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5篇
  免费   164篇
  国内免费   61篇
电工技术   198篇
综合类   112篇
化学工业   235篇
金属工艺   92篇
机械仪表   119篇
建筑科学   151篇
矿业工程   71篇
能源动力   35篇
轻工业   90篇
水利工程   65篇
石油天然气   84篇
武器工业   11篇
无线电   121篇
一般工业技术   137篇
冶金工业   46篇
原子能技术   13篇
自动化技术   130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95篇
  2022年   86篇
  2021年   68篇
  2020年   67篇
  2019年   117篇
  2018年   93篇
  2017年   55篇
  2016年   77篇
  2015年   50篇
  2014年   136篇
  2013年   95篇
  2012年   100篇
  2011年   76篇
  2010年   91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为了准确修正应用光纤光栅传感技术监测得到的沥青路面应变响应信息,并为沥青路面温度场实测提供有效的技术手段,针对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器在沥青路面应用的标定方法及输出特征展开了研究.采用水浴方法对使用前传感器进行标定;通过对碾压成型后的复合车辙板试件内温度传感器的再次标定,分析了沥青路面碾压工艺对埋设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器标定结果的影响;采用车辙试验仪对成型的复合车辙板进行碾压,模拟分析荷载对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器输出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二次多项式拟合可满足温度误差不超过±0.5℃的标定合格标准,符合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器的标定模型;复合车辙试件成型12h的温度传感器标定结果与水浴标定结果差距较大,但2d后的标定结果差距减小;荷载会对温度传感器的输出信息产生影响,但响应信息仍能保证精度.  相似文献   
62.
基于空间微螺线管的金属颗粒检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前电感式线圈检测方式均是基于线圈的电感信号,对铁磁性颗粒的检测精度可达到粒径19μm,但对非铁磁性金属颗粒一直在100μm以上。基于颗粒在通过电感式线圈的时候能同时引起线圈电感和电阻的变化,以及二者都随线圈激励电源频率变化而改变原理,建立粒径为108μm的球形铁、铜颗粒在1 V、1 MHz的激励电源下的磁场模型,分析阻抗信号随线圈电流频率的变化,研究利用电阻信号提高非铁磁性颗粒的检测精度,并通过实验验证:当频率由0.2 MHz增加到2 MHz,铜颗粒电阻信号由0.005 5Ω增加到0.6Ω,电感信号由-0.000 4μH降低到-0.011 5μH,铁颗粒电阻信号由0.008Ω增加到0.3Ω,电感信号由0.43μH降低到0.38μH;相同频率变化范围内,铜颗粒的电阻变化为铁颗粒的2.04倍,铜颗粒的电感变化为铁颗粒的22.2%;利用2 MHz激励电源检测电阻值变化提高了非铁磁性颗粒的检测精度,检测得到最小粒径为20μm的铜颗粒。  相似文献   
63.
车轮与钢轨硬度是影响轮轨磨损的主要因素之一,合理的轮轨材料与硬度匹配对于减轻轮轨磨损、延长服役寿命具有十分关键的作用。当前我国铁路运营过程中存在2种硬度钢轨匹配4种硬度车轮的现象,材料匹配行为复杂。针对铁路轮轨材料和硬度的选用与匹配,至今尚无统一合理的规定与标准。从轮轨材料硬度出发,首先分析了国内外轮轨材料发展与硬度匹配的使用现状,发现不同国家和地区轮轨材料硬度的选用存在较大差异。具体表现为:日本新干线使用的车轮硬度远高于钢轨(HR/HW<1),欧洲高速铁路上HR/HW值接近1,而中国高速铁路系统中,轮轨种类多,硬度区间大。其次,总结了轮轨硬度匹配研究进展,明确材料硬度和轨轮硬度比(HR/HW)对磨损与滚动接触疲劳损伤都具有显著影响,但并没有形成统一的结论,且以往的材料选用经验并不完全适用于当前的铁路系统。然后,针对现阶段轮轨材料与硬度匹配研究,探讨了材料加工硬化、合金钢微观组织、表面热处理工艺、复杂服役环境与车轮运行参数等因素的潜在影响。最后,提出...  相似文献   
64.
