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4篇
水利工程   56篇
无线电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41.
42.
43.
淮河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枢纽布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淮河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枢纽建筑物种类多,调度运用复杂。通过枢纽整体、建筑物单体和断面等系列水力模型,对老建筑物的利用、新建筑物的数量、选型及其规模、各建筑物的连接、上下引河的布置等开展试验研究,提出了枢纽整体布置优化方案。实际运行表明,调整优化后的枢纽布置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44.
水锤计算是水电站水力过渡过程计算的重要内容。该文采用特征线方法,建立了水锤计算的特征差分格式。分析了串联管道,分岔管道,阀门和各种调压室的外界条件,着重讨论了水轮机组的边界条件和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45.
洪泽湖泥沙淤积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1983年-2005年实测水沙资料为基础,对洪泽湖的入湖、出湖水沙进行分析.得出23年内洪泽湖多年平均来沙653万t,出沙326万t,多年平均淤积327万t,淤积率50.1%.淮河干流来水来沙占洪泽湖总来水来沙的80%以上,按吴家渡站来沙占洪泽湖来沙的83%进行推算,初步估算出1950年至2005年,洪泽湖淤积总量约为28 230万t,多年平均淤积量约504.1万t,总结出洪泽湖冲淤的变化趋势,为研究淮河与洪泽湖的关系及洪泽湖综合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6.
由于采砂的影响,淮河干流蚌埠—香庙河段近期发生较为剧烈的河道变形,其中主槽变化大于滩地变化,主槽多表现为冲刷扩大;各河段滩地变化不同,部分河段滩地表现为微淤或冲淤平衡,部分河段滩地冲刷。而香庙至浮山河段与上述河段的差别较大,主要为自然演变,主槽和滩地的冲淤变化均不大,河道较稳定。实测资料分析表明淮河中游河道自然演变比较缓慢,人类活动对河道演变产生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47.
介绍一种三针式水位跟踪架的测量原理、制作方法和调试步骤 ,与传统二针式水位跟踪架相比 ,三针式水位跟踪架具有设计新颖、制作简单、性能优良、使用方便等优点 .经河工模型实验证明 ,三针式水位跟踪架抗干扰性能好 ,反应迅速 ,跟踪效果好  相似文献   
48.
为了研究淮河干流正阳关至吴家渡段河道泄流能力、河道整治工程方案及洪水调度方式等,针对河段的特点,建立了该段河道水动力数学模型,模拟了2005年和2007年洪水过程。验证计算结果表明,模型计算精度较高,可为正阳关至吴家渡段河道综合治理和行洪区优化调度等研究提供计算平台。利用该模型分析了荆山湖行洪区在2007年洪水过程中的运用效果,计算结果表明,荆山湖行洪区运用可以降低田家庵站的水位,加快了所在河段洪水汇流速度。  相似文献   
49.
淮河干流蚌埠段河道整治工程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建立一维、二维水动力数学模型,利用1992年实测地形与2008年和2009年复测断面资料,通过对典型年的洪水位、行洪能力、断面流速和流态等的计算分析,对淮河干流蚌埠段整治工程的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蚌埠段整治工程实施后,洪水位显著降低,行洪能力明显增加,流态得到了进一步改善,表明该河段退堤、切滩、疏浚等河道整治措施和规模是适宜的。  相似文献   
50.
淮河中游河道近期演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河道实测资料分析了淮河中游河道的冲淤演变情况。结果表明,淮河中游各河段的冲淤 特点不尽相同,主槽和滩地的冲淤规律也不相同,河道发生的变化与淮河中游的水沙条件密切相关。 河段输沙总差值与断面法计算的冲淤量比较分析显示,近期人工采砂导致的河床变形远大于淮河中游 的自然演变。河道冲刷扩大将有利于增加河道泄量,但无序采砂也将给河道稳定带来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