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1篇
轻工业   22篇
  2002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1.
本文主要介绍了用人工合成培养基测定烟草黑胫病原菌的致死温度、最适生长的pH值和能够生长的pH值范围的方法及结果。对黄河等“适宜于马铃薯晚疫病菌的一种液体合成培养基”,在配方和实验方法上做了一些改进。通过实验,进一步证实了该菌在营养生长过程中钙素的重要性和三羧酸循环(TCA)中有机酸的重要性;该菌的营养生长并不需要较复杂的营养条件。  相似文献   
12.
烟草侵染性病害防治面临的难境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烟草各种侵染性病害的发生,严重影响我国烟草产量和质量;而目前的防治措施由于其本身的局限性和各种条件的限制,一直未能获得明显效果。诱导抗性的非专化性及其利用的多途径性,可望提供一项高效性、多抗性、无公害的治理对策,并由此建立一套用于烟草侵染性病害防治的技术措施。这一对策和措施在其它作物病害防治中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目前仍需多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烟草细菌性青枯病菌(Pseudomonassolanacearumsmith)的无毒产细菌素菌株对烟草青枯病菌4—11的防治作用。结果指出:用浸根法处理A_(3-5)、A_(4-3)、A_(1-4)三个无毒菌株对致病菌4—11均有防治效果。其中A_(3-5)防效最好,病情指数比对照降低50~60%,并能推迟病害的发生。用多次浇灌法处理,只有A_(3-5)表现出良好的防治作用,病情指数比对照降低达80%,推迟发病25天,说明在烟草根际保持较高数量的A_(3-5),是提高其防治效果的必要条件。对发病动态学的研究表明,用A_(3-5)保护的烟株,青枯病症状出现不仅迟于对照,而且病情发展缓慢,显示出了A_(3-5)持久的防治作用。此外,A_(3-5)对敏感型菌株7—3和不敏感型菌株2—3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说明A_(3-5)不仅可用于防治敏感型菌株,而且还可用于防治不敏感型菌株。  相似文献   
14.
国内外烟草黑胫病菌生理小种鉴定评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烟草黑胫病菌生理小种的鉴定工作起始于60年代初,20多年来取得了较大的成绩,明确了生理小种的存在,并鉴定出了4个生理小种。这对于指导烟草抗病育种工作及控制烟草黑胫病的危害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生理小种是指形态相同,但在人工培养、  相似文献   
15.
烟草黄斑驳坏死病毒(TYMNV)是近几年来从我国烟草上新分离到的一种病毒,引起烟草植株的黄斑驳坏死症状。本文在分离纯化病毒的基础上,用差速离心法部分提纯了该病毒,其提纯产量约为20mg/公斤病叶。该病毒的免疫原性较弱,采用从次肌肉注射乳化病毒免疫家兔,可制备抗血清。用 SDS—琼脂免疫双扩散法测定,其抗血清效价为1/16。该血清特异性较好,可用于 TYMNV 的田间检测和血清学关系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采用分生孢子悬浮液以载玻片悬滴法和烟株幼茎喷洒接种法,研究了温度对烟草低头黑病菌形成附着胞和侵染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低头黑病菌形成附着胞的适宜温度为20~30℃,最适宜温度为25~28℃;病原菌以分生孢子附着在烟株幼茎表皮毛上萌发形成附着胞,从表皮毛基部直接侵染引起发病。  相似文献   
17.
室内采用孢子悬浮液和病菌毒素滤液浸根法及盆栽烟株幼茎刺伤菌块接种法测定了27个烟草品种和品系对低头黑病的苗期抗病性。自然重病地鉴定了6个生产推广品种的成株期抗病性。结果表明:烟草品种对低头黑病的抗病性有明显差异,苗期抗病性与田间成株期抗病性反应一致。筛选鉴定出中烟14和G─80两个抗病品种。比较了几种接种方法,证明病菌毒素滤液浸根法测定品种抗病性优于其它方法。苗期抗性测定可用作初筛,选出抗病和中抗品种(系),再进一步进行田间成株期抗病性的鉴定。  相似文献   
18.
烟草炭疽病(Colletotrichum nicotianaeAverna)是烟草苗期的一种主要病害,成株发病较轻,这种病害1922年首先报道于巴西,以后世界各产烟草国家都有报道。我国各烟区均有此病,尤以河南为害最重,对生产威胁很大。为了解在我国烟区的烟草炭疽病菌,在形态、生理上与国外有无差异,及报道不多的有关该菌对营养元素和各种化学药剂的反映,我们进行了观察研究。一、病原菌的自然形态和培养特征的观察(一)自然形态菌丝有分隔、分枝,初无色,随着菌龄的增长,菌丝逐渐粗壮,内含大量的原生质粒,色变暗,在寄主的表皮组织下可形成子座组织,  相似文献   
19.
烟草细菌性青枯病防治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烟草细菌性青枯病的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通过盆栽试验结果表明:产细菌素的烟草青枯细菌无致病力菌株抗链霉素突变体rA3-5和农用链霉素联合作用,对烟草青枯病防效最佳。先加致病菌再加拮抗菌和先加拮抗菌再加致病菌的防病效果分别为93.8%和100%,推迟发病期8天和30天,而rA3-5和农用链霉素单一作用的防病效果分别为56.3%、65.3%和41.7%、58.4%。  相似文献   
20.
烟草根黑腐病菌[Thielaviopsis basicola(Brek and Br)Ferraris]适于在多种自然培养基和合成培养基上生长和产孢,以藕-葡萄糖和 V_8培养基最佳,培养基中增加 Ca离子有利于菌丝生长和产孢。生长温度范围8—35℃,最佳生长温度24—28℃。此菌在PDA培养基上生长的pH范围3.5—9.5,最适pH5.0—6.5。内生分生孢子在20—30℃最适于萌发。碳、氮营养可促进孢子萌发,其中0.2%葡萄糖溶液最佳。黑暗条件下菌丝的生长和产孢好于光照条件。可有效利用多种碳、氮源,碳源以可溶性淀粉、麦芽糖、果糖、蔗糖、葡萄糖;氮源以谷氨酸、丙氨酸、天门酰胺利用最佳。其中可溶性淀粉、酒石酸铵、硝酸铵、氨基乙酸、谷氨酸有利于产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