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2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11篇
电工技术   38篇
综合类   34篇
化学工业   44篇
金属工艺   9篇
机械仪表   37篇
建筑科学   20篇
矿业工程   9篇
能源动力   22篇
轻工业   50篇
水利工程   8篇
石油天然气   21篇
无线电   28篇
一般工业技术   32篇
冶金工业   10篇
原子能技术   2篇
自动化技术   4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5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9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41.
根据金字塔理论和协同论,以数字电路与数字逻辑课程为载体,介绍多课堂协同教学模式的设计方案,提出以第一课堂的课内知识讲授为基础,第二课堂的课外学习为辅助,实践课堂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第一课堂根据课程内容优化教学方法,第二课堂利用“雨课堂”线上平台将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实践课堂采用虚拟实验平台与实际操作相结合,3个课堂相互协同,实现学生学习成效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42.
金燕  李玮  陈超  杨珏 《水利发展研究》2016,(4):28-31,40
针对山区水源地特点及环境问题,以云南省普洱市背阴山水库为例,开展了水环境安全保护方案研究。方案分析了平坝河流域的环境特点及背阴山水库水环境保护中存在的问题,以保护区划定为基础,从水资源安全保障、水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水土流失治理、水库监测与管理方面,完善了水源地水环境综合整治和水土保持措施,健全了水库水源地配套保护和管理措施,强化了下游用水管理,从整个流域环境治理的角度,以保证水库水利功能良性发挥为目标,提出了科学完整的山区水源地水环境安全保护方案。该方案可以为其他山区水源地的保护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3.
金燕  杨光 《轴承》2006,(9):14-14,46
对推力角接触球轴承沟道的磨削进行了研究分析,找到了一种合理的磨削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改进设计了用于内、外沟道磨削的磨床。实践证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4.
通过液相离子交换法制备Ce和Co掺杂的Cu-ZSM-5催化剂,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nductively coupledplasma,ICP)、X射线衍射(X-raydiffractometer,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electronmicroscope,SEM)。X射线光电、H^2-程序升温还原(temperature programmedreduction, TPR)、 O^2-程序升温脱附(temperature programmed desorption, TPD)、X射线光电子能谱(X-rayphotoelectronspectroscopy,XPS)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并对其催化分解NO性能进行了研究。XRD结果显示不存在CO物种,H^2-TPR表征发现掺杂Ce改性后Cu^+与Cu^2+耗氢量差值增大,说明Ce改善了Cu物种分散,防止溶液中Cu(OH)^+聚集,同时Ce^3+与Cu^2+竞争交换位点,Cu^2+/Cu(OH)^+降低,活性中心{Cu^2+-O^2--Cu^2+}^2+增加。O^2-TPD结果表明掺杂Co的样品中非晶格氧的脱附量大于未掺杂样品,掺杂Co有利于{Cu^2+-O^2--Cu^2+}^2+与{Cu^+--Cu^+}^2+之间的氧化还原循环。Ce和Co的协同作用有利于形成更多的活性{Cu^2+-O^2--Cu^2+}^2+物种并促进了它在NO分解过程中与{Cu^+--Cu^+}^2+间的转换,增强了NO的分解活性。实验研究结果证实,将Ce和Co共掺杂到Cu-ZSM-5催化剂中可在空速1200h^-1、最佳反应温度550℃时将NO分解转换率从52%提高到61%。  相似文献   
45.
随着可再生能源发电比重的增加,火电机组在深度调峰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大幅度变负荷已成为运行常态。为了研究循环流化床(CFB)机组的深度变负荷特性,本文以河坡电厂超临界350 MW机组CFB锅炉为研究对象,分析了CFB机组变负荷时的床温、蒸汽参数以及污染物排放的变化。结果表明:床温与负荷成正相关,前后位置床温的差值相对较大,通过控制排渣量可显著调节床温;随着负荷变化,高温过热器出口蒸汽与高温再热器出口蒸汽的温度整体稳定,波动较小;60%~90%负荷升降负荷时,由于运行床温和二次风配比合理,NOx排放质量浓度的变化范围分别为30~70 mg/m3和20~50 mg/m3,且中低负荷区间变负荷时NOx的原始生成量显著大于中高负荷;在参与深度调峰时负荷响应速度较快,机组升负荷速率为6 MW/min(1.71%/min),降负荷速率为4 MW/min(1.14%/min)。总体而言,超临界350 MW机组CFB锅炉变负荷范围广,低负荷稳定性强,NOx原始排放较低。  相似文献   
46.
A series of supported Mn-Ce mixed oxide catalysts were prepared by the impregnation method and used for the oxidation of methane. The catalysts were characterized by N2 adsorption (BET), X-ray diffraction (XRD), laser Raman spectrum (LRS), and temperature programmed reduction (TPR) techniques. The XRD and LRS results confirmed the high dispersion of active components or formation of solid solution between manganese and cerium oxides in the bulk and on the surface of mixed oxide catalysts. The reducibility was remarkably promoted by the stronger synergistic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two oxides from H2-TPR measurements. As expected, all the experimental mixed oxide catalysts showed excellent activity for methane combustion at low temperature. Especially, for the catalyst with Mn-Ce ratio 3:7, methane conversion reached 92% at a temperature as low as 470 ℃.  相似文献   
47.
硝酸装置冷凝器的换热管与管板内孔全对接焊的实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管子管板内孔焊结构优越,但其实施困难。在分析和比较各种内孔焊结构,重点阐述内孔全对接焊实施的相关技术,通过采用国产管板自动焊机、改进管板接口和制定正确的焊接工艺,实现接头高质量连接,满足100%射线探伤要求,有效地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48.
WWW上的全文信息检索技术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本文提出了WWW上的全文信息检索系统的基本结构,并说明其组成部分和实现技术,根据搜索引擎查找相关信息的方式,文章比较了几种常见的检索模型的技术优缺点,并说明全文信息检索中的几项关键技术。最后针对智能信息检索发展方向,给出了人工智能与信息检索的三种结合途径。  相似文献   
49.
循环流化床锅炉出口结构对炉内气固两相流动特性有很大影响,称为循环流化床锅炉出口端头效应。本文通过试验分析了循环流化床锅炉出口端头效应的机理,并提出了强化出口端头效应的方法。  相似文献   
50.
山西省乃至全国大量煤泥和城市污泥处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清洁燃烧技术是污泥-煤泥协同处理的优选方法。为探究污泥-煤泥混燃过程中的相互作用,为清洁高效燃烧利用提供依据,采用热重质谱联用技术(TG-MS),研究了污泥和煤泥单独燃烧和共燃烧过程中的燃烧特性和污染性气体产物(CH4、CO、CO2、NH3、HCN、NO、NO2、H2S、CH3SH、COS、SO2、CS2、SO3)的析出特性,同时采用Coats-Redfern积分法对污泥和煤泥单独燃烧和共燃烧过程进行动力学特性分析,对两者的相互作用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结果表明:在污泥和煤泥共燃烧过程中,存在很明显的交互作用。污泥和煤泥相互促进,提高了整体的反应性能,其中煤泥掺混20%时燃烧特性最优,表明污泥比例的增加不会对燃料整体的燃烧性能造成影响。污泥和煤泥的质均活化能Em分别为51.170 kJ/mol和78.538 kJ/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