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电工技术   1篇
综合类   4篇
化学工业   2篇
金属工艺   49篇
机械仪表   11篇
建筑科学   12篇
矿业工程   5篇
轻工业   4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4篇
武器工业   2篇
无线电   5篇
一般工业技术   16篇
冶金工业   1篇
原子能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 毫秒
101.
钛等离子渗氧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探讨了空心阴极效应(Hollow Cathode Effect)、离子轰击对钛氧化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离子轰击加强氧的离化、促进渗氧,有助于低价态氧化物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2.
酶洗激活剂RJ—6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阐述了酶洗激活剂RJ-6在酰洗过程中所起的作用。RJ-6具有保证pH环境,提高纤维素酶的活力,防止织物褪色和沾色的功效,为织物的酶整理可行性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103.
将70 keV的Ag离子以5×1016 cm-2的剂量注入到SiO2基底中, 随后分别在400~800℃的Ar、N2、空气气氛中退火, 详细研究了样品的表面形貌、光吸收特性、结构及成分随退火气氛及退火温度的变化规律。原子力显微镜、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及掠入射X射线衍射仪的测试结果显示: Ar气氛退火样品中形成的Ag纳米粒子(NPs)细小均匀, 其颗粒密度在700℃时达到最大值, 光吸收性能最佳; N2气氛退火引发Ag纳米颗粒的团聚生长, 在样品近表面形成较大的Ag NPs, 其颗粒密度也在700℃时达到最大值; 而空气中退火后, 由于AgO的形成、分解, 样品的光吸收强度随退火温度升高持续下降。最后, 卢瑟福背散射研究结果表明, 样品的这些变化主要归因于Ag原子在不同退火气氛下随退火温度的扩散行为不同。  相似文献   
104.
采用原子力显微镜直接扫描纳米压痕仪针尖法、球面拟合法和熔融石英标准样块的间接测量法对极浅压入下纳米压痕仪的针尖面积函数进行比较分析。实验表明,在极浅压入下,原子力显微镜直接法由于真实地反映了针尖尖端的几何形貌因而获得的面积函数更为准确可靠。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对于直接法测量中主要的误差,即由于原子力显微镜针尖曲率半径带来的误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极小压入深度下压入深度越小,原子力显微镜针尖曲率半径带来的压痕仪针尖面积函数相对误差越大。  相似文献   
105.
基于3种不同曲率半径压头针尖对熔融石英进行纳米压入,用原子力显微镜(AFM)直接法测得压头针尖的面积函数及针尖曲率半径。研究表明,在极浅压入条件下,压头曲率半径的变化会导致硬度值的测量误差,曲率半径越小的压头针尖随接触深度的变化会更快得到真实值;相同的压入深度,曲率半径小的压头针尖测得的压入硬度值比曲率半径大的测得的压入硬度值更接近其真实值。  相似文献   
106.
目的提高高速钢的干摩擦学性能,探究不同Ti含量掺杂对类石墨碳膜摩擦性能的影响。方法用非平衡磁控溅射离子镀技术制备了不同Ti含量的类石墨碳膜,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Raman光谱、洛氏硬度计、纳米压痕仪等分析薄膜的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用高速线性往复磨损试验机检测薄膜的干摩擦学性能,并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磨痕。结果制备的碳膜表面颗粒尺寸较小,断面致密,且逐渐趋向柱状结构。随着Ti靶溅射电流的增大,逐渐增加的Ti元素打断了sp~3键生长,薄膜中生成更稳定的sp~2键,且sp~2键含量先增大后减小,在0.8 A达到最大,溅射电流为1.1 A时,Ti元素含量最大,sp~2键和sp~3键都减少。碳膜与基体结合力随着Ti靶电流变大而先增大后减小,在0.8 A结合最佳,约为HF3级。硬度和弹性模量先减小后增加,0.8 A时达到最小。碳膜摩擦系数相比于原样都较低,在0.09~0.12之间。磨损率先增大后减小,维持在(5~15)×10~(-16) m~3/(N·m)左右。结论不同Ti含量的类石墨碳膜,能明显降低高速钢与钢球对磨的粘着磨损倾向,降低摩擦系数和磨损率。  相似文献   
107.
闭合磁场非平衡磁控溅射离子镀离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闭合磁场非平衡磁控溅射离子镀系统,研究了溅射靶电流、偏压和Ar流量对偏流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偏流密度随着偏压和靶电流的升高而增大,但随偏压的提高偏流密度的增加趋势趋于平缓;偏流密度随着Ar流量的增大而出现峰值。  相似文献   
108.
109.
辉光加热膏剂渗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10.
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对双层辉光离子手用锯条渗金属的实验结果进行了数理分析,结果表明:料筐中不同行的渗层厚度存在显著差异,对此分析了原因并提出了改进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