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9篇
电工技术   25篇
综合类   20篇
化学工业   21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5篇
矿业工程   4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1篇
水利工程   129篇
武器工业   2篇
无线电   2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通过对前人有关稠密固液两相流管道絮凝过程的研究回顾与分析,基于管道中流体运动处于紊动状态这一事实,推导出了新的管道中稠密两相流体紊乱的平均流速梯度G(即絮凝强度)的计算公式,克服了以往有关教科书存在的物理概念和数学推导方面的缺陷。利用该公式并结合试验对管道絮凝过程的最佳GT值进行了研究,得出当GT=60-120时,稠密固液两相流管道絮凝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2.
以自制的1,4-二氨基-3,6-二硝基吡唑[4,3-c]并吡唑(DADNP)为原料,经硝化反应合成了1,4-二硝胺基-3,6-二硝基吡唑[4,3-c]并吡唑(DNANP),DNANP与有机胺经中和、复分解等反应制备了12种有机含能盐,采用红外光谱、~1H NMR、~(13)C NMR、元素分析及质谱等方法表征了目标物的结构;获得了DNANP·CH_3COOH的单晶并进行了晶体结构解析;采用DSC分析了DNANP及其含能盐的热性能。采用Gaussian 09程序的CBS-4M方法和Kamlet-Jacobs爆轰方程预估了目标化合物的爆轰性能。结果表明,DNANP及其12种含能盐的热分解峰温度分别为133.28,176.66,178.45,155.52,156.90,144.78,160.86,155.60,159.05,198.90,158.10,173.06℃和157.41℃;其密度介于1.71~1.92 g·cm~(-3),爆速介于7.690~9.463 km·s~(-1),爆压介于25.9~41.8 GPa,表明,DNANP及其有机含能盐是一类性能较好的高能量密度材料。  相似文献   
83.
以自制的2-偕氯肟基吡嗪为原料,经分子间二聚环化反应合成了具有对称取代结构的氧化呋咱化合物——3,4-二(吡嗪-2'-基)氧化呋咱(BPF);利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1H NMR、13C NMR)、元素分析及质谱等分析表征手段确定了目标化合物BPF的结构;初步探讨了分子间二聚环化反应机理;优化了二聚环化反应的合成工艺条件;利用差示扫描量热(DSC)、热重分析(TG-DTG)等方法研究了目标化合物BPF的热分解机理。结果表明,二聚环化反应的较佳工艺条件为:以乙醚为反应溶剂,质量分数为3%的Na2CO3水溶液为缚酸催化剂,Na_2CO_3加入摩尔量为理论量的1.10倍,在2~10℃反应4 h,收率为75.6%;热分解机理结果显示,目标化合物BPF的热分解首先发生在氧化呋咱环中N—O键的开裂。  相似文献   
84.
采用近红外水分在线测量装置(简称为水分仪)对黑索今连续干燥工艺系统中黑索今的含水量进行了在线实时检测。阐述了该水分仪的组成和原理以及装置调试和标定的方法步骤结果.给出了该水分仪在黑索今连续干燥工艺过程中的实际应用、检测数据及结果分析。试验证明,该水分仪在黑索今连续干燥工艺系统中,在线实时测量黑索今低水分段的含水量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5.
黄河游荡型河段河势变化数学模型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通过解决水流横向输沙模拟、滩岸在水力冲刷与重力坍塌作用下的变形计算及其数值计算的适应性等关键性难题,首次开发出了可模拟黄河游荡型河道河势变化的数学模型.初步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反映游荡型河流河床的演变特征,可用于黄河下游游荡型河道河势变化的模拟计算.  相似文献   
86.
珠江口虎门水域洪季大潮的水沙特点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04年洪季大、中潮期间,用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ADP)和传统观测方法对珠江口虎门水域水流、悬沙浓度及底质粒度进行了现场多点同步观测。本文基于观测资料,分析总结了该地区水流、泥沙运动特点及河床演变规律。结果表明,虎门口潮汐水流的特点有利于保持伶仃洋交椅湾和东滩的缓慢淤积速度;洪季凫洲水道的水流过程对虎门深槽影响较小,上游来沙易于通过虎门口向外输移,但对鸡抱沙围垦区东北角有冲刷影响,同时对舢板洲一侧有淤积压力。  相似文献   
87.
引海水冲刷黄河下游河槽的数学模型计算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本河段典型的长系列的水沙过程,从典型断面的河床冲淤、河道水位等方面对准二维非恒定水动力学泥沙数学模型,进行了验证计算,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引海水冲刷黄河下游河槽”模拟计算。其结果表明,注入海水后有明显的冲刷河槽效果。例如,在引海水1000m3/s和黄河典型来水来沙的组合条件下,注入点(西河口)以下河道沿程冲刷65km,3000m3/s时水面比降变化幅度为5.9‰~10.1‰;注入点以上溯源冲刷121km,注入点附近3000m3/s时水位降低最大值为2m左右。  相似文献   
88.
黄河河口自然状况特殊,仅黄河口治理及其三角洲湿地保护这方面,即可说明山东对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具有不可替代性.研究表明:(1)应在竭力维持清水沟流路稳定前提下,将刁口河流路作为防洪与生态补水的辅助流路,使黄河三角洲成为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海草沙综合治理、系统治理的典范.(2)宽河段应采用"两道防线"布局与河道生...  相似文献   
89.
防止极石走失是保证险工埙岸安全的关键。本文通过局部动床模型试验。对散抛石护根,围护四面体,灌注桩挡护,混蔓土铰链沉排护根及沉箱护根五种方案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出一种新的防护造径——网罩护根,该方案能够满足四个条件:(1)整体性强;(2)局部适适应变形;(3)便于施工;(4)造价低,因而有较大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90.
黄河高含沙洪水模型的相似条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含沙洪水模型相似律的研究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通过试验和理论分析,从挟沙水流运动及泥沙运动等方面研究了高含沙洪水模型的相似律,并就模型沙的选择及含沙量比尺的确定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所提出了模型相似律得到了黄河高含沙洪水的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