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5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3篇
电工技术   53篇
综合类   14篇
化学工业   20篇
金属工艺   1篇
机械仪表   19篇
建筑科学   9篇
矿业工程   7篇
能源动力   7篇
轻工业   103篇
水利工程   7篇
石油天然气   6篇
武器工业   11篇
无线电   15篇
一般工业技术   7篇
冶金工业   4篇
自动化技术   3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基于采暖需求侧管理的风电机组节能调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智能电网技术提出将某省级电网热电联产机组远程调度系统和针对终端采暖负荷的远程控制系统相结合的新方法,利用空调热泵分担部分传统散热器采暖负荷,减少采暖热水负荷和增加采暖电力负荷,调节热网总采暖热水负荷和电网总电力负荷的比例。通过改变负荷约束条件进行采暖需求侧管理,在热电联产机组和风力发电机组之间实现新的最优化负荷分配。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模拟计算了所提出方法对热泵空调的采暖制热性能COP值的要求及其对应的节能效益。结果表明在我国北方地区冬季采暖期电网负荷低谷时间段,该方法可有效增加风电机组的并网发电容量,可避免风电机组因电网调峰而被迫停机弃风。  相似文献   
42.
牛雨  司瑞芹  李哲  马建伟 《节能》2011,30(11):81-83
为积极响应国家节能减排政策号召,提升公司线损管理水平,河南省电力公司启动了河南电网线损管理系统建设项目。该项目实现了理论线损在线计算、线损“四分”管理、降损辅助决策支持、线损分析等八大功能,并在运行过程中不断论证,形成了适合河南电网的线损管理系统应用模式。主要介绍河南省电力公司近年来线损工作的现状以及线损管理系统的框架体系、功能实现及实践应用等。  相似文献   
43.
活动轮廓模型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针对传统的活动轮廓模型(Snake模型)对凹形轮廓处理效果差、初始轮廓必须充分接近图像边缘的缺点,通过改进外部能量项,提出了一种基于梯度矢量流活动轮廓模型的人脸轮廓提取算法。该算法把梯度矢量场作为外部能量场,克服了传统Snake模型力场范围小以及不能收敛于凹形边缘的缺点。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提取人脸轮廓。  相似文献   
44.
针对液压阀件特性影响因素多的特点,提出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多影响因素进行相关分析,根据各主成分的贡献率对液压阀件特性多影响因素进行重构,实现液压阀件多影响因素特征提取,从而用较少的主成分代替多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可以有效的降低液压阀件特性与多影响因素耦合规律的分析难度,同时提高液压阀件特性建模的鲁棒性,解决由于输入变量过多所造成的建模效率下降的难题。  相似文献   
45.
介绍5种有机耐高温纤维及其过滤材料的性能特点、应用领域及国内外生产状况,同时对国产有机耐高温过滤材料的发展方向提出建议,为更好地选用有机耐高温过滤材料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6.
为了探讨调度业务模型和电力大数据在电网智能状态感知体系中的应用路径,同时为了提升电网智能状态感知体系对电力调度业务的支持接口效率,在对以往电力物联网硬件系统满足最小改动的前提下,充分利用之前物联网大数据系统开发一套独立于以往调度系统的智能电网感知体系。该研究的关键技术是电力物联网与大数据系统的数据穿透体系和数据导出体系。经过仿真分析,该研究设计的新体系驱动的调度业务模型管理信息系统拥有更高的效率、敏感度和更低的人为错误概率。  相似文献   
47.
人工神经网络FPGA硬件实现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盛荣菊  马建伟 《电气自动化》2009,31(5):53-54,67
首先概述了人工神经网络FPGA硬件实现的发展状况,随后分析了FPGA实现神经网络的优势以及实现的关键技术,并探讨了实现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关键问题,最后指出了基于FPGA实现神经网络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8.
基于FPGA的ITU-R BT.656数字视频转换接口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MT9M111数字图像传感器,采用Cyclone系列EP1C6Q240C6作为主控芯片,设计并实现了ITU-R BT.656视频数据的采集、色彩空间转换、DVI-I显示控制的数字视频转换系统。系统可以将传感器的输入图像以1280×960(60Hz)和1280×1024(60Hz)格式输出到DVI-I显示器上,并具有图像静止功能,同时在系统空闲时,可以将系统设置为待机状态,来降低功耗。  相似文献   
49.
用实体建模软件UG对发射器挡板进行三维建模,将得到的模型简化并导入到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中进行瞬态动力学分析,找出发射器挡板最大应力集中点,在此基础上利用ANSYS疲劳分析模块,实现对发射器挡板的疲劳特性分析,结果表明,发射器挡板满足疲劳特性要求.  相似文献   
50.
通过单因素和均匀设计对巨大口蘑液体菌种发酵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巨大口蘑液体发酵最佳条件为:装液量179mL、摇床转速165r/min、发酵温度28℃、初始pH6、接种量为4片直径1.2cm的菌丝块,干菌丝量达到0.8626g。通过实验研究,得到了巨大口蘑液体发酵的最佳条件,为今后巨大口蘑液体菌种的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