合物杂萘联苯聚芳醚砜(PPES)、杂萘联苯聚芳醚酮(PPEK)和杂萘联苯聚芳醚砜酮(PPESK)的N-甲基吡咯烷酮(NMP)溶液分别在3种不同温度(25,50和75℃)下用水滴定时的浊点数据.并用线性浊点方程对所得实验结果进行了参数回归,线性度甚佳.采用平板刮膜法制备了PPES,PPEK和PPESK的致密膜,并用称重法测定了3种聚合物膜对水的饱和吸附量,进而根据Flory-Rehner理论计算了聚合物与沉淀剂水之间的Flory-Huggins相互作用参数.为进一步理论计算PPES,PPEK和PPESKNMP-H2O的三元相图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20.
采用低温等离子体接枝技术改性聚偏氟乙烯膜(PVDF),在PVDF膜表面引入疏水性单体苯乙烯,达到改变膜表面孔径的大小和孔径分布的目的.通过傅立叶红外光谱仪(FTIR-ATR)对改性前后的PVDF膜表面进行了结构分析,考察了PVDF膜接枝前后官能团的变化.采用示差扫描量热仪(DSC)分析了PVDF改性前后膜的孔径分布,考察了改性条件对膜孔径大小和分布的影响.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原子力显微镜(AFM)观测了PVDF膜改性前后表面形貌的变化.研究了接枝温度、接枝时间等接枝条件对PVDF改性膜纯水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照射时间和接枝时间的延长,PVDF改性膜的孔径分布变窄,纯水通量下降,接枝率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