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5篇
电工技术   33篇
综合类   16篇
化学工业   10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20篇
建筑科学   27篇
矿业工程   2篇
能源动力   2篇
轻工业   6篇
水利工程   10篇
石油天然气   11篇
无线电   19篇
一般工业技术   8篇
冶金工业   8篇
自动化技术   4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针对人脸关键点检测(人脸对齐)在应用场景下的速度和精度需求,首先在SSD基础之上融合更多分布均匀的特征层,对人脸框坐标进行级联预测,形成对于多尺度人脸信息均具有更加鲁棒响应的深度学习检测器MR-SSD。其次在局部二值特征LBF的级联形状回归方法基础上,提出了基于面部像素差值的多角度初始化算法。采用端正人脸正负90°倾斜范围内的五组特征点形状进行初始化,求取每组回归后形状的眼部特征点像素均方差值并以最大者对应方案作为最终回归形状,从而实现对多角度倾斜人脸优异的拟合效果。本文所提出的最优架构可以实时获得极具鲁棒性的人脸框坐标并且可实现对于多角度倾斜人脸的关键点检测。  相似文献   
32.
微钻的生产制造过程中,检测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面对市场对于特种头型微钻日益增长的需求,提出一种针对特种头型微钻的视觉检测方法。该方法通过拟合直线和拟合圆对刃面直径和芯厚的尺寸进行了测量,同时通过一种改进的直线拟合方法和NURBS样条曲线拟合方法,拟合出了刃面的标准轮廓,从而实现对微钻缺陷有无判断以及大小的计算,最后设计了可视化的软件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各种头型微钻的尺寸参数测量重复误差在0.02%以内,缺陷参数测量重复误差在2%以内;提出的方法具有可行,可靠,精确的特点,能快速且有效的满足特种头型微钻的视觉检测。  相似文献   
33.
依据电链锯工况条件,参照进口油品,制定了链条油的产品标准。以油脂基合成酯为基础油研制的链条油具有优异的生物降解性、润滑性能及低温流动性,产品性能与进口油相当。经实际使用表明,研制的链条油可满足电链锯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34.
对现有混凝土结构的几种常用地震破坏准则进行了简要的归纳与总结,结合一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求得配筋结构层间极限变形能力的基础上,利用弹塑性层间位移增大系数法直接统计层间位移的反应结果,采用变形破坏准则的一次二阶矩法对考虑非线性因素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可靠度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了这一方法的实施要点.  相似文献   
35.
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调整授课模式,通过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讨论、加强应用型素质培养理念以及设置合理的考核方式等手段,对《高技术纤维》课程的授课内容做出教学改革,力争使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学生有效地运用高技术纤维相关知识、技术,为解决其在化纤领域的实际问题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6.
在高烈度地区施工中,很多施工单位施工的依据来源为设计图和施工验收规范,但在实际施工时是不够的。对建筑抗震在各分项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处理措施进行了详细论述,以提高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并通过工程实例证明了处理措施的实用性,对今后在高烈度地区施工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7.
分析了变电站电压无功综合控制中九区图控制策略的主要缺陷,给出了一个基于模糊控制理论的变电站电压无功综合控制系统的设计算例,并采用MATLAB对所设计的考虑负荷变化的电压无功模糊控制以及九区图控制策略进行了仿真分析,得出模糊控制的效果要优于传统的九区图法,能有效地减少分接头的调节次数,改善变电站的功率因数。  相似文献   
38.
分析传统PI控制的优缺点,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对模糊控制和神经网络在高压直流输电系统阻尼调制中的研究现状进行全面的综述,重点分析这些研究所采取的技术路线和实现方式,指出存在的问题。对存在的问题,对进一步的研究动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39.
分别通过选择二氯甲烷和四氢呋喃为溶剂,使在含有两个活性羟基的4-硝基-2′,4′-二羟基偶氮苯(镁试剂)与对氯甲基苯甲酰氯的酯化反应中,镁试剂发生选择性的对位羟基取代,得到4-硝基-2′-羟基-4′-对氯甲基苯甲酰氧基偶氮苯。用1H-NMR证实了产物结构。结果表明,在含有分子内氢键的镁试剂参与的选择性酯化反应中,二氯甲烷比四氢呋喃更适合作反应溶剂,产率从15%提高到40%。  相似文献   
40.
以氯铱酸为主要的前驱体,采用加热分解法制备了不同Ru含量的Ir1-xRuxO2/Ti析氧阳极,并采用扫描电镜,循环伏安,恒电流电解,线性极化等测试手段对电极进行表征和测试。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当Ir,Ru的摩尔比为3∶2时,500mA.cm-2恒电流水解电位最低,为1.4V(vs.SCE);循环伏安测试表明,Ir0.6Ru0.4O2/Ti的伏安电量亦达到最高,达到1271mC.cm-2,析氧电催化活性点最多。SEM表面形貌进一步证实了Ru的加入使得电极的表面的多孔结构更加明显,当Ir,Ru摩尔比为3∶2时,电极表面颗粒最小,孔隙率最高,亦表明该电极的电化学活性表面积最大,电催化活性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