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化学工业   2篇
金属工艺   2篇
建筑科学   1篇
矿业工程   9篇
能源动力   3篇
水利工程   4篇
石油天然气   54篇
自动化技术   1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1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81.
石墨烯因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而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但在石油工程领域的应用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介绍了石墨烯及其衍生物的物理、化学特性,分析了石墨烯在油气探测技术、井下工具、井下流体、提高采收率技术和油水分离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和应用情况,指出石墨烯在石油工程领域的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强基础理论攻关、拓展石墨烯在石油工程领域的应用范围、加快石墨烯在油气行业的大规模推广应用,以引导油气行业新技术革命和促进我国油气资源的经济高效开发。这为促进石墨烯及其衍生物在石油工程领域的快速应用和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2.
当前网络工程中的数据库应用系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运行效率不高的缺点。本文基于我们近几年来在网络工程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方面的研究工作,提出了网络工程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技术,以求在实际应用中,较好地提高网络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83.
测井声波预测岩石力学特性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室内测定岩石声波速度、可钻性、硬度、单轴抗压强度试验的基础上,利用回归分析方法,探索声波速度与岩石机械破碎性能参数之间、地面声波速度与井下测井声波速度之间相关关系,建立了利用测井声波速度预测地层岩石机械破碎性能参数的数学模型,介绍了预测剖面及资料验证结果,并将这一方法用于计算PDC钻头可钻性以及中国南方海相碳酸盐岩地层的岩石力学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声波测井资料预测岩石工程力学特性参数是可行的,而要提高地层岩石工程力学特性参数的预测精度,必须区分岩性剖面类型.  相似文献   
84.
通过分析负脉冲钻井液压力脉冲传输原理并结合现场使用的经验,研究和总结了负脉冲MWD钻井液压力脉冲信号传输过程中的衰减及干扰因素,对负脉冲MWD的现场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5.
介绍了分支井的技术特点及其在国内外的应用情况,分析认为国内分支井应用面临的主要技术难题有分支井眼参数设计、分支井叉口部位的处理以及分支系统设计的尺寸限制3个方面,总结了国内在分支井领域的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提出预开窗分支井、地面塑性预成型的6级分支井系统与智能完井技术结合是分支井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6.
M-I SWACO公司是世界一流的专业化石油工程服务公司,钻井液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1971年以来公司钻井液专利申请数量振荡上升,到2008年前后达到顶峰;围绕控制井壁稳定钻井液技术,公司在全球申请45件专利,其中专利保护集中于钻井液处理剂与体系。针对胺类处理剂,M-I SWACO形成了比较全面的专利保护。采用专利地图分析了该公司的专利技术主题分布情况;利用引证树形象化地显示出专利引用在先专利和被其后专利引证的信息。通过分析核心专利,借鉴专利申请策略,有助于国内企业拓宽技术开发思路,增强技术保护程度。  相似文献   
87.
胜利油田的复杂潜山油藏地层埋藏深、地质年代跨度大,裂缝孔洞发育,压力体系复杂,可钻性差,导致机械钻速低,复杂情况多,油气层伤害严重等问题。通过优化井身结构、使用高效能钻头和应用防斜打快技术等,有效地提高了钻井速度和井身质量。采用无固相聚合醇钻井液,泡沫、充气技术,微裂缝复合暂堵以及欠平衡技术等,能够有效保护和准确评价复杂潜山储层。通过改变水泥浆性能和水泥浆胀封管外封隔器等工艺,有效克服了固井过程中的水泥浆漏失,满足了分层开采及酸化压裂的需要。提出利用欠平衡水平井和分支井技术提高钻探效果的建议。  相似文献   
88.
川东北地区井斜因素与防斜打快技术方案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王敏生  李祖奎 《钻采工艺》2007,30(2):132-134
直井钻探井眼易斜是制约我国川东北地区钻井速度的主要技术难题之一。分析认为地层倾角大、岩性变化大、岩石可钻性级值高以及钻井方式单一、技术措施不合理是易发生井斜的主要因素。推荐利用φ279.4大尺寸钻铤塔式钻具组合、“PDC+单弯马达+MWD”复合钻进、利用地层自然造斜规律以及采用自动垂直钻井技术等技术方案进行现场应用,试验效果较好。建议充分利用地层自然造斜规律,通过改变井口位置,将直井改变为定向井钻探,有效减小施工中井斜问题的困扰,提高钻探效率。  相似文献   
89.
钻完井作为油气勘探开发中主要的碳排放阶段,是实现净零排放的重要环节。总结了油气全产业链碳排放足迹及主要油田技术服务公司碳减排的动向,分析了钻完井作业碳减排的发展方向,认为其主要包括升级改造钻机与压裂泵车动力系统、提升装备动力管理自动化水平、加大储能技术在钻完井中的应用力度、推广钻完井自动化与远程决策系统、探索钻完井作业与海洋新能源耦合等,结合国家和油气企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以及钻完井技术水平,提出了实现钻完井作业过程碳减排的建议,即聚焦油气勘探开发碳排放足迹,强化钻完井全过程碳排放管理、推进钻完井全过程低碳化转型、提升钻完井作业效率、探索海洋新能源利用。研究结果与建议对加快推进钻完井作业过程碳减排、实现我国低碳转型承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0.
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制定了碳中和减排目标。油气作为传统化石能源,低碳转型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通过技术创新与管理来减少碳排放已成为行业共识。在此背景下,绿色低碳油气开发工程技术也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值得我国学习和借鉴。在阐述油气开发工程技术低碳发展行业背景的基础上,分析了绿色低碳油气开发工程技术的发展趋势,结合碳中和背景下我国油气行业发展面临的挑战,提出了油气开发钻井提速提效工程技术、数字化智能化油气开发工程技术、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油气开发节能减排与尾废利用技术和油气与新能源耦合技术等绿色低碳油气开发工程技术发展方向。围绕这些技术发展方向涉及的关键技术进行攻关与推广应用,尽快形成适用于我国的绿色低碳油气开发工程技术系列,对于实现净零排放目标和整体经济效益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