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3篇
化学工业   30篇
建筑科学   45篇
水利工程   8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31.
通过人工投加Cu~(2+)对驯化污泥进行破坏性实验,观察了Cu~(2+)对活性污泥氨氮、COD降解及其碘硝基四氮唑脱氢酶(INT-ETS)活性、比氧摄取速率(SOUR)、氨摄取速率(AUR)的影响。当加入1~10 mg/L Cu~(2+)时,受到影响的微生物系统和活性污泥可在后期的培养驯化中恢复其相关功能,指标可恢复至未投加Cu~(2+)时的水平;当Cu~(2+)质量浓度达到25 mg/L时,系统受到较为严重的破坏,无法自我修复。  相似文献   
32.
(AO)2-SBBR反硝化除磷工艺处理低碳城市污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碳源浓度城市污水的脱氮除磷一直是个难题,为此在AO-SBBR工艺中引入一个缺氧段而形成(AO)2-SBBR工艺,研究了AO-SBBR和(AO)2-SBBR对低碳源浓度城市污水中氮、磷的去除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进水BOD5/TN=3、BOD5/TP=17的情况下,(AO)2-SB.BR工艺比AO-SBBR工艺具有更好的同步脱氮除磷效果,对总磷的去除率达到了79.8%,对总氮的去除率从25.83%提高到51.26%,出水水质达到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一级标准。该工艺有效解决了低碳源浓度城市污水在同步脱氮除磷过程中有机物不足的问题,并在单一反应器中实现了反硝化除磷菌的增殖过程,反硝化除磷菌占聚磷菌的比例从14.82%增长到63.04%;反硝化除磷菌能够以低浓度的亚硝酸盐氮作为电子受体进行缺氧吸磷,如亚硝酸盐氮〉10mg/L则会抑制反硝化除磷菌的活性,而且这种抑制作用并不是瞬时的,至少要持续一段时间其活性才能恢复。  相似文献   
33.
利用黄孢原毛平革菌处理镉污染废水,考察了p H值、温度、Cd~(2+)初始浓度和生物接种量等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并分析了废水中镉的去除途径。结果表明,黄孢原毛平革菌对废水中的镉具有一定的去除能力。最佳处理条件如下:p H值为6、温度为30℃、接种量为1%、Cd~(2+)初始浓度为50 mg/L。在最佳处理条件下,对镉的去除率可达64%左右。在不同的Cd~(2+)初始浓度条件下,胞内镉富集量与镉总去除量的比值均小于13%,说明黄孢原毛平革菌去除Cd~(2+)是以表面胞外络合、离子交换、细胞外螯合等方式为主,而胞内富集起次要作用。  相似文献   
34.
同步硝化反硝化的持续稳定与供氧模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考察同步硝化反硝化(SND)的持续稳定性,以模拟污水为试验对象,于SBR反应器内研究了不同供氧模式下SND过程中氮转化规律和DO、ORP及pH值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恒定气量连续曝气(CA)模式下,SND持续稳定的时间及对TN的去除率随曝气量的增加而减小,DO、ORP和pH值的曲线上均出现了预示SND过程结束而完全硝化反应开始的折点;在恒定气量间歇曝气(IA)模式下,随曝气百分数(AF)的降低,DO、ORP和pH值的曲线上不仅没有折点出现而且均呈现趋于平直、稳定的趋势,同时对TN的去除率相应增加;在恒定DO浓度连续曝气模式下,当DO浓度从2.0 mg/L降至0.5 mg/L时,ORP和pH值的波动逐渐趋于稳定且对TN的去除率也随之增加.对上述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可知,具有低AF的IA和恒定低DO浓度的CA两种模式,不仅有利于低碳城市污水SND过程的持续稳定,而且还可节省曝气量.  相似文献   
35.
电镀中常用的酸铜工艺的水洗废水为强酸性,pH值超过了反渗透膜允许的范围,无法应用反渗透法进行浓缩回用于电镀槽。为此,采用全新的过冷水动态制冰技术,对酸铜工艺电镀水洗废水进行冷冻法处理。结果表明,一次冷冻结晶冰融水的溶质去除率超过90%,可满足一级水洗槽补充水洗水的要求;二次冷冻浓缩液达到电镀槽电镀液浓度的80%,可回用于电镀槽补充电镀液。  相似文献   
36.
