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综合类   15篇
化学工业   3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3篇
建筑科学   4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9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无线电   10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聚乙烯醇(PVA)纳米纤维材料,通过正交试验调节制备过程中纺丝电压、纺丝距离和纺丝溶液浓度等工艺参数,探究其对PVA纳米纤维直径大小、直径分布以及纤维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纳米纤维形貌的主要因素排序是纺丝溶液浓度>纺丝距离>纺丝电压,并确定最优水平组合为纺丝电压为20 kV,PVA纺丝溶液浓度为6 %(质量分数,下同),纺丝距离为12 cm。  相似文献   
32.
在文献[1]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了纳米粉体在隔热保温材料中的应用,包括隔热保温纳米材料,隔热保温纳米无机/有机复合材料,隔热保温纳米复合膜材料.  相似文献   
33.
介绍了GB/T17554—1998识别卡测试标准的修订目的、原则、内容等主要情况,详细分析了修订后的最新标准GB/T17554.1-2006和GB/T17554.3—2006与原标准之间的技术差异。  相似文献   
34.
针对二维人脸识别对姿态和光照变化较为敏感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少量特征点的多模态人脸识别方法。在训练阶段,对三维人脸数据进行二次处理和数据挖掘,为建立完备的特征模板奠定了基础;提出了一种简洁高效的样本聚类方法,克服了特征提取过程中的非线性问题;通过局部特征分析(Local Feature Analysis,LFA)实现了特征点"局部"与"全局"信息的融合。实验证明该方法在具有较高执行效率的同时,对人脸图像的姿态和光照变化具有理想的鲁棒性,在WHU-3D小规模人脸数据库上取得了98.06%的识别率。  相似文献   
35.
本文阐述了在建筑空间中将建筑与技术设备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使空间造型更加丰富。不仅增强了空间的现代感,而且利用先进的技术设备来调节内部空间的舒适度,虽然前期投资较大,但在长期的使用中则会得到很大收益,节约了化石能源,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36.
针对色纺加工中机织物组织结构参数变化而导致的色纺纱线选配调整难题,提出了一种结合均匀三元结构描述子的图像混合特征提取算法,对色纺机织物组织结构与呈色一般规律展开研究。以聚类分析理论为基础,构建了基于特征类内距离的呈色特性分析模型,并用于色纺纱线与其机织物呈色特性与颜色传递的表征。结果表明:建立的图像特征提取算法与呈色特性分析模型具有理想的色度学指标表征与判别能力;对于具有不同质量配比与捻系数的色纺纱而言,不同的织造过程均会降低其呈色的差异性与层次感;同时,相较于平纹与缎纹,斜纹对织物呈色差异性弱化的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37.
RFID空中接口符合性测试与互操作性测试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细介绍了RFID空中接口符合性测试和互操作性测试,同时定义了RFID测试的类别划分。描述了RFID空中接口符合性测试系统以及RFID互操作性测试的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38.
由于飞机机翼剖面高度的限制,沿翼展方向收放的起落架机构受到较多空间上的约束,而空间机构的应用可解决平面机构的缺陷并将载荷更好地分布到机身,但是特殊的飞机起落架收放机构自由度计算困扰着设计人员。采用基于螺旋理论的自由度计算方法,解决了常规自由度计算公式不能正确计算该类机构自由度的理论问题。针对国内正在研制的某大型民机主起落架,在CATIA软件中建立相应的数字模型,并将模型导入ADAMS建立了起落架收放的虚拟样机,分析了起落架在收起过程中的动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39.
我国生物特征识别标准工作组2011年组织制定了多项生物特征识别国家标准,下一步将继续推进我国生物特征识别的标准研制工作.在国际标准化方面,ISO/IEC JTC1/SC37实施“第二代”生物特征识别标准的研制,并召开了2011年年会.  相似文献   
40.
介绍了一种可补偿机构安装角度和安装距离,能承受强交变载荷的基于螺桩连接的新型装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