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7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21篇
电工技术   39篇
综合类   41篇
化学工业   80篇
金属工艺   42篇
机械仪表   50篇
建筑科学   94篇
矿业工程   54篇
能源动力   15篇
轻工业   38篇
水利工程   32篇
石油天然气   55篇
武器工业   18篇
无线电   94篇
一般工业技术   41篇
冶金工业   17篇
原子能技术   4篇
自动化技术   50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65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32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正 电荷密度法是一种数值求解积分方程的方法,用于设计静电透镜系统有很多优点。它避开了真空边界的赋值问题,从而有可能用较少内存、较短机时达到较高精度。如图1所示,Ⅰ、Ⅱ、Ⅲ分别表示三个旋转对称的电极,阴影区表示待求场区。有限差分法要求事先给出虚线所示真空边界点的电位,作为重复迭代的不变出发值,这是误差的一个重要来源。为了减少这种误差,可把虚线边界扩大到足够远,从而按电位为零处理,但网格点数大大增加,往往达到不能接受的程度。电荷密度法则不需要处理真空边界,也不需要划分  相似文献   
102.
倪廉钦  高杰 《煤炭工程》2022,54(5):63-67
为解决采空区埋管抽采瓦斯技术因抽采管口位置改变造成抽采效果不佳的问题,以万峰煤矿1201综采工作面为研究对象,基于采空区瓦斯运移理论,分析了采空区瓦斯涌出规律,提出了上隅角错距式双埋管瓦斯抽采技术.利用COMSOL软件数值模拟得到了不同错距抽采条件下上隅角瓦斯体积分数,并通过正交实验分析确定了错距式双埋管抽采采空区瓦斯...  相似文献   
103.
本文应用物元模型,在明确决策技术路线和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综合评价了疏浚前后的法库县拉马河慈恩寺段整治工程效益.结果表明:全面考虑河道宽度、防洪抗旱等级、护顶高程、浮游植物群落等指标的评价体系,能够真实客观的反映河道治理情况;河道整治工程实施前后的疏浚效益评价等级从3级提高至2级,物元模型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与科学性,可...  相似文献   
104.
在抽水蓄电站建设过程中,缓倾角(6°<ɑ<48°)长斜井施工视为施工难点。缓倾角斜井反井钻导孔施工过程中钻孔孔向难以控制,正井法扩挖支护施工中溜渣困难。以浙江缙云抽水蓄能电站500 kV出线洞缓倾角斜井开挖为例,斜井分为上部斜井段及下部斜井段2部分,开挖断面为4.8 m×5 m(宽×高)城门洞形,倾斜角为35.48°,下部斜井长约196 m,上部斜井段长26 m。上部斜井段开挖采用自下而上全断面施工,下部斜井段采用“反井钻导井+正井法”施工,缩短了斜井开挖直线工期。  相似文献   
105.
基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 MMC)的柔性直流配电网具有不存在换相失败等优点。但换流器存在低惯性、弱阻尼等特性,导致故障电流上升速度快且峰值高,对系统危害极大。针对直流配电网发生单极接地故障难以准确选择故障馈线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拐点密集区凹凸波动特性的直流配网故障检测方法。首先,利用变分模态分解算法对各馈线零模电流进行分解,选取特征分量。然后,计算特征分量的二阶导数,选择拐点密集区并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各馈线的凹凸波动性。最后,判定凹凸波动性与其他馈线相异的线路为故障线路。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快速识别故障馈线,且受过渡电阻、采样频率、数据窗和噪声等因素影响小。  相似文献   
106.
