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25篇
  免费   534篇
  国内免费   297篇
电工技术   573篇
综合类   434篇
化学工业   547篇
金属工艺   363篇
机械仪表   321篇
建筑科学   294篇
矿业工程   168篇
能源动力   130篇
轻工业   565篇
水利工程   157篇
石油天然气   170篇
武器工业   32篇
无线电   431篇
一般工业技术   319篇
冶金工业   1350篇
原子能技术   64篇
自动化技术   538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79篇
  2022年   212篇
  2021年   216篇
  2020年   182篇
  2019年   121篇
  2018年   131篇
  2017年   151篇
  2016年   135篇
  2015年   213篇
  2014年   269篇
  2013年   287篇
  2012年   374篇
  2011年   340篇
  2010年   350篇
  2009年   330篇
  2008年   380篇
  2007年   324篇
  2006年   281篇
  2005年   211篇
  2004年   185篇
  2003年   119篇
  2002年   110篇
  2001年   113篇
  2000年   75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287篇
  1997年   207篇
  1996年   149篇
  1995年   82篇
  1994年   52篇
  1993年   70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7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20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65篇
  1976年   138篇
  1975年   4篇
  1965年   2篇
  195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2 毫秒
41.
The course of diffuse peritonitis has been followed up in 219 patients, 20 of these with the reactive, 165 with toxic, and 34 with the terminal stages of the condition. Multiple-modality intensive care included, besides routine therapy, local abdominal hypothermia, UV irradiation of autoblood (UVIAB), and, if indicated, hyperbaric oxygenation (HBO) and hemoperfusion. In addition to clinical tests, immunobiochemical monitoring of medium-molecular peptide fractions MM1 and MM2 and index of their distribution, as well as of circulating immune complexes CIC1 and CIC2 and the levels of immunoglobulins IgA, IgM, and IgG were the criteria for assessing the severity of intoxication and efficacy of intensive care and for predicting the course and outcome of the disease.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HBO in combination with hemoperfusion, local abdominal hypothermia, and UVIAB have a positive impact on the clinical picture of the disease and on the time course of markers of endogenous intoxication and humoral immunity in patients with the terminal and toxic phases of diffuse peritonitis.  相似文献   
42.
艾云 《自动化应用》2012,(4):13-14,16
分析湖北黄龙滩水力发电厂3、4号水轮发电机自投运以来推力轴承瓦温度计引线频繁断线及温度量不能正常显示上传的原因,介绍相关改进优化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43.
针对高职院校校园网络目前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出了构建高职院校校园网络安全防护体系的解决技术与方案,保障校园网安全、稳定高效运行。  相似文献   
44.
泾河流域受土壤侵蚀的影响,水土流失较为严重,为对流域水土流失风险评估和防治等提供参考依据,根据1957-2017年泾河流域5个气象站点的日降水资料,运用ArcGIS空间插值、小波分析、R/S分析等方法,分析了该时段降雨量及降雨侵蚀力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泾河流域及各气象站点的降雨量与降雨侵蚀力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泾河流域降雨量与降雨侵蚀力年内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夏季,分别占全年的67.80%和52.86%;泾河流域年均降雨量和降雨侵蚀力分别为496.83 mm和1 481.24 (MJ·mm)/(hm~2·h),年际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且未来降雨侵蚀力将延续增加趋势,两者均在1996和2009年出现突变点且第一主周期分别为27和17 a;泾河流域降雨量和降雨侵蚀力在空间上均呈从西北到东南递增的趋势。  相似文献   
45.
46.
在科学与工程计算中,在数千上万核上,模拟包含上亿网格单元的模型通常输出TB量级的时变数据集。这些数据集包含多个时刻的数据,每个时刻的数据分布存储在数千个文件,单时刻的数据量达到几GB甚至几十GB。为了并行地可视化这种时变数据集,本文设计了基于网格片的层次化数据结构,基于该数据结构改进和优化了并行可视化流程和数据通信算法。在集成到可视化软件后,实现了两个应用的模拟结果可视化。实测数据表明,对于单时刻5GB和32GB的数据,在数十上百个处理器核上,从数据读入到获得体绘制结果的时间分别为19秒和80秒,交互操作为2秒到10秒;三维面绘制在数秒钟内,切片分析在2秒以内。  相似文献   
47.
氯乙酸是一种化学性质稳定的氯化消毒副产物,传统高级氧化技术对氯乙酸的降解效率低、矿化不彻底,拟采用强度高达3.13×10-6 Einstein/(cm2·s)(强度约合1000 mW/cm2,比传统高级氧化工艺中使用的紫外光强度高两个数量级以上)的紫外光作为光源,考察其对3种氯乙酸(一氯乙酸、二氯乙酸和三氯乙酸)的降解效果、影响因素和矿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紫外光降解技术相比,高强紫外光可高效降解氯乙酸,前者在360 min内对氯乙酸的去除率不足5%,后者可在50 min内实现99%以上的降解,且3者的降解速率关系为:三氯乙酸>二氯乙酸>一氯乙酸.高强紫外光对氯乙酸的降解过程遵循伪一级动力学,光强、pH和DO这3个光解反应影响因素中,pH对氯乙酸光解过程影响不大,但光强和DO对光解速率影响显著,光解的反应速率随紫外光子通量的提高呈一次线性增加,随着DO由1 mg/L增加至9 mg/L,光解速率提高1倍.此外,高强紫外光对氯乙酸的矿化过程彻底,几乎不产生中间产物,氯乙酸的矿化过程可能主要是通过脱卤和脱羧基两个反应路径实现,DO和pH对光解过程的影响从侧面佐证了氯乙酸高强紫外光光解路径.该结果表明,高强紫外光可有效降解光稳定物质氯乙酸,可为氯化消毒副产物的高效去除提供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48.
城市污水处理新型生物脱氮除磷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下,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的主要矛盾已由有机物的去除转向氮、磷等营养物的去除.而城市污水处理厂目前普遍采用的传统生物脱氮除磷工艺因其自身的特点及城市污水特征,导致氮、磷污染物去除效率无法满足愈发严格的国家标准.针对这种问题,通过对同步硝化反硝化、厌氧氨氧化、反硝化除磷、短程硝化反硝化这些新型技术及其研究现状进行介绍,探究新型生物脱氮除磷技术在城市污水处理领域中应用的优越性与合理性.并基于多菌群协同除污机理,结合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可持续发展现状,探索未来的技术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9.
针对某500 kV变电站在巡检过程中发现的避雷器绝缘缺陷,通过对比避雷器出厂试验、交接试验及巡检例行试验数据,初步判断为避雷器受潮。返厂对避雷器解体后,对防爆板、内部芯体、主要部件外绝缘筒进行了检测,发现明显放电痕迹,对内部芯体单元进行绝缘试验,最终判断为生产工艺问题导致避雷器内部严重受潮,引发其内部树枝状放电。对此提出加强对新投运设备的运行维护管理等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50.
提出冲压——刚度的耦合仿真方法,即用动力显式算法计算冲压,静力隐式算法计算回弹,用动力显式算法计算最终的刚度,给出耦合仿真过程中3个环节的实施过程及其关键技术点。应用本方法对双曲率的盒形件进行了刚度仿真分析,并和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取得了令人满意的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