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9篇
电工技术   2篇
综合类   9篇
化学工业   32篇
金属工艺   4篇
机械仪表   4篇
建筑科学   9篇
矿业工程   1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5篇
水利工程   84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4篇
冶金工业   5篇
自动化技术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借助于OM,SEM,TEM及AES和XRD等测试技术和手段,系统地研究和深入探讨了钛(TA2)/钢(A3)爆炸复合界面扩散反应区内的微观组织结构、反应相的形成和生长规律,结果表明:经1173K以下(即TA2的β转变温度以下)热处理,在TA2侧界面形成TiC,它阻碍Fe和Ti互扩散,不能生成Fe_(2)Ti,FeTi.经1223K以上(即在TA2的β转变温度以上)热处理,沿界面生成按抛物线规律长大的层状金属间化合物(Fe2Ti,FeTi);并由于Fe的扩散,在TA2侧Fe的含量高处形成β-Ti或β-Ti+α-Ti组织,而在Fe含量低处形成马氏体转变产物,此外,β转变层也按抛物线规律生长.  相似文献   
132.
为探讨重金属离子Cd~(2+)对铜绿微囊藻的毒性效应,通过室内实验,研究了铜绿微囊藻在不同Cd~(2+)浓度胁迫下的生理生化变化。结果表明:1 Cd~(2+)对铜绿微囊藻具有明显的毒害作用,Cd~(2+)对铜绿微囊藻的24hEC_(50)、48h-EC_(50)、72h-EC_(50)、96h-EC_(50)分别为0.978,0.863,0.646,0.302 mg/L,随着作用时间的延长,EC_(50)显著降低(P0.05);2在Cd~(2+)胁迫下,铜绿微囊藻的光合生理特性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叶绿素荧光特性Fv/Fm、Y[Ⅱ]、ETR、q P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且与叶绿素a都表现出剂量-效应关系;3 Cd~(2+)诱导藻细胞产生氧化应激反映,其中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显著升高(P0.05),且随暴露时间延长,氧化应激强度增大。综上,重金属离子Cd~(2+)能够抑制铜绿微囊藻的生长,阻碍其光合作用,同时造成氧化应激效应。  相似文献   
133.
针对利用传统絮凝沉淀法处理水电工程砂石骨料加工废水效果不理想的问题,通过室内实验研究了电絮凝处理砂石骨料加工废水中高浓度悬浮物的性能,并优化了相关的工艺参数。结果表明,铝适合用作电絮凝阳极材料,最佳电流强度和电解时间分别为0.08 A和4 min,初始悬浮物浓度宜控制在50 000 mg/L以内。电絮凝前,自然沉降能够有效去除粒径在8 μm以上的悬浮颗粒和总体悬浮物负荷,最佳的自然沉降时间为2 h。通过比较絮凝前后及自然沉降后的悬浮物颗粒粒径分布,发现电絮凝对粒径1~2 μm的细颗粒去除性能优异。若采取沉淀+电絮凝的措施,对砂石骨料加工废水高浓度悬浮物的处理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34.
中国正快速进入老龄化社会,居家养老将是中国国内养老的主要模式.采用现代技术手段推动老人人性化护理,提高护理质量、效率,降低护理风险与合理减轻护理人员劳动强度,成为居家养老护理设备今后发展的重要方向.在综述当前居家养老智能护理设备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当前居家养老智能设备的个性化需求、安全防护需要考虑的问题等,并展望了智能护理设备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5.
回顾了长江科学院自建院以来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膨胀土问题中所开展的研究工作,系统总结了长江科学院在膨胀土理论和试验技术方面所取得的主要成果.重点介绍了“十一五”期间长江科学院围绕国家科技支撑课题“膨胀土地段渠道破坏机理及处理技术研究”所开展的研究工作,以及在膨胀土渠坡破坏机理、膨胀土现场快速判别、膨胀土强度指标试验方法、...  相似文献   
136.
