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1篇
电工技术   4篇
综合类   7篇
化学工业   28篇
金属工艺   2篇
机械仪表   2篇
建筑科学   4篇
矿业工程   6篇
能源动力   3篇
水利工程   11篇
石油天然气   8篇
无线电   3篇
一般工业技术   1篇
自动化技术   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比降———面积法测流,是根据河段实测的水位、断面等资料,用水力学公式计算河段瞬时流量的方法。本法的特点是:经济、简便、安全、迅速,能测到瞬时流量。它不但是当流速仪法和水面浮标法测流遇有困难时一种不可缺少的测流措施,对于常年进行流量测验的一般河道站,通...  相似文献   
62.
浅谈如何进行颗粒分析站网的精减石家庄市水文水资源勘测局王翠华廖素琴水利系统的泥沙颗粒分析工作已有多年历史了,很多颗粒分析站都积累了二三十年的泥沙分析资料。这些资料都有较好的代表性和连续性,且单、断颗之间的相关关系都不错,基本上满足了水利工程及其它工程...  相似文献   
63.
非线性层析静校正在川西地区资料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川西地区近表层结构复杂,存在较严重的长波长静校正问题。折射静校正、折射层析静校正、初至时间层析静校正由于其使用的模型较简单或反演结果不稳定等原因,不能很好地解决该地区的静校正问题。为此,将非线性层析静校正方法用于川西地区地震资料的处理中。影响非线性层析效果的因素较多,采用以下措施来保证非线性层析静校正质量:①通过自动拾取、交互修改和质量控制等手段提高初至时间的拾取质量;②用延迟时方法联合表层调查资料建立较合理的初始模型;③用道间距作为网格单元的尺寸;④在反演中使用梯度项和光滑项进行约束。反演后的结果与实际情况吻合,单炮记录的质量得到了较大的改进,消除了叠加剖面中层位错断现象,资料品质得到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64.
浅谈档案开发与利用的作用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档案开发与利用对档案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档案工作者应解放思想,提高档案开发与利用的认识.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优化馆(室)藏档案结构、提高馆藏的利用率以及提高档案工作者的素质是做好档案开发与利用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65.
过氧化氢、臭氧和羟基自由基等是介质阻挡放电过程中产生的主要活性粒子,其中过氧化氢对水中污染物质的去除起重要作用。为考察多高压电极介质阻挡放电反应器对放电过程中过氧化氢浓度的影响,采用线筒式三相介质阻挡放电反应器,用正交实验研究了高压电极材料、数目以及高低压电极间距的改变对过氧化氢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影响过氧化氢浓度的因素显著性顺序为电极种类、高低压电极间距、电极数目;当3根直径为3mm的不锈钢丝作高压电极且高低压电极间距为13 mm时,系统产生的过氧化氢浓度最高;在最佳的系统条件下,提高空气流量、峰值电压和放电频率,降低电导率都有利于过氧化氢的生成。系统产生的最高过氧化氢浓度为64.2μmol/L。  相似文献   
66.
王翠华 《建筑》2007,(19):32
随着国家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建筑业的国际承包工程越来越多,且目前工程庞大,结构复杂,投资多,要求高,工期长,不确定因素难以预  相似文献   
67.
采用生物活性炭纤维小球处理养殖池塘水体中氨氮,研究了不同浓度的氨氮去除情况。结果表明:在1~7 d,5、25、50 mg/L的氨氮去除效果均呈上升趋势,最佳去除率分别达到了85.4%、79.5%、76.7%;在8~14 d,对氨氮的去除效果均处于一个波动过程,但在14 d内,去除率分别保持在74%、65%、63%以上;在15~21 d对氨氮的去除效果均呈下降趋势。生物活性炭纤维小球在处理氨氮过程中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也是处于变化的动态过程。通过多次反复筛选,从生物活性炭纤维小球中筛选出对氨氮具有较强去除效能的优势菌。通过对菌株的个体形态特征、菌落形态特征进行观察,最终确定2种优势菌为硝化菌和恶臭假单胞菌。对2种优势菌的生态影响因子研究表明,最适宜的温度为25~35℃,适宜的pH为中性及偏碱性。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硝化菌对氨氮的去除效果优于恶臭假单胞菌。  相似文献   
68.
应用AMSR-E微波遥感数据进行土壤湿度反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有效解决大尺度区域土壤水分时、空间变化监测问题,在总结了被动微波遥感反演土壤湿度规律的基础上,基于先进的AMSR—E星载被动微波遥感数据,提出了利用双谱模型计算土壤表面发射率的计算方法.首先需要由双站散射系数计算反射率和发射率,然后应用人工神经网络反演土壤湿度,实现了在随机粗糙面状况下基于被动微波遥感的土壤表面水分反演,并在实验区进行了成功的应用.结果表明:其成果对于利用星栽被动微波遥感反演土壤湿度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69.
CDIO工程教育理念是国际工程教育与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本文通过对现代工程教育的再认识,以课程群为突破口,在传统工程教育与CDIO工程教学理念进行充分融合的基础上,构建了以化工过程热工项目设计为载体、以课程群为依托、以培养化工流程工业能动类工程师为导向的能动类一体化课程体系,为CDIO教育模式在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实践及应用性人才培养提供参考思路。  相似文献   
70.
旨在研究B形翼和柱形涡发生器组合后强化矩形螺旋通道内流体换热的特性。采用CFD模拟的方法分析了量纲一曲率κ、B形翼攻角α对螺旋通道内流体流动和换热的影响,并利用综合强化因子G表征组合涡发生器的综合强化效果。结果表明:B形翼改变了柱后二次流的结构,在柱后截面的中心区域形成一对方向相反的附加涡,减小了柱后尾迹区的尺寸,增大了柱后流体的温度梯度,强化了传热;在所研究范围内,α增大,组合涡发生器强化传热效果先增大后减小,在攻角α=40°—45°时强化传热效果最优;α一定,κ值越小,组合涡发生器的强化效果越好,相对于只有柱时,其Nu提高了56.45%—69.08%,G提高了24%—3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