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电工技术   4篇
综合类   8篇
化学工业   1篇
建筑科学   1篇
轻工业   5篇
无线电   14篇
自动化技术   3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正> 面食、点心、小吃的质量与等级,主要是从其外观、风味等方面进行衡量与划分。外观是由制品的色泽与形状构成的,直接刺激进餐者的视觉;风味是由面制品的口味与口感构成,直接作用于食用者的味觉、嗅觉与触觉。面点品种的香与滋味,在其风味特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中国传统小吃以风味著称,口味相对稳定。面对中国  相似文献   
12.
针对MEMS电容式加速度传感器,成功地研制出了一种单芯片集成检测电路。与国内常用的闭环结构不同,本电路采用的是开环检测电路。当电源电压为5V时,测得系统功耗为9 mW,灵敏度为15.8mV/g,线性误差为1.8%,噪声电压的峰峰值小于200μV(12.6 mg),测量范围为+/-100g。  相似文献   
13.
根据500kV紧凑型六分裂输电线路的结构及张力架线的施工特点,介绍了在施工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具体问题及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4.
以膨化藜麦粉、红米粉为主要原料,运用到怀远冻糕制作工艺中,并进行技术优化。采用单因素试验、正交优化试验,结合感官评价、质构测试指标,确定出膨化藜麦红米冻糕的最优配方为:膨化藜麦粉12 g、红米粉35 g、水添加量130 g及先发酵20 min后成模发酵15 min(总发酵时间35 min)。以此优化得到的冻糕,口感层次丰富且营养价值增加,可为藜麦与红米的更广泛利用、传统冻糕的标准化生产提供一定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由于R32制冷剂具有良好的热物性、热工性、环保性及安全性,目前已受到国内外制冷空调行业的广泛关注,并成为最具潜力的替代性环保制冷剂之一。而制冷剂的热物理性质是制冷部件和系统计算的基础,因此对其物性计算尤为重要。将Cleland数学模型应用于R32与R404A中,利用M atlab对其饱和蒸气压力、液体焓、饱和气体焓与液体密度等进行拟合,结果表明拟合误差小于1%,在可接受范围之内,该模型可以应用于R32与R404A中。  相似文献   
16.
为实现不同条件下的无人机自主航路规划,提出一种变步长稀疏A*算法。当遭遇紧迫环境时,缩小稀疏A*算法(SAS)的搜索步长,使无人机安全通过,提高了搜索精度和算法的鲁棒性,否则,保持较大的搜索步长扩展,保证搜索的高效性;并依据动态稀疏A*算法(DSAS)的思想,给出了应用于实时航路规划的多步搜索方案。仿真结果表明,算法简单有效地实现了复杂环境下的航路规划以及动态环境下的在线实时航路规划。  相似文献   
17.
对榨菜风味形成中的各种关键物质进行了介绍,简述了榨菜腌制发酵的原理,阐述了榨菜风味形成的原理。  相似文献   
18.
传统面食、点心、小吃历史悠久,品种繁多,许多品种的外观、品质、份量均自成一格,深受人们喜爱和称赞。宋代苏轼曾对小吃馓子做了细致的描述和称赞,“纤手搓来玉数寻,碧油轻蘸嫩黄深。夜来春睡浓于酒,压褊佳人缠臂金。”然而,随着时代的变化,也要求面点、小吃呈现相应的变化。烹饪工作者应当通过移植、借鉴、立异等方法恰当地使传统面点、小吃融入现代餐饮理念,并对其进行改革式的继承与发扬,从而创制出更具个性化、艺术化、科学化的新品种。 本系列将从各地面点、小吃品种的原料搭配、成形(型)成熟技法、制品风味特色、菜点组合形式等方面的变化分别进行探讨。此篇仅介绍原料配合上变化的实例。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输电线路施工中跨越各电压等级的运行线路,减少停电给用户带来的经济损失,同时又保证施工安全,满足施工及运行的要求,在“三变五线”500kV七(甸)一厂(口)线施工跨越运行的220kV果铝Ⅰ.Ⅱ回线路时,云南500kV电网建设首次采用绝缘索道式张力网架带电跨越封网设备取得了成功,创造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0.
提出了一种面向系统级封装(SiP)的片上和板级协同设计方案,提升了电路的ESD性能。该SiP系统集成了若干驱动放大器、ADC和电阻电容。虽然集成的芯片引脚均可满足2 000 V的HBM ESD能力,但因为封装尺寸为0402的高精度薄膜电阻会受到损伤,所以SiP仅能承受600 V的ESD冲击。在SiP中增加了高速开关二极管1N4148,以泄放ESD冲击电流,使得该SiP集成电路系统的ESD能力从600 V提升至2 500 V。片上与板级协同设计方法能显著提升产品的可靠性,可广泛应用于SiP产品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