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6篇
综合类   2篇
化学工业   154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1篇
矿业工程   1篇
轻工业   11篇
石油天然气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45篇
冶金工业   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82.
膜法制备乳状液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膜法制乳是靠膜两侧的压差使分散相通过微孔膜,以小液滴的形式分散在连续相中而形成乳状液的方法。与转-定体系、高压均化等传统方法相比,该法液滴尺寸均一、节能、剪应力小,可应用于化妆品、食品、医药等领域,其中一些应用已经工业化。液滴从膜孔中形成和分离依赖于各种过程参数(如过膜压差、膜表面连续相的剪切应力)、膜材料和结构。很多实验研究集中在膜乳化过程参数的影响上,膜乳化过程的机理尚需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83.
在酸性条件下,采用溶胶-凝胶技术结合相分离法,制备了结构可控的大孔-介孔二氧化钛材料,并采用X射线衍射(XRD)、低温N2吸附-脱附和扫描电镜(SEM)等表征方法,考察硝酸浓度对样品微结构和大孔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硝酸浓度的增加,TiO2晶型发生转变,其比表面积和孔容减小;当硝酸浓度达到20%时,出现孔结构坍塌,使材料的比表面积和孔容都急剧减小;随着硝酸浓度的增加,材料内部骨架呈现不同的孔结构,酸浓度为5%时,材料内部呈交联互穿孔结构;当酸浓度为10%时,材料内部呈均一分布的圆孔。  相似文献   
84.
终端陶瓷膜法海水淡化预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低能耗的终端过滤方式进行陶瓷膜法海水淡化预处理,比较了"絮凝沉降 陶瓷膜"和"砂滤 陶瓷膜"两种预处理工艺.前者延长了膜再生周期,其陶瓷膜的平均渗透通量是后者的1.6倍,达到220 L/(m2·h),产水回收率大于90%.经陶瓷膜预处理后的产水水质稳定,达到反渗透膜的进水水质要求.结果表明,"絮凝沉降 陶瓷膜"预处理工艺明显优于"砂滤 陶瓷膜"预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85.
陶瓷膜具有化学稳定性好、机械强度高以及分离精度高等优点,在超细粉体固液分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采用一体式气升陶瓷膜过滤装置分离平均粒径为4μm碳酸钙颗粒悬浮液,考察了有无曝气及曝气方式对膜污染控制的影响,发现对膜通道曝气可有效控制跨膜压差的增长率,但增大了进膜的固含量;以跨膜压差增长率结合能耗分析,设计了进料浓度、产水流量和曝气量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优化后的操作条件为进料浓度20.9 g/L、产水流量20 L/h、进料流量20 L/h、曝气量0.25 m~3/h。连续过滤碳酸钙悬浮液420 min后,可获得浓度为363.9 g/L的浓缩液,运行能耗为0.7 kWh/m~3。研究结果为超细悬浮液的高倍数浓缩提供了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86.
陶瓷膜连续反应器的设计与工程应用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膜反应器是结合膜技术和反应器,将反应和分离两个单元操作耦合成为一个单元过程的系统,可简化流程、节约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并减少环境污染。本文就陶瓷膜连续反应器运行过程中存在的膜与反应过程优化、超细颗粒吸附、膜污染等关键问题作了阐述,并以重要的沉淀反应与非均相催化反应为对象,介绍了连续膜反应器的设计及工程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87.
采用硅烷偶联剂KH-570在乙醇溶剂中以盐酸溶液为催化剂进行水解后对管式ZrO2陶瓷膜进行表面修饰,进一步用化学接枝法将丙烯酸单体接枝到改性ZrO2陶瓷膜上,制备pH敏感型陶瓷复合膜.系统考察了不同偶联反应条件对氧化锆陶瓷膜的硅烷化改性效果的影响;研究了丙烯酸单体浓度对pH敏感膜渗透通量及pH开关系数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S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热重(TG)及水通量测定等对改性前后膜结构和pH敏感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以乙醇为溶剂进行硅烷化改性后,成功引入了碳-碳双键,并将丙烯酸成功接枝在陶瓷膜表面;单体浓度对pH敏感的膜通量及pH开关系数有重要的影响;所制备膜显示了良好的pH敏感性能.  相似文献   
88.
在实验考察温度、循环流速和葡萄糖浓度对葡萄糖溶质截留率的基础上,考察了纳滤过程中蔗糖与葡萄糖的浓度比对混合溶液溶质组分分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渗透流率下,混合溶液中一组分的截留率因另一组分的存在而下降,渗透流率越大,体系越难分离;当渗透流率小于1.85×10-6m·s-1时,在考察的浓度比变化范围内,葡萄糖与蔗糖溶液的分离因子大于2.4.  相似文献   
89.
陶瓷膜反应分离技术在精细化工领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膜反应器发展概况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末,M ichaels就提出:若将具有分离功能的膜应用于化学工程,即把膜与反应器合于一体,同时兼有反应与分离功能的膜反应技术,可节省投资,降低能耗,提高收率,必将会产生新的化工过程。膜反应器技术首先在研究开发相对成熟的有机膜领域得到实  相似文献   
90.
Membrane filtration technology combined with coagulation is widely used to purify river water. In this study, micro filtration (MF) and ultrafiltration (UF) ceramic membranes were combined with coagulation to treat local river water located at Xinghua, Jiangsu province, China. The operation parameters, fouling mechanism and pilot-scale tests were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ore size of membrane has small effect on the pseudo-steady flux for dead-end filtration, and the increase of flux in MF process is more than that in UF process for cross-flow filtration with the same increase of cross-flow velocity. The membrane pore size has little influence on the water quality. The analysis on membrane fouling mechanism shows that the cake filtrationhas significant in fluence on the pseudo-steady flux and water quality for the membrane with pore size of 50, 200 and 500 nm. For the membrane with pore size of 200 nm and backwashing employed in our pilot study, a constant flux of 150 L-m^-2-h^-1 was reached during stable operation, with the removal efficiency of turbidity, total organic carbon (TOC) and UV254 higher than 99%, 45% and 48%, respectively. The study demonstrates that coagulation-porous ceramic membrane hybrid process is a reliable method for river water purific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