为明确变几何低压涡轮级在多转角工况下气动性能变化情况,通过RANS方法并结合SST湍流模型,研究了可调导叶转角分别为-6°,-3°,0°,3°和6°条件下低压涡轮级的气动性能变化。结果表明:可调导叶旋转角度的变化会明显改变导叶叶顶及动叶通道内的流动情况,角度变大会增加涡轮级流量,并使导叶叶顶处负荷后移,上端区二次流强度增加,叶顶泄漏情况减弱,还会减小动叶进口相对气流角,使动叶压力面出现明显分离;角度变小对低压涡轮级流场的影响与之相反。当导叶转角从-6°变化到+3°时,涡轮级等熵滞止效率提升了约6.7%;当导叶转角从+3°变化到+6°时,涡轮级效率却下降了约0.19%。  相似文献   
107.
采用金属型铸造制备了添加不同质量分数(0~2.0%)钒的冷硬铸铁,研究了钒含量对冷硬铸铁显微组织以及抗冲击磨粒磨损和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钒质量分数的增加,冷硬铸铁的显微组织发生细化,碳化物分布更加均匀,碳化物由网状变为长条状,但当钒质量分数高于1.2%时碳化物长大聚集;随钒质量分数增加,冲击磨粒磨损试验后冷硬铸铁的磨损质量损失先下降后略微升高,当钒质量分数为1.2%时,抗冲击磨粒磨损性能最佳;添加质量分数0,1.2%钒的冷硬铸铁在1 J冲击功下的冲击磨粒磨损机理分别以微观切削和塑性疲劳为主;钒的添加降低了冷硬铸铁与45钢对磨时的摩擦因数,提高了冷硬铸铁的摩擦磨损性能;添加质量分数0,1.2%钒的冷硬铸铁在6.9 N载荷下的摩擦磨损机理分别为微观切削和疲劳磨损,9.8 N载荷下为磨粒磨损和疲劳磨损。  相似文献   
108.
在高耸的井塔周围开展冻结法施工将会造成井塔基础的抬升或沉降,对井塔基础稳定及其结构安全造成严重威胁。针对上述问题,采用缓慢冻结、局部冻结和温控孔热水循环等保护措施,成功避免了冻结锋面波及井塔基础。在造孔—冻胀—融沉过程中对井塔基础高程进行持续测量,测量结果表明:造孔—冻胀—融沉期间井塔基础依次经历缓慢下沉、轻微抬升、快速下沉和下沉稳定4个过程;采取的冻结保护措施有效保障了井塔基础的稳定性,井塔基础的最大倾斜值远小于规定的允许值。结合井塔基础沉降监测数据开展井塔结构应力的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井塔主梁上表面拉应力峰值出现在井塔壁柱与主梁的连接处,随着井塔倾斜值的增加,井塔主梁上表面拉应力峰值不断增大;造孔—冻胀—融沉期间井塔主梁上表面最大拉应力小于C25混凝土强度极限,井塔结构安全性得到有效保障。建立温度-表土-井塔相互作用相似材料模型并开展模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冻结时间越长、冻结温度越低,井塔基础的抬升量和融沉后的下沉量越大且井塔基础融沉稳定所需的时间越长,井塔基础的抬升量峰值明显小于井塔基础的融沉量,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数值模拟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109.
以福建省福州市鳌峰闽江大桥为研究背景,建立该既有结构三维有限元模型,在外荷载分级作 用下,获得随着预加力变化的梁体挠度响应,以研究桥梁挠度与既有桥梁现存预应力之间的关系。采用 数学优化分析软件1stOpt6.0程序对构件各代表性截面的预应力损失度及对应的挠度响应进行拟合,建 立了三个代表性截面预应力损失度与挠度增量之间的数学模型,数学模型的拟合相关系数均达到0.98 以上。通过该数学模型,利用静力分级加载试验获得的挠度增量代入所建立的数学模型就可以获得预 应力损失度,进而计算出结构现存预应力.最后将推导结果与应力释放法试验结果进行对比,误差在5% 以内,证明了所提数学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10.
介绍澳门东亚运动会多功能场馆钢结构制作、安装和机电设备工程中的核心技术包括:整体提升安装方案、主桁架整体提升工艺及技术难点、提升过程中的数据统计分析技术等在内的钢结构主桁架整体提升技术,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