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篇
电工技术   3篇
化学工业   4篇
金属工艺   5篇
机械仪表   7篇
建筑科学   8篇
轻工业   7篇
水利工程   7篇
无线电   7篇
一般工业技术   7篇
冶金工业   4篇
自动化技术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针对FSEC赛事规则及赛车整体性能需要,研究设计了一种双电机动力系统,提出一种电子差速控制策略。对双电机动力系统电机参数、传动比和动力电池组容量及组数进行匹配设计; 并在Cruise汽车仿真软件中建立仿真模型,对搭载双电机动力系统的FSEC赛车进行动力性和经济性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动力系统满足预期确定的性能指标,验证了双电机动力系统设计的合理性,研究对电动赛车动力系统设计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2.
以乙酸锌(Zn(CH3COO)2)和草酸(H2C2O4)为原料,采用直接沉淀法,分别在水相和有机相中,制备出两份纳米氧化锌.以它们作为光催化剂,考察了酸性红G水溶液在可见光下的褪色实验和N,N-二甲基乙酰胺(DMAC)水溶液紫外光催化降解实验.实验结果表明:(1)直接沉淀法制备的两份样品,经X衍射和扫描电镜分析是纳米氧化锌;以它们作为光催化剂,都能使酸性红G,在可见光下褪色,褪色速率与ZnO纳米粒度有关.(2)加入纳米氧化锌能够提高DMAC水溶液的紫外降解速率;降解过程中发生了去甲基化反应,产物是N,N-二甲基甲酰胺.  相似文献   
53.
田硕  李哲  卢兰光  欧阳明高 《电池》2008,38(1):27-30
结合动力蓄电池在混合动力汽车(HEV)上的应用特点,分析了最大充放电性能的影响因素和描述方法,并使用车辆在城市和高速道路上的运行情况统计数据设计了新的实验程序,包括长持续期(30 s)和短持续期(10 s)两部分.对Optima D34型12 V 55 Ah VRLA电池进行的实验结果表明,长短持续期的充放电性能相差很大.对于HEV,应将长持续期和短持续期性能区分对待.  相似文献   
54.
目的 获得2024铝合金在不同喷丸参数下壁板外表面的变形规律。方法 选取喷丸气压、移动速度、预应力3个工艺参数作为正交试验因素进行预应力喷丸成形正交试验,研究在不同参数组合下单筋件的变形规律。结果 工艺参数按对单筋件变形量影响程度从大到小的顺序依次为:移动速度、预应力和喷丸气压。获得了2024铝合金单筋试验件喷丸成形后曲率半径与气压、移动速度和预应力之间的回归方程,其拟合值与试验值偏差小于12.6%。结论 获得了喷丸成形工艺参数对单筋件弯曲变形的影响规律,建立了工艺参数与曲率半径的回归方程,可为今后带筋壁板零件的喷丸成形工艺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5.
利用制备的黄秋葵籽粕蛋白为原料,采用酶解法以获得具有抗氧化活性的多肽,为黄秋葵籽粕的精深加工提供理论依据。首先进行蛋白酶的筛选,选取最佳的碱性蛋白酶对碱溶酸沉法制备的黄秋葵籽粕蛋白进行酶解;以水解度和DPPH自由基清除力为指标进行单因素试验,分别考察底物浓度、酶解时间、加酶量、pH值和酶解温度对制备抗氧化活性肽的影响;然后应用响应面法,以DPPH自由基清除力为响应值,对黄秋葵籽粕蛋白抗氧化肽的制备工艺进行优化,确定的最佳制备工艺参数为:底物浓度0.7%、酶解时间3.8 h、酶用量6%、酶解温度50℃和pH 8.0。抗氧化试验结果表明,制备的抗氧化肽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为50.83%。  相似文献   
56.
针对大部分工业机器人结构需要满足Pieper准则无法直接补偿所有运动学参数误差的问题,提出一种两步误差补偿方法。首先,基于修正的D-H法和微分运动学建立机器人定位误差模型,建立机器人末端绝对定位误差与运动学参数误差之间的表达式;其次,利用最小二乘法迭代求解出运动学参数误差,并将可直接补偿的运动学参数误差直接补偿到机器人D-H配置参数中,将剩余的其它运动学参数误差转换为关节转角补偿值进行间接补偿;最后,搭建实验平台,在川崎RS010NA六自由度工业机器人上进行两步误差补偿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通过两步误差补偿后机器人末端平均绝对定位误差由5.419 4 mm下降到1.160 5 mm,平均绝对定位精度提高约80%,该方法有效地提高了机器人的绝对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57.
58.
刘杨  田硕 《中国科技博览》2013,(18):620-620
本文介绍和利时DCS系统在余热锅炉控制中的实际应用,网络通讯实时稳定。  相似文献   
59.
小城镇在区域交通系统中的功能和定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田硕  曹荣青 《山西建筑》2006,32(6):13-14
对小城镇性质和规模的确定方法进行讨论,针对小城镇自身的具体特点和比较优势来明确小城镇的自身定位,突出特色,根据小城镇在区域中所处的交通位置及在城镇体系中的重要度,正确对其定位,使其自身与在城镇群中的定位互动起来。  相似文献   
60.
为了探究全进口矿条件下褐铁矿在烧结工艺中的合理配置,实现褐铁矿的高效利用以进一步提铁降本,针对S钢铁公司500 m2大型烧结机实际原燃料条件,基于试验用铁矿粉的常规理化性能和高温烧结基础特性开展了不同褐铁矿配比的烧结杯试验研究,结合Factsage 7.1热力学软件,模拟计算了不同褐铁矿配比条件下的黏附粉含量和理论液相生成量及性能,并采用矿相显微镜分析了烧结矿的显微结构,探明了褐铁矿与赤铁矿和磁铁矿的优化搭配规律。研究表明:澳大利亚褐铁矿具有粒度粗、矿化能力弱,同化温度低、黏结相强度差、吸液性强的特点,当褐铁矿质量分数由45%增加至55%时,提高磁铁精矿OD矿的质量分数至15%,同时降低OC矿质量分数至10%,烧结矿转鼓强度和低温还原粉化性能等指标达到最优,这是由于一方面提高磁铁精矿配比不仅具有增加黏附粉比例、改善液相生成数量和性能的作用,而且可以均匀液相分布,消除过熔现象;另一方面,增加磁铁精矿配比可以改善烧结料球的粒度组成,减少褐铁矿吸液量,提高烧结矿强度。因此,在高褐铁矿配比条件下,增加适宜的磁铁精矿配比有利于稳定烧结矿质量,全面改善烧结矿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