采用总体经验模态分解和小波阀值去噪相结合的方法对泄漏电流进行去噪处理。对泄漏电流信号首先进行总体经验模态分解,再对高频IMF分量按照4种阀值小波去噪方法(固定阀值法、启发式阈值法、自适应阈值法和极大极小阀值法)进行去噪,最后进行重构。以泄漏电流的3个特征量(有效值、3次谐波与基次谐波之比、波形)对去噪效果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得到采用总体经验模态分解与启发式阈值小波相结合的去噪方法的去噪效果最佳,采用该方法对实际污秽绝缘子泄漏电流进行去噪处理,去噪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5.
采用伯胺N1923萃取剂在微通道中研究V(V)的液-液流型和萃取传质动力学,以15vol% N1923作为连续相、钒氧酸根水溶液作为分散相,研究不同流速下两不混溶相的流型变化规律及两相停留时间和微通道管径作为流速的函数对传质的影响。随两相流速增大,段塞流长度和比界面面积基本不变,且两相流体由Raydrop微通道流入外接毛细管微通道时由于微通道的扩张会改变两相流动方式,使同一实验条件下在微通道中同时出现多种流型,与此同时两相流速和总体积传质系数(kLa)呈正相关,表明流型在本研究体系中对传质的影响可忽略。在相同管径通道内,停留时间与总体积传质系数呈负相关,表明在两相接触通道入口处发生了显著传质。在相同的两相混合速度和相比下,254 μm的管径传质效果是750 μm的9倍,表明小管径内传质效果更加,循环强度更大。最后将实验总体积传质系数结果与总体积传质系数的经验式进行了关联,有望为实现将微通道放大的绿色冶金技术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6.
为了提高综采工作面安全高效生产,以东滩煤矿143下04综采工作面回采过程中过142运输巷2号辅助运输联络斜巷为背景,在工程实践中主要采用了加强顶板管理、加强截割层位控制以及加强设备管理等关键技术,工作面在生产过程中未出现顶板冒落、掉顶现象,安全稳定的通过辅助运输联络斜巷穿层区域,为综采工作面安全高效的生产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67.
详细介绍了300 kt/a低压氨合成装置的系统配置、催化剂装填、催化剂升温还原、生产运行等情况。低压氨合成装置投运后,各项工艺指标均较为理想,表明GC型低压氨合成技术较为成熟、稳定、可靠、先进。  相似文献   
68.
陈米军 《佛山陶瓷》2014,24(10):54-54
《玲珑四方壶》的线条宽容得体,线面转折分明;棱线从壶口延至壶底,节奏鲜明,清晰相称,锐钝之间产生光影效果,使得实体与空间相互补充,使人看后为之一振;方壶的口盖比较难做,与圆壶相比,对制作者的要求也更高。该壶远观,一种磅礴的气势就隐隐从中散发出来。  相似文献   
69.
通过对舟山地区油库的实地调查,分析海洋环境下温度湿度、大气中的盐类颗粒及微生物共同作用下的腐蚀环境的特点。舟山地区储油罐外腐蚀主要集中在底板区域和保温罐易积水部位,且底板外腐蚀情况较为常见。根据舟山地区储油罐外腐蚀的处理方法,探究得出适合海洋环境的防腐措施,主要有:选用合适的储油罐材料、构建合理的防腐涂料体系、合理利用阴极保护法以及建立完善的定期维护和日常保养制度等。  相似文献   
70.
以盐酸三乙胺/三氯化铝(Et_3NHCl-AlCl_3)离子液体为催化剂,二苯醚和1-十二烯烃为原料合成了双烷基二苯醚。通过正交试验,得到烷基化反应的较优工艺条件为:n(二苯醚):n(1-十二烯烃)=1:3,二苯醚用量0.3 mol,催化剂用量0.045 mol,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1 h。在此条件下,烷基化转化率为98.1%,双烷基二苯醚选择性为33.7%。改变离子液体的阳离子和阴离子部分结构,研究了催化剂结构对其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类催化剂的催化活性主要由阴离子部分的结构决定,较优的阴阳离子组合为Et_3NHCl-AlCl_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