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3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8篇
电工技术   58篇
综合类   24篇
化学工业   53篇
金属工艺   16篇
机械仪表   18篇
建筑科学   4篇
矿业工程   8篇
能源动力   1篇
轻工业   18篇
水利工程   16篇
石油天然气   8篇
武器工业   1篇
无线电   17篇
一般工业技术   29篇
冶金工业   13篇
自动化技术   4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通过沉淀法成功制备了Ag2CO3/WO3复合光催化剂。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对所制备的样品进行了表征。通过在可见光(λ420nm)下降解水中的甲基橙来检测样品的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Ag2CO3/WO3的光催化活性和稳定性都高于纯相Ag2CO3,其原因是Ag2CO3导带上的光生电子易于向WO3上转移,提高了光生载流子的分离效率,也使得光生电子不再将Ag2CO3中的Ag+还原为Ag。  相似文献   
32.
改性竹炭对水溶液中Cu(Ⅱ)、Cd(Ⅱ)的吸附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同方法对竹炭进行改性,寻求吸附效果最好的改性产品,并研究其对溶液中Cu2+、Cd2+的吸附性能,考察了吸附时间、溶液pH值、吸附温度和溶液初始浓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同时与未改性竹炭的吸附性能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相同条件下,氧化改性竹炭对Cu2+、Cd2+的吸附效果明显优于其他方法改性竹炭和未经改性的竹炭。吸附温度为15℃、25℃、45℃时,氧化竹炭对Cu2+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6.653mg/g、6.702mg/g和7.897mg/g,而氧化竹炭对Cd2+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1.700mg/g、1.826mg/g和2.282mg/g。氧化改性竹炭对Cu2+、Cd2+的吸附均符合Freundlich方程和Langmuir方程。实验证明,氧化竹炭是一种应用前景广泛的重金属离子吸附剂。  相似文献   
33.
以TiGeW12O40/TiO2为催化剂,对硬脂酸[CH3(CH2)16COOH]与葡萄糖(C6H12O6)的液相酯化反应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反应时间、酸糖摩尔比、带水剂用量等对合成葡萄糖硬脂酸酯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硬脂酸与葡萄糖摩尔比1.2:1、催化剂用量占反应物总量的6%、反应温度110℃、反应时间2h、带水剂甲苯用量20mL条件下,葡萄糖硬脂酸酯的收率为89%。  相似文献   
34.
35.
硅橡胶热刺激电流试验参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研究硅橡胶的耐电蚀性能,利用TSC系统测试了硅橡胶合成绝缘子在不同试验参数下的TSC特性。试验结果表明,极化电压、极化温度和极化时间等均对硅橡胶的TSC特性有一定影响,主要体现在低温区曲线形状的变化及最大幅值的出现;计算所得陷阱电荷量随极化电压、极化温度的变化呈现出倒“V”字型,随极化时间的增加呈现饱和趋势。理论分析表明,入陷电荷量及其与硅橡胶内部荷电粒子的相互作用因外加试验条件的改变而不同,因此所得TSC曲线也不同;结合计算所得陷阱电荷量,为后续试验确定了合适的TSC试验参数。  相似文献   
36.
37.
以龙蒿精油为芯材,壳聚糖为壁材,采用离子凝胶法制备龙蒿精油纳米胶囊。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芯材与壁材质量比、壳聚糖溶液的pH、三聚磷酸钠与壳聚糖的质量比对龙蒿精油包埋率的影响。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和响应面分析优化纳米胶囊制备工艺,建立影响因素的二次回归模型。采用透射电镜、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差示扫描量热仪对所制备的纳米胶囊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响应面优化得出龙蒿精油纳米胶囊的最佳制备工艺为芯壁比2∶1、pH 3.5、三聚磷酸钠与壳聚糖的质量比0.4∶1.0,该条件下龙蒿精油纳米胶囊的包埋率为43.67%。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证实龙蒿精油被成功包埋;透射电镜观察纳米胶囊呈较规则圆形,平均粒径约为40nm;差示扫描量热分析表明龙蒿精油纳米胶囊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38.
在高能扣式碱性锌锰电池负极集流体表面制备出一种性能良好的高氢过电位材料Zn-In合金.采用线性扫描阴极极化曲线、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能谱分析(EDS)、交流阻抗(EIS)及电池气胀高度检测等方法研究Zn-In合金材料的性质、各组分的含量以及对电池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Zn-In合金材料显著提高了集流体析氢过电位,从而有效地抑制电池气胀, 改善电池性能,同时降低生产成本,且对环境友好,因此用于代替In电沉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9.
拓扑量子材料具有非平庸的拓扑表面态,并且对于材料的杂质、缺陷或无序具有很高的鲁棒性,因此在能源转化与存储领域中备受关注。简要介绍了拓扑量子材料的分类及相应的能带结构,同时结合近十年来拓扑量子材料在能源转化与存储领域中的应用发展,阐述了拓扑量子材料在水分解、电池、超级电容器和乙醇氧化等应用领域中的研究进展。总结了拓扑量子材料在能源转化与存储领域中现存的挑战,并对未来的新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0.
采用电子舌技术和多变量统计学方法相结合的手段,对不同发酵阶段红曲黄酒的滋味品质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发酵过程中红曲黄酒的基本味均会发生显著的变化,其中发酵0~3 d时其变化最为明显。通过非线性多维标度分析和聚类分析发现,按照滋味整体结构相似性的大小可将其发酵过程划分为0~3 d,3~9 d和9~15 d三个阶段。通过多元方差分析发现发酵3~8 d和9~15 d的红曲黄酒其滋味品质整体结构存在显著差异,使用冗余分析进一步分析发现该差异是由于鲜味、丰度(鲜味回味)以及涩味等三个指标导致的。由此可见,发酵3~9 d可能是红曲黄酒滋味品质形成的关键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