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4篇
  免费   142篇
  国内免费   124篇
电工技术   152篇
综合类   143篇
化学工业   202篇
金属工艺   106篇
机械仪表   131篇
建筑科学   154篇
矿业工程   110篇
能源动力   37篇
轻工业   188篇
水利工程   94篇
石油天然气   266篇
武器工业   19篇
无线电   20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46篇
冶金工业   88篇
原子能技术   32篇
自动化技术   331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75篇
  2022年   58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87篇
  2018年   86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136篇
  2013年   91篇
  2012年   123篇
  2011年   128篇
  2010年   102篇
  2009年   105篇
  2008年   119篇
  2007年   95篇
  2006年   79篇
  2005年   89篇
  2004年   70篇
  2003年   58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45篇
  1999年   45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51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29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3篇
  1959年   2篇
  1957年   6篇
  195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41.
文中设计了一种具有主动故障穿越能力的自治智能光伏(photovoltaic,PV)逆变器,所提逆变器具有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解耦控制特性,它可以根据电网状态或电网运行员命令在预期的运行模式之间无缝切换。智能逆变器根据电网状态自动调整其有功和无功功率设定值,在正常电网和故障电网条件模式下分别以最大功率点跟踪(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MPPT)和低电压穿越(low voltage ride through,LVRT)模式运行。此外,文中还提出了一种新型自治模型预测控制(autonomous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AMPC)方法,以提高智能PV逆变器的运行效率。AMPC包括在线权重因子自动调整和控制目标归一化,以消除传统模型预测控制中所需的试错权重因子设计阶段。最后,通过实验,验证基于AMPC并网智能PV逆变器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基于MPC的智能PV逆变器具有故障穿越、有功和无功功率设定值的自治调整、运行模式之间的无缝转换等优点。  相似文献   
42.
随着信息技术与数字化工具的日新月异,使得产品数字化过程变得越来越快捷。真正的冲击来自于数字化引发的飞机研制模式的巨变:技术上,从飞机理论外型、模线样板、实物样机协调变成数字样机协调与协同;管理上,从人工的串行流程协调变成数字化的并行流程协同,彻底地改变了传统的工程研制过程及其技术管理体系。本文作者结合所在单位多年工艺技术数字化的推进历程,与各界同行共同探讨和展望现代车间信息数字化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3.
船载卫星天线易受干扰而导致跟踪精度和通信质量下降。为改善天线系统的性能,实现了基于DSP的天线伺服控制器,在设计的天线伺服系统中应用基于指数趋近率的离散滑模变结构控制算法,并且进行了设计分析和实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此算法,较容易设计满足系统稳定性的离散控制器。与传统的PID算法相比,该算法具有较好的实时适应性,伺服系统对连续或突加干扰的敏感度大大下降,鲁棒性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44.
重复数据删除技术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敖莉  舒继武  李明强 《软件学报》2010,21(4):916-929
重复数据删除技术主要分为两类:相同数据的检测技术和相似数据的检测与编码技术,系统地总结了 这两类技术,并分析了其优缺点.此外,由于重复数据删除技术会影响存储系统的可靠性和性能,又总结了针对这 两方面的问题提出的各种技术.通过对重复数据删除技术当前研究现状的分析,得出如下结论:a) 重复数据删除 中的数据特性挖掘问题还未得到完全解决,如何利用数据特征信息有效地消除重复数据还需要更深入的研 究;b) 从存储系统设计的角度,如何引入恰当的机制打破重复数据删除技术的可靠性局限并减少重复数据删除技术带来的额外系统开销也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方面.  相似文献   
45.
提出一种适应动态环境、无需数据映射表的多副本数据对象映射算法.该算法引入节点权重,借鉴一致性Hash技术,使得海量的数据对象按照节点服务能力在各存储节点间均匀分布;当存储节点个数发生变化时,数据依然在节点间均匀分布,且数据迁移量接近理论下限;只需维护少量数据即可计算得到数据布局,从而有效提高了系统的可扩展性.测试结果表明,算法可使所有节点分配对象个数与理论值偏差小于5%,节点个数变化时移动数据数量与理论下限偏差小于1%.  相似文献   
46.
一个网络归档存储中实用的数据持有性检查方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网络归档存储中,数据持有性检查(DPC)用来在实际文件访问发生之前实时地检测远端服务器是否仍然完好地持有文件.提出一个实用的DPC方案.在一个挑战-应答协议中,检查者要求服务器计算文件中若干随机指定的数据块的一个Hash值,并和对应的校验块一起返回,以此判断文件的持有性.通过这种随机抽样校验的方法,在保证足够的置信度的同时降低了持有性检查的计算和通信开销.同时提出一个基于校验块循环队列的挑战更新机制,从而允许动态增加检查者可发起的有效挑战的次数.分析表明检查者端的存储开销和检查者和服务器间的通信开销均为常数量级.测试结果表明一次置信度为99.4%的持有性检查的计算开销为1.8ms,和磁盘I/O开销相比可以忽略不计;通过避免使用公钥密码系统,将文件预处理的计算开销降低了3个数量级.  相似文献   
47.
基于安全审计日志的网络文件系统数据完整性保护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文件系统在方便数据共享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安全隐患,审计日志跟踪并记录文件服务器上数据的变化,对于分析评价系统的安全性有重要价值.现有的系统因为不能防止内部攻击以保证审计日志的安全性,无法很好地满足用户需求,如攻击者可以直接通过驱动程序修改磁盘上的审计日志来删除敏感数据.提出了一种基于安全审计日志的对网络文件服务器上的数据进行完整性保护的方法.服务器中的每个文件和目录都对应一个认证符以保证其完整性,通过将文件服务器上的活动记录下来并生成日志,事后根据认证符和分析日志信息来对数据进行审计.另外,通过引入一个可信组件来生成认证符和审计日志并保证它们的安全性.根据该方法在NFS服务器上实现了原型系统Nfsd-log并对其进行了性能测试.SSH-build的测试结果表明,Nfsd-log的总时间开销比未受审计日志保护的原始NFS服务器的时间开销仅增加9.2%.  相似文献   
48.
WSN密钥预分配方案的安全弹性定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帆  谷大武  张媛媛 《计算机工程》2009,35(21):134-137
介绍目前流行的同构型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基本密钥预分配方案、q-composite密钥预分配方案和异构型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密钥预分配方案,分析这3种密钥预分配方案的安全性。根据敌手对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攻击能力,建立精确的敌手攻击模型,在该模型下提出一种安全弹性定量分析方法。概率分析和模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用于定量比较密钥预分配方案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49.
传统的单服务器环境下基于智能卡认证方案,单个服务器对所有的注册远程用户提供服务。如果用户想要从不同的服务器获得网络服务,则必须分别在不同的服务器注册。为解决以上问题,研究者提出了多服务器认证方案。然而,文献中的大部分方案都不能实现强安全特性。受到切比雪夫映射的半群特性和基于扩展混沌映射的密钥协商协议启发,本文提出一种多服务器环境中的认证方案。新方案不需要使用验证表并且允许用户访问不同的服务器而不需要分别注册。新方案不仅可以抵抗各类攻击,还实现了用户的强匿名性。和以前的相关协议相比,新协议具有高效性和安全性,因而适合在实际环境中应用。  相似文献   
50.
电能质量分析中要求 算法具有更高的效率,而传统 算法在进行蝶形运算之前需要倒序排列,会产生较大的时间开销,本文提出了一种不需倒序的FFT算法,避免了地址倒序所带来的时间效率的开销。通过C语言实现了该算法,与Matlab自带的FFT算法进行了对比,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是正确而高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