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4篇
电工技术   5篇
化学工业   5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3篇
能源动力   2篇
轻工业   13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22篇
无线电   2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为了回收脱气仓尾气中的丙烯 ,在聚丙烯装置上采用了膜分离技术。针对表征膜性能的分离因子和影响膜分离单元丙烯回收率的操作因素 :压力比、温度及原料气入口丙烯浓度进行了分析计算 ,以探讨进一步完善工艺操作 ,挖掘生产潜力 ,提高装置经济效益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
对于孤岛减压渣油超临界流体萃取精密分馏分所得的窄馏分,在5个不同的升温速率下进行了热重法研究。对所获实验数据运用Fried-man法进行处理,求出了各窄馏分在9个不同转化深度下的动力学参数值。结果表明,对于每一个窄馏分来说,随着转化深度的增大,活化能亦增加;而在同一转化深度下,随着各窄馏分分子量的增大及其结构中芳碳率和芳环数的提高,裂解活化能亦呈增大趋势。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抚顺油页岩中有机质与矿物质热分解过程的考察,初步阐明了两者单独热解时各自的热分解行为;同时确定了有机质与矿物质热分解反应的级数、反应速率常数及相应的速率方程。与抚顺油页岩热分解过程的对比表明:矿物质对有机质热分解的影响,突出地表现在热分解初期,它使有机质的热稳定性得到提高。进入主要的热分解阶段后,油页岩与有机质的热分解特征及动力学参数无明显差异,故可认为油页岩的热分解过程基本上是有机质热分解的反映。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接地保护运行中所遇到的问题,提出了配电网接地故障信息管理系统的概念和实施方案,介绍了该系统的性能、组成模块和运行效果。实践证明,该系统可以为接地保护评价提供客观标准,为中性点接地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有利于配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  相似文献   
15.
减压渣油焦化反应的两种动力学模型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采用动态热重装置对我国四种减压渣油的焦化反应进行了动力学考察。在Sharp微分法及Coats-Redfern积分法的基础上,提出了运用分段的一级动力学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获得了比较满意的结果。在主要焦化反应阶段,Sharp微分法所得表观活化能在159.9~227.2kJ/mol之间,Coats-Redfern积分法所得表观活化能在149.3~177.4kJ/mol之间。  相似文献   
16.
茂名油页岩非等温热解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升温速率为6.8K/分的热重装置上,对粒度小于0.075、0.3~0.5、0.75~1.0及1.5~2.0毫米的茂名油页岩热分解过程进行了考察。试样的铝甑油收率为8.8%.通过对茂名油页岩热解过程动力学特征分析,确定粒度小于2.0毫米茂名油页岩的最适宜的干馏温度约为480℃。同时还推荐小于370℃、370~464℃、大于464℃三个温度区所采用的热解反应动力学参数(表观活化能 E、指数前因子 A)及相应的速率常数表达式.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老君山地区的能源消费水平与结构现状,在生活能源消费中薪柴占96.906%的数据显示,该地区能源消费结构极其不合理.采用综合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对替代能源技术模式进行了评价与选择研究,提出该地区应优先发展的各种替代能源技术模式的综合获益能力和发展潜力排序依次为节柴、小水电、微水电、沼气、太阳能热水器行业.  相似文献   
18.
采用热重法对我国大庆、胜利、任丘及单家寺油田四种渣油的非等温焦化过程进行了考察。通过试验数据的分析处理,获得了四种渣油焦化反应行为的若干基本特征。研究发现:在渣油焦化反应进程的两个温度区间内,分别依照一级动力学模型可以很好地关联焦化过程的试验数据。借助最小二乘拟合,确定了四种渣油在两个温区内的焦化反应动力学参数。  相似文献   
19.
在热重装置上以线性升温方式进行了5种渣油的热反应。采用活化能分布模型解析了渣油的非等温热重曲线,求取了热反应活化能分布。结果表明,5种渣油活化能分布曲线的峰高、峰宽及峰的位置各不相同。辽河北常压渣油活化能分布的均值E0远小于其它4种减压渣油,峰低而宽;其它4种减压渣油活化能分布的均值从小到大依次为孤岛减渣、大庆减渣、胜利减渣和也门减渣,说明4种渣油中键能高、难于断裂和热反应活化能高的组分数量依次增加。孤岛减压渣油的峰窄而高,也门减压渣油的峰宽且矮,显示出孤岛减渣中不同组分的热反应活性比较接近,而也门减渣中各组分的热反应活化能更为分散且活化能均值较高,组分之间的热反应活性相差较大。渣油热反应活化能确实具有一定的分布,分布曲线的形状和位置体现了渣油的热反应特性,亦反映了其在化学组成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20.
基于PR状态方程的粘度模型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基于p-v-TT-μ-p图形的相似性。结合两参数Peng-Robison状态方程,建立了一个能够同时预测流体气、液相粘度的统一模型。该模型的特点是能够同时描述气、液相及超临界流体的粘度随温度、压力和组成的变化,并能够连续通过临界点。在宽广的温度、压力范围内,对22种烷烃及二氧化碳、氮气共计4250个数据点的粘度进行了计算,绝对平均误差为7.01%;通过引入vanderWals单流体混合规则,将PR粘度模型应用于明确烃类混合物及油气藏流体粘度的计算。三个二元烃类混合物2441个数据点的绝对平均误差为15.71%;9种天然气及22种油藏原油粘度计算值的绝对平均误差分别为9.8%和13.99%,计算结果优于现有的油气藏流体粘度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