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4篇
建筑科学   1篇
矿业工程   3篇
轻工业   2篇
水利工程   1篇
石油天然气   1篇
自动化技术   1篇
  2023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0 毫秒
11.
陈华强  祁士华 《矿产勘查》2023,14(12):2352-2365
广东惠州市黄沙洞地热田位于中国大热流异常区的东南沿海区。2013年首次在该地区钻探发现广东省内温度最高地热井,地热井井口自流水温98.2℃,井底测得最高水温118.2℃。2018年施工的惠热1#于2900 m测得热水温度为127.7℃,井口最高稳定温度118℃,最大流量137 m3/h。深部热储温度采用无蒸汽损失石英温标计算为142.4℃,指示地热资源成藏潜力巨大。本文为探究该地区高温地热成因,结合区域地质构造特征、地球物理信息、岩石地球化学、气体地球化学、深部钻探信息,提出了高温地热区深部潜在地幔物质上涌现象为主要控制因素。研究区处于高重力异常区的北缘,处在线性重力阶梯带上,航磁异常显示深部存在隐伏岩体。高温地热井周边深部软流圈出现一定面积的垂向带状高导低阻体异常,反映可能有大规模的地幔上涌现象,且存在有较高的壳幔热流值,中下地壳可能存在热扰动的地质结构,紫金—博罗及莲花山深大断裂对软流圈的隆起具有一定的控制作用。研究区花岗岩多数显示为变杂砂岩部分熔融,少数为角闪岩和变安山岩部分熔融,指示研究区花岗岩存在地幔物质的加入。研究区浅层地下冷水稀有气体的比值R/Ra(4He/20Ne)/(4He/20Ne)air均大于1,显示出地幔上涌影响。研究区内存在生热率较高的花岗岩体,但出露规模不大,年龄为150 Ma左右,花岗岩生热率虽然较高,但岩体的生热率不足以形成较高的大地热流背景值。惠热1#深部钻探在2000 m发现基性辉长岩脉,与晚侏罗世二长花岗岩侵入接触关系明显,为深部地壳或上地幔的玄武质岩浆经侵入作用形成。黄沙洞地区高温地热的成因主要是软流圈上侵造成的上地幔的热对流。  相似文献   
12.
金属矿山开采往往造成矿山土壤严重的重金属污染,以铅锌矿为例,阐述了重金属污染的产生和赋存状态、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重点介绍了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治理措施,介绍了超富集植物筛选方面国内外的有关研究进展,指出了目前尚未解决的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必须改变 我国还没有完全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协调、难循环、低效率"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建国50多年来,我国的GDP增长了10多倍,矿产资源消耗却增长了40多倍.平均每增加1亿元GDP就需要高达5亿元的投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