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3篇
  免费   338篇
  国内免费   100篇
电工技术   59篇
综合类   123篇
化学工业   14篇
金属工艺   345篇
机械仪表   329篇
建筑科学   10篇
矿业工程   76篇
能源动力   197篇
轻工业   85篇
水利工程   362篇
石油天然气   35篇
武器工业   2篇
无线电   28篇
一般工业技术   28篇
冶金工业   1篇
自动化技术   267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65篇
  2022年   193篇
  2021年   126篇
  2020年   90篇
  2019年   115篇
  2018年   61篇
  2017年   252篇
  2016年   209篇
  2015年   174篇
  2014年   211篇
  2013年   111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8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1.
本文从可以反映小尺度力学性质空间变异性的随机场出发,借助现代物理学逾渗(Percolation)临界理论,推导了用有限个小尺度混凝土/岩体胶结面试块抗剪试验结果确定混凝土坝基面宏观抗剪强度的上、下限理论计算公式。研究结果表明,混凝土坝基面宏观抗剪强度在数值上介于小尺度混凝土/岩体胶结面的小值平均值和算术平均值之间。  相似文献   
912.
以高/低温吸附仿真实验装置为依托,选取无烟煤、贫煤和气肥煤等煤阶的系列煤样,通过对高/低温环境(-30℃、20℃、-10℃、-20℃、30℃)煤的瓦斯吸附实验测试,研究不同温度环境煤对甲烷吸附特征曲线的形态特点,同时,采用吸附热理论对高/低温煤的瓦斯等温吸附线进行了预测,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变质程度煤的瓦斯吸附量都随温度降低而增大;不同煤质的等量吸附热与等温吸附量呈良好线性关系;利用等量吸附热预测的不同温度下煤的瓦斯等温吸附量与实验结果吻合,误差小于2%。该方法以已知少量等温吸附实验数据,能够准确预测不同温度和压力下煤的甲烷等温吸附能力,这将极大减少实验工作量,并为研究其他温度和压力条件下煤储层吸附性能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13.
介绍橡胶皮克(Pico)磨耗试验原理,根据皮克磨耗试验方法研究开发出橡胶皮克磨耗试验机。该试验机采用PLC+触摸屏控制,可实现试验动作的精准配合和自动化。实际使用证明,该试验机自动化程度高,操作方便,试验结果与轮胎实际使用情况的相关性较好。  相似文献   
914.
为提高压电泵输送气体能力,采用了一种开启压力较小、截止效果好的伞形橡胶阀,设计制造了三腔并联气体压电泵。试验测试了在3种工作方式下三腔并联压电泵的输出流量。结果显示:当3个振子同相工作时输出效果最好。将输出效果最好的试验数据同理论计算获得流量值比较,结果表明:在40~400 Hz工作频率内,二者结果非常接近,这证明了理论计算的正确性。所设计的三腔并联泵,在110 V正弦交流电驱动下,在测试工作频率段内,最大输出流量可达4 000m L/min。试验结果为了解三腔并联泵的工作特性提供了可信数据。  相似文献   
915.
胡燕  姜友山 《机床与液压》2015,43(14):115-116
分析两种推土机温控风扇系统驱动形式,通过对比指出,电驱动温控风扇系统应用潜力巨大。给出液压驱动温控风扇系统功率损失的计算方法及相关计算公式,可以为工程机械温控风扇系统选择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16.
针对传统飞机蒙皮件实体模具拉形工艺费用高的问题,提出一种采用可变型面模具进行蒙皮件柔性拉形的先进方法。介绍了可变型面模具的结构组成,阐述了3种模具调形方式的工作原理与特点,以球形件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的模具离散模式和基本体冲头尺寸对拉形件局部变形和形状误差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弹性垫的厚度是基本体冲头方体边长的1.25倍时,既能有效地抑制工件的局部变形,又能保证工件的成形精度;对于厚1 mm、曲率半径为1 500 mm球形件,成形精度要求为0.5 mm以下,选择基本体离散排布矩阵为32×40满足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917.
针对数控机床进给系统进给运动中产生的振动直接影响数控机床的定位精度和加工精度,导致故障率升高等问题,构建了基于Lab VIEW的数控机床进给系统实验台。采用交流伺服电机作为动力源,用滚珠丝杠螺母副、滚动直线导轨等构成其传动部分,使用脉冲式运动控制卡作为上位机,用Lab VIEW软件实现对电机的驱动与控制。实验结果表明,实验台实现了对刀架的速度、行程的精确控制,为后期数控机床进给系统的实验分析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918.
针对数控机床加工质量、系统工作性能下降引起的机械类故障,提出了基于模糊综合评判与FMEA的数控机床故障分析方法。采用故障模式及影响分析法(FMEA)对数控机床的各类故障进行深入分析,并按照FMEA硬件法对故障进行分类,得到关键部件故障模式;采用专家调查表的方式确定了各个故障的严重度(S)、频度(O)、探测度(D);引入模糊综合评判理论对FMEA定性分析方法的风险顺序数进行等级隶属度划分,建立二级模糊评判模型,并对主轴系统和进给系统的机械类故障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反模糊化后的综合评价值为85.08,验证了模糊综合评判和FMEA对数控机床机械类故障综合分析的有效性。分析结果为数控机床测试点的选择提供了完备有效的保障。  相似文献   
919.
在建立空间三自由度冗余驱动并联机构Hessian矩阵的基础上,研究空间三自由度冗余驱动并联机构的加速度全域性能指标。在预设工作空间内,绘制加速度全域性能指标图谱。通过观察图谱,分析加速度全域性能指标随并联机构尺寸参数变化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ηa的最大值为0.803 7,即加速度性能指标最优,对应的结构参数为l_1=3.0 m,l_2=4.0 m,l_3=0.5 m,l_4=3.0 m;加速度性能指标好的空间三自由度冗余驱动并联机构组型主要集中在2.5 m≤l_1≤3.0 m,3.5 m≤l_2≤4.0 m,0.5 m≤l_3≤1.0 m,2.5 m≤l_4≤3.0 m的区域。  相似文献   
920.
针对新型复合功率分流装置,对其湿式制动器的液压系统进行了设计,探讨了其位置伺服控制算法。考虑到液压系统的非线性特性,运用AMESim软件对其液压系统进行物理建模,使用Matlab软件搭建湿式制动器数学模型和增量PID压力控制策略模型,并进行了联合仿真。结果表明:所搭建的制动器液压系统模型是有效的,增量PID伺服控制策略具有较高的跟踪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