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7篇
电工技术   4篇
综合类   9篇
化学工业   2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2篇
矿业工程   1篇
能源动力   2篇
轻工业   1篇
石油天然气   7篇
无线电   6篇
冶金工业   8篇
自动化技术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41.
针对常规陶粒支撑剂密度高且不具备控水性能的问题,先将超低密度有机支撑剂基体的表面进行高温氧化使其表面产生活性基团,然后通过全氟羧酸在活化支撑剂表面通过亲核加成反应合成超疏水层得到超低密度控水支撑剂,评价了该支撑剂的润湿性、阻水性能及油水相渗流性能,并进行了现场应用试验。研究表明,水在该支撑剂表面的接触角达到158.6°,阻水高度为25 cm,与改性前相比地层水渗流阻力增加40%,具有明显的选择性控水效果,且耐冲刷性能优异。超低密度控水支撑剂现场试验充填率达到了100%,且投产后含水率及含水上升速率远低于邻井,产油量显著好于邻井,显示了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2.
2011年5月10日,年产10万t粗铅的铅富氧闪速熔炼工程正式投料生产。在入炉料含铅25%~30%的情况下,取得了一次铅还原率大于85%、铅总回收率98.5%、金银回收率大于99.5%、铜回收率大于85%、锌回收率大于90%、脱硫率大于98%的指标;取消烟化炉,真正实现了铅、锌的一次回收;包括还原贫化电炉挥发锌的能耗在内,吨粗铅综合能耗约为213kgce;弃渣含铅、锌小于2%(最低小于1%)、平均含银小于6g/t、含金小于0.1g/t、含铜小于0.1%;产出的氧化锌灰不含氟、氯,可以不经多膛炉脱氟氯而直接送锌冶炼厂回收锌。工业生产中取得的多项技术经济指标表明,铅富氧闪速熔炼新技术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43.
制备并鉴定茶树油β-环糊精包合物,达到将茶树油固化的目的。采用饱和溶液法对茶树油进行包合,通过L_9(3~4)正交试验法优选出最佳包合工艺,并采用薄层层析法(TLC)、紫外分光光度法(UV)及显微成像法对包合物进行鉴别。结果显示,茶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最佳包合工艺为:β-环糊精质量与茶树油体积之比为5︰1,无水乙醇与茶树油的体积比为2︰1,包合温度为60℃,包合时间为4 h,TLC、UV和显微成像均显示茶树油与β-环糊精形成稳定的包合物且其性质稳定。  相似文献   
44.
开发设计一种用于复杂曲面的柔性抛光系统,其由六自由度的ABB机器人和布抛光系统组成。文章主要分析了柔性抛光控制系统的加工工艺及其实现的方法,并对机器人的电气控制系统进行初步的硬件设计。  相似文献   
45.
针对传统光伏系统MPPT控制算法的局限性及无法自适应外部复杂情况等诸多问题,提出一类以神经网络、模糊控制器以及PID控制器组成的神经网络模糊PID控制器。利用光照幅度、环境温度等参数的离线训练后的权值作为整个三层前馈神经网络的优化参数;通过预测最大功率点与实际的工作电压进行比较,运用模糊推理对PID相关参数进行最佳调整。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PID控制器、模糊控制器相比,本系统能增强消除系统误差能力,稳态性能有了明显提高,同时可获得更高的控制精度。  相似文献   
46.
以白土窑线路工程为依托,根据白土窑线路工程特点,研究机械化施工的应用情况和应用成效.白土窑线 路工程通过机械化施工的全面应用大幅降低了工程建设风险,提高了整个工程的机械化施工率,实现了精益求精抓安 全的目的,保障了工程实体质量.着重以旋挖钻机为例,介绍了其施工优点,并与人工挖孔进行对比,对成本效益进 行了对比测算,总结了高效适用条件和不利条件,并提出机械、设备、安全工器具反违章管理理念和管理思路,杜绝 现场违章情况的发生.通过精益化管控的理念,提升了工程绿色建造水平,节约了资源和成本,保护了水土和环境, 实现了工程、企业、社会的提质增效.  相似文献   
47.
铅冶炼技术现状及我国第一台铅闪速熔炼炉试产情况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由北京矿冶研究总院提供主体工艺设备与设计、与灵宝市华宝产业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开发的我国第一台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10万t/a炼铅闪速工程于2009年9月24日在河南省灵宝市投料试产。试产期间,弃渣含铅约2%、含锌小于3%、含银4~6 g/t、含金0.1 g/t、含铜约0.1%,粗铅品位大于98%,闪速熔炼烟尘含铅大于65%、含锌小于3%,烟尘率小于6%且全部闭路返回熔炼,铅回收率大于97%、金银回收率大于99.5%、铜锌回收率大于85%,总硫利用率大于98%,粗铅综合能耗小于300 kg标煤/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