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化学工业   43篇
机械仪表   1篇
轻工业   16篇
水利工程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5篇
自动化技术   2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不同施氮处理对烤烟生长和植物碱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田间试验、营养诊断与化学分析等方法,研究了2种氮肥优化措施对烟株氮素吸收和总植物碱积累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根据烟株最新平展叶硝酸根浓度诊断结果或根据烟株吸氮规律,决定氮肥施用量和施用时间,比常规措施减少施氮量20%~30%;调整氮肥施用时期,对烟株不同时期生物量积累的影响较小,但能够保证烟株在旺长期对氮素的吸收,明显减少烟株后期对氮素的吸收与积累,降低烟株总植物碱的合成与积累量,烤后烟叶内在化学成分较适宜。根据烟株氮素营养诊断推荐施氮,或根据烟株吸氮规律推荐施氮,均可减少烟株后期吸氮和降低总植物碱积累,同时能够保证烟叶品质。  相似文献   
12.
磷酸二铵是一种含w(N)18%、w(P2O5)46%、总养分可达64%的高浓度二元复合肥料。在养分上具有低氮、高磷、无钾的特点,因此,施在缺磷的土壤上效果特别好。它在我国的最初使用是20世纪80年代初,由于我国北方广大农业区土壤普遍缺磷,粮食作物产量较低,在各种作物上施用磷酸二铵增产效果都很明显。  相似文献   
13.
试论我国复混肥料的发展方向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借鉴发达国家复混肥发展的先进经验 ,根据我国复混肥发展的现状和国情特点 ,就中国今后复混肥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世界化肥发展特点和未来趋势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国际化肥生产和消费数据为依据,系统分析了世界化肥生产和消费的特征和未来发展趋势.从发展的历史看,世界化肥生产和消费整体经历了"增长-下降-再增长"3个阶段;从区域分布看,表现出发展中国家已经成为化肥生产和消费的主流、化肥消费转向人口和农业大国、化肥生产转向资源优势和消费大国等特点;品种结构的变化特点是氯化钾、尿素和磷酸铵等高浓度肥料消费量增长较快,而硫酸铵、硫酸钾、过磷酸钙等传统肥料在多数国家消费量降低;从未来发展趋势看,化肥生产与消费仍将保持增长,化肥产业布局将继续调整,全球化肥市场一体化进程加快,超大型的国际化肥企业控制市场能力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5.
中国合成氨生产能源消耗状况及其节能潜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氮肥行业的合成氨生产能耗总体偏高,能源消耗很大。在当前能源形势及社会条件下,合成氨生产必须要进行节能。因此,分析了中国合成氨生产的能源消耗状况及其在目标能耗下的节能潜力。2004年中国合成氨总耗标煤72112kt,吨氨平均耗标煤1659kg,变幅1052~3450kg,变异系数达到23%,平均能耗大型企业最低,中型企业最高。根据"十一.五"规划,若达到2010年的节能目标,需节能的合成氨总产量约占全国合成氨总产量的61.2%,则可节约标煤8814kt。另外,政策调整的节能潜力也很大,如果将30%,50%和70%的小型装置氨产量转移到大型装置,可分别节约标煤5055及8425和11795kt,若小型企业氨产量全部转换成大型企业生产,则可节约标煤16850kt;而如果我国合成氨全部是大型企业生产,则可节约标煤22099kt。  相似文献   
16.
氮素在土壤中的转化及其对烤烟上部叶烟碱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研究了烤烟生育期内植烟土壤中的氮素转化、供氮状况以及氮素对烤烟上部叶烟碱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无机氮肥可大幅度提高0~20cm深的土壤中的无机氮浓度,但维持时间较短;20~40cm深的土壤中无机氮的浓度受氮肥的影响较小;后期土壤供氮较多时易导致烤烟上部叶的烟碱含量过高。  相似文献   
17.
我国粮食主产区尿素供需时空特征及市场调控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重点从季节和作物角度对我国粮食主产区尿素供需状况作了深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粮食主产区尿素全年的总体供应量大于需求量,但季节间和区域间供需却不平衡。3月和7月是尿素消费高峰期,易发生供应不足,而尿素消费和生产区域分布不一致导致消费旺季供需矛盾更加突出,是导致价格波动和运输困难的主要原因。针对尿素供需矛盾,对我国化肥产业的宏观调控策略提出了一些想法,以期为我国化肥产业和农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我国磷肥需求预测及产业规划中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磷肥工业的迅猛发展对我国资源和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压力,为避免损失、提高效率,从科学的角度预测磷肥需求、指导行业健康发展是一项紧迫的任务。经过比较分析,认为与其它预测方法相比,从保持土壤肥力的角度预测中国磷肥需求更为客观。综合分析各项因素,发现中国磷肥需求最高点不应超过12500kt,2010年我国磷肥需求应控制在11000~12000kt。目前国内的供应量已经基本满足需要,不能再盲目扩大生产,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中提出的14500~15100kt的目标量过高,应该适当下调。  相似文献   
19.
结合当前肥料市场和农业生产实际,通过实例分析,论述了开发基肥型专用复混肥的意义、理论基础和技术途径,强调这种肥料应该成为我国复混肥开发的重点。  相似文献   
20.
中国化肥产业现状与近期走势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2007年是我国化肥产业重要的转折时期,分析表明我国化肥产业面临的机遇很多,挑战也很大。目前国际市场需求迫切,国内资源产业蒸蒸日上、技术装备日臻成熟、龙头企业竞争力增强,但是也存在着产业优惠政策取消、产品结构调整、产业投资过热、市场体系建设不完善、化肥需求不明等挑战。预计今后几年中国化肥产业的基本走势将呈现氮肥、磷肥产业分别“硬着陆”和“软着陆”、钾肥产业维持现状、市场体系迟缓建设、农业需求拉动力减弱的基本态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