常规絮凝工艺与加载絮凝工艺处理锌、铜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俊  朱佳  张朝升  韦伟 《广州化工》2012,40(18):1-4
以含锌废水和含铜废水为研究对象,在常规絮凝工艺和加载絮凝工艺中,对其处理含锌废水和含铜废水时pH的影响、混凝剂投加量的影响、以及助凝剂投加量的影响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其各自的最佳工况下,加载絮凝工艺比常规絮凝工艺对pH变化适应性更强,投药量更少,重金属去除效果更好,出水总锌、总铜、浊度分别稳定在1 mg/L、0.1 mg/L、0.5 NTU以下,远低于《广东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制标准》(DB4426-2001)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37.
AO工艺同步脱氮除磷效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A/O同步脱氮除磷工艺处理模拟污水,调整DO、HRT、内回流、进水污染物的浓度等影响因素,考察了该工艺单位活性污泥处理污水中TN、TP的能力。结果表明,当好氧区DO控制在0.6mg/L左右,HRT控制在10h,内回流比控制在1:1时,单位活性污泥处理污水TN、TP的能力最强,单位活性污泥TN去除速率达到14×10^-3mg/(L·mg MLVSS·h),单位活性污泥TP去除速率达到0.14×10^-3mg/(L·mg MLVSS·h),AO系统实现了同步硝化反硝化和反硝化除磷。  相似文献   
38.
曝气量对同时硝化/反硝化除磷工艺效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恒定曝气量、连续曝气的厌氧/低氧SBR反应器内,以碳源偏低的模拟城市污水为研究对象,考察了不同曝气量下的同时硝化/反硝化除磷(SNDPR)效能。当曝气量为40 L/h时,较其他三种曝气量能维持SNDPR的稳定,对TN和TP的去除率分别为79.9%和92.8%,PHB降解速率平稳,硝化和反硝化除磷速率相当,SNDPR脱氮除磷效能最佳。因此,在连续曝气模式下,曝气量过低或过高均不利于SNDPR的持续稳定,且当曝气量过高时,随曝气量的增加则SNDPR发生程度降低,持续时间缩短。同时,PHB降解速率的均衡也是实现稳定的SNDPR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39.
在厌氧/限氧曝气的序批式活性污泥反应器(A/OLASBR)中,模拟低碳源城市污水,考察了同时硝化/反硝化除磷(SNDPR)过程中COD、PHB、TP、TN和电化学参数等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TP和TN去除率达到93.7%和79%,厌氧段PHB与COD降解和磷释放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95 7和0.998 7,ORP和pH曲线上分别出现了谷点;限氧曝气段,PHB降解与TP和TN降解呈正相关,其相关系数为0.965和0.938,ORP曲线呈现平台,pH曲线上出现折点。因此,PHB作为SNDPR过程的碳源驱动力,其转化情况控制着SNDPR的稳定性,而ORP和pH曲线上"谷点"预示厌氧释磷结束,pH曲线的"折点"能指示反硝化除磷结束,同时也预示SNDPR的结束。  相似文献   
40.
序批式生物膜法短程硝化的实现及过程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常温27-29℃、pH7.0-7.5条件下,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短程硝化的试验表明:控制DO(2.0~3.0mg/L)和好氧时间可以实现稳定的亚硝酸盐积累。NO3^- -N始终在0.5mg/L以下,亚硝酸根积累率NO2^- -N/(NO2^- -N+NO3^- -N)大于98%;生物膜厚度影响短程硝化程度,单个膜片体积和干重较小的反应器对亚硝酸根积累量较多,氨氧化速率也较快,而两者较大的反应器对亚硝酸盐反硝化作用强,亚硝酸根积累量较少;DO和pH的这些变化规律,可以被用于判定短程硝化反应快慢速度和结束时间,实现短程硝化的过程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