铯-137同位素示踪法测算小流域土壤侵蚀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137)Cs方法测算土壤侵蚀量的基本原理。研制了适合复杂岩性侵蚀区使用的~(137)Cs侵蚀模型。并以鄂东花岗片麻岩侵蚀区的某荒坡小流域为例,计算了其坡面土壤侵蚀量和侵蚀模数,计算结果与径流场实测结果十分接近。此外,还对该流域坡面土壤侵蚀的分选性做了初步评价。  相似文献   
137.
为探明长江中游河段悬沙垂向分布规律,在总结分析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用实测资料对Rouse公式、张小峰公式、E M Laursen公式、莱恩-卡林斯基公式进行了对比研究及合理性分析,选择适用于长江中游各段悬沙垂向分布计算的合理公式。结果表明:当泥沙颗粒较细且含沙量较小(S0.1 kg/m~3)时,Rouse公式、张小峰公式、E M Laursen公式、莱恩-卡林斯基公式的计算结果与实测资料都比较吻合;在含沙量较小、紊动较大的中泓处,张小峰公式和E M Laursen公式的计算精度高;在长江中游河段近两岸处,莱恩-卡林斯基公式的计算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138.
为了实现无人值守的远程监控,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单片机的GPRS远程数据传输方案,利用现有移动通信GSM网络的GPRS服务作为数据传输通道,硬件采用STC12C5A60S2作为数据采集与传输控制核心,利用SIM300模块的内置TCP/IP协议栈作为数据传输工具,实现实时数据采集与可靠的数据传输。  相似文献   
139.
以木质素为原料,在水相中合成一种适用于木材胶黏剂的木质素环氧树脂。为了考察木质素环氧化反应条件对木质素环氧树脂的羟基和环氧基的影响,以及对胶合板的胶合强度的影响,采用FT-IR和31PNMR对木质素环氧树脂结构进行表征,并用TG和DTG对木质素环氧树脂的热稳定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环氧化反应主要发生在酚羟基上,在反应过程中,相比环氧氯丙烷,NaOH的加入量对木质素环氧树脂结构和胶合板的胶合强度影响更大。随NaOH加入量增加,木质素环氧树脂中环氧基团逐渐增多,胶合板的胶合强度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当木质素的羟基与NaOH摩尔比为1:1时,由木质素环氧树脂制得的胶合板胶合强度达到最大,湿强度达1.61 MPa,超过国家标准II类板的要求(≥0.7 MPa)。采用扫描电镜研究了黏接机理,发现环氧化程度提高时,固化后的木质素环氧树脂的结构更加稳定且致密,导致胶合板的胶合强度也提高。但过高的环氧化程度会增大胶黏剂的粒径,导致胶黏剂与木板不能形成更好的机械互锁结构,从而降低胶合板的胶合强度。还进一步简化了木质素环氧树脂木材胶黏剂的合成工艺,使环氧化反应后的体系无需处理即可直接应用于木材胶黏剂,减少了胶合板生产工艺流程。此外,经过30天的储存期,胶黏剂黏合强度没有明显下降。通过与商业脲醛树脂木材胶黏剂对比,其黏接强度可以达到商业脲醛树脂的水平。  相似文献   
140.
在三峡工程二期深水高土石围堰拆除过程中,对堰体和防渗墙进行了调查、取样和相关参数的测试,在此基础上,就人们关注的一些技术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获得了如下认识:①风化砂堰体的密度有所增大,增幅约30%;②防渗墙墙体材料的抗压强度和初始切线模量均有一定程度的增长,模强比基本不变,渗透系数也有降低趋势;③防渗墙各槽段之间存在套接缝,缝宽2~3 mm,抗渗透破坏性能良好,但它是防渗墙中抗渗透破坏的薄弱部位;④防渗墙和风化砂之间普遍存在薄膜型泥皮,厚度在2~3 cm之间,风化砂-泥皮-防渗墙之间分界明显;⑤防渗墙顶部所接土工膜整体完整性较好,土工膜之间的搭接良好,但土工膜与防渗墙顶部混凝土搭接处,局部有不同程度